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2009-04-14韩剑锋孟明亮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韩剑锋 孟明亮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涵盖了各个方面。而网络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学术界将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部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从而为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指明了方向。

刘延东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他们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

几年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网络思想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网络思想教育的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关于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往平台,从网络的技术特征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曾令辉等同志编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指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杨立英同志在其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中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二,把网络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如:韦吉锋在《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中对网络思想教育的概念的界定,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还有李高海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所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针对网络的影响,把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网络空间里开展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的一系列网上虚拟实践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领域的新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宋元林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中指出:“我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既要充分发挥好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又要继承和发扬好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一、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是我们立论的哲学基础。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同一是我们立论的基本前提。三、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优势互补是我们立论的现实依据。”

三、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宋元林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中认为:“(1)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的挑战。(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出的挑战。(3)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挑战。(4)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的挑战。(5)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出的挑战。”

檀江林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认为:“网络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环境、方式和功能等,都面临着挑战。”

而谢海光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则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交往学几个角度阐述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四、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檀江林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认为:“(1)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资源。(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效果。”

李高海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指出:“(1)网络开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2)网络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3)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速度更加快捷。(4)网络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等。

五、对策或者思路

宋元林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中指出:“(1)建立‘网前、网上、网后全过程教育体系。(2)营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5)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谢海光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认为方法有:“(1)主动建设,积极弘扬主旋律。(2)依法治网,有效掌握制网权。(3)创建主体网站,巩固主流阵地。(4)重视新闻宣传阵地,组成网络新闻宣传国家队。”途径有:“(1)借鉴网络,全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2)加强管理,保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安全。”

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网络影响现实方面研究得很多,而对现实对网络的影响较少;对于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方面研究得很多,而对现实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方面研究的较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性研究的较多,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研究的较少等等。总之,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宋元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韦吉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赵士林、彭红 等著:《网络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檀江林 等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李高海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