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009-04-14

活力 2009年23期
关键词:员工企业文化价值观

沈 松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观;员工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又好又快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如何做好企业文化的宣贯工作并使企业文化真正做到落地开花,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究竟什么叫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把企业管理放在范围极为广阔的文化中加以认识,文化则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在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并世代相传的关于如何适应环境与自然作斗争,并协调人类内部关系的一种行为模式。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它所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感是企业文化落地开花的关键所在

一个交响乐团。大家共同演奏乐曲,而演出要想取得成功,所有乐手必须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真正地接受指挥棒的指挥,他才会倾情演奏。一曲和谐的旋律和企业一样,只有把本企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企业伦理等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知和行动,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逐渐形成,才能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得到彻底执行,企业文化得以升华。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不单是喊喊口号或贴贴标语,而应该把企业文化的精髓印在员工的心里,只有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落实到行动中。

企业文化对内表现为企业精神,对外表现为企业形象。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和导向力。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企业文化的体现者是员工,依靠的是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企业规范和行为方式。所谓“认同”。是指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经营决策的认知和融合。如果说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支柱。那么企业文化的根基就是员工的“认同”。企业精神和企业经营理念得不到员工的认同,就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能不能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产生认知、认同。是企业文化能否真正落地开花的关键。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领悟和认同决定了员工在企业的行为方式和对企业的作用和发展。员工的价值观对企业文化和对企业运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连接客户和企业的纽带是员工。企业的服务和产品不是老总送到客户手里的,而是通过众多的员工通过具体的行为来完成,只有通过他们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得以向客户展示和实现。他们是企业与市场、客户间沟通的桥梁,企业文化被认同的真实表现也是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完成的。所以必须很好的引导员工,有意识地将员工的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激发员工的积极向上情绪。只有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得到提高,在行为上才会表现出高效率、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企业的文化内涵就会得到诠释,企业文化的社会发展观也会更和谐,企业的社会价值也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企业文化认同就是要让员工在思想上树立这样的观念:第一,企业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第二,企业是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第三,企业是一所大学校。即学习型组织,员工在为企业做出奉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大家才会发自内心地爱护企业,维护企业。发展企业,将自己与企业融为一体,共存亡、共兴衰、共荣辱。

二、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作为特殊的精神载体,形成自有其规律性,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才可能形成具有本企业特殊文化物质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共同观念。仅凭喊几句口号、写几条标语、讲一两次课、搞几个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可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要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就必须杜绝走过场,必须多渠道、多手段相结合。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要把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真正地整合到员工思想的“基因”中,并不断复制,发挥作用,加以宣传贯彻。使员工从骨子里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团队中才能营造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逐渐形成简洁高效,监督有力的执行文化。

只有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企业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和具体的运营过程相结合,落实为现实的行动和实体,抽象性和现实性的紧密结合,是企业文化实施的特点。企业文化的执行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建设活动,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一个观念的灌输,需要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人手,才能达到观念文化建设的效果。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还必须沿着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方向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以确保所建设的企业文化能很好地支持和促进企业向着理想目标发展。企业文化的实现方法,就是通过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体制实现,并凭借这个机制内的各种资源——人力、资金、时间、物料等。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逐步沉淀和积累,并被大家认可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规则。企业文化本身是无形的,其产物就是制度和规定等等。

在这个长期过程中。关键性的工作是抓好企业文化的管理和控制,企业领导者不能“独占鳌头”。所有任务“一肩挑”,而是要做团队的奠基石。要注重对企业文化实施过程的评估、研究和修正,使企业文化建设随着一个个阶段的推进而逐步得到提升。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成员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问题。现代企业的物质激励机制已发展得更加完善,这点不必多说。而精神激励就是明确团队成员的责、权、利,让每个成员工作起来积极主动,精神饱满。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激发全体员工的智慧、热情和劳动,有步骤和可测量地一步一步向既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这个目标。

只有有效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培养有效的管理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实现“三位一体”,即:普通员工、中层管理者、高层领导者共同执行的文化,创造一个现实有效的文化体,这样整个团队才能万众一心,所向披靡。

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模式一旦确立,就应采取具体的实施形式、方式,使其深入人心。可以树立典型人物感召企业成员,规范他们的行为;组织员工进行思想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企业文化的价值准则,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的继续教育;还要广泛利用宣传手段,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来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依靠员工的力量,只有员工认可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要明确企业文化绝不是少数人的事,它是所有人的事。因此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它来自员工群体,普遍受这个群体的欢迎和接纳,即常说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才能在竞争市场中生存。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职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在企业文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的文化,并广泛进行宣传,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并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于说理式的正确引导,绝不是强制的灌输。员工思想水平、价值观念随着个人文化素质、经历阅历、社会影响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异性。因此,要把不同员工的价值观同化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使企业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如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等。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企业的文化。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员工企业文化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旅游饭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