APP下载

由“导师制”引发的对“团队制”英语学习的思考

2009-04-15单亚芳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导师制英语学习中学

单亚芳

【摘 要】“团队”这一概念在商业中已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在英语学习中还在探索阶段。文章主要通过对“团队制”英语学习的概念、学校采用“团队制”英语学习的可行性、团队学习的优势和“团队制”英语学习的具体形式来探讨这一话题。

【关键词】团队制 英语学习 中学

一、什么是“团队制”英语学习

最早的导师制是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开始的,现代这种培养模式已经应用到本科生中。导师制就是为一组学生确定一名导师,由导师指导这一组学生的学习。在这一组学生中,导师是团队的领导者,把握学习的具体方向,组员与组员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般通过合作或共同的方式一起完成一个大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体现的是一种团队作业精神。而把此方法进行改变后,形成一种适合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就称之为“团队制”。

而“团队制”学习是指具有不同层次英语水平、性别、背景、成长环境、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学生编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约4~6人),一般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般为一个学期或一学年)捆绑在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在课堂内,团队成员相互扶持,认真讨论,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在课后,团队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彼此指导,开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以英语小组、英语课外阅读、英语表演等形式融入到小组成员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发扬学生个性。而“团队制”英语学习最大的一个优点是教师根据整个组的实际进步情况来评定优秀,这就更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二、“团队制”中学英语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1.学生的“团队制”英语学习与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相辅相成。《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中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要求。而任务型教学程标准就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他们积极参与,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团队制”英语学习正是任务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让讨论、交流和合作更加透彻,更具有执行力。另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学习方式,“团队制”英语学习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

2.“团队制”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的目的相符合。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意创造自由交际的环境。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个性腼腆、学习成绩又不好的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也差,不敢在全班同学特别是教师面前发言。而英语学习“团队制”形式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学生不用担心犯错误或尴尬,可以自由交流,并在交流中通过倾听和纠正别人的发言,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三、中学英语学习中团队的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增加口语练习的机会。传统的“一言堂”式和“灌输”式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都存在这样的弊端:把教学过程简单的看做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器,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其倾听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因此,形成“哑巴”英语就不足为怪了。

杜威曾说过, 教育哲学的理念就是使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 更要使教育同日常生活、行为联系起来。“团队制”英语学习的主要是通过交流、讨论和策划完成英语的学习,把英语应用到日常的交流中。一个团队的学生在策划和讨论一个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成员之间要讨论具体的英文语法点、发音以及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是否合理,开发意外学习的机会。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学员都有机会听取其他学生发言的观点,并从中鉴别哪些是语法的正确运用哪些存在错误。进行交流过程中,有机会开口说英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团队制”是一种捆绑体制,这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一般临时组成的小组优等生由于其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强而成为小组的全权发言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基础弱,总是觉得自己的见解错误,免得引来耻笑。久而久之,就会自动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而“团队制”英语学习讲究整个团队的合作,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任务,都是小组活动的组成人员,一个人能不能完成,完成的质量好坏都直接影响整个组的效果。因此,“团队制”能让不同个性和不同学习层次的人参与进来。

3.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再三强调英语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课堂主要是启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一的注入知识。一般而言,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很强,建立了团队之后,一个团队相当于一个小集体,团与团之间存在竞争,每个团队成员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本团队制定的计划,自觉查找资料,定时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案例。

4.培育团队精神和个人责任感。一般来说,一个团队的组成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员的学习程度不同,保证在同一小组里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凑在一起,共同提高;二是能力倾向不同,发挥各人的优势,比如组织能力强的可以侧重组织。但团体的分工切忌固定化,要一段时间更换一次,这样就能创造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了不拖团队的后腿,必须全力以赴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扬自身的优势,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四、开展“团队制”英语学习的具体形式

1.“团队制”在课内学习的形式。现代英语教学都以任务型教学为主,任务型教学就是给学生很多的时间进行现场交流和表演。比如,在谈旅游这个专题时,教师可以以团队为单位,让他们自己进行交流(当然交流过程必须是英文的),谈谈自己各自旅游的经历。最后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整理成一份小报告。最后,由教师任意选择成员进行汇总报告,这就保证团队内每位成员都参与其中。当然为了小团体有个亮眼的成绩,优生纠正或指导差生学习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这就保证团队能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2.“团队制”英语学习的课后活动。

(1)英语课外学习互助小组。团队成员可以在课后集中在一起探讨教师的课内知识,在这时优等生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指导学习相对差的学生进行课后巩固,避免疑惑点越积越多,降低学习兴趣。而优等生也可以在辅导过程中巩固旧知识,提到英语的口头表达水平。

(2)英语课外阅读小组。团队成员可以定期举行英文小对话或小故事的朗读,每次安排一至两名同学进行故事朗读。一方面提高朗读者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倾听者的英文听力。

(3)定期举办以团体为单位英语小报比赛。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进行分工,收集资料、版面设计,手抄英文等形式参与到英语课外学习中来。

(4)举办英语话剧大赛。不管是在话剧剧情的设计,台词的设计还是现场的口语对话环节,能让每位学员积极参与,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团队制”英语学习可以使学生平等的参与学习,弥补上课发言机会有限而引发的口语表达机会少的问题,提高口语交谈的能力。在团队的学习和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信,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没有继续自暴自弃的机会,积极参与到团队生活中去。而在团队学习中,把个人的学习与团队的成绩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团队生活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22(1): 20-23.

[2]苏楚博.中学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1): 92-94.

猜你喜欢

导师制英语学习中学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