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要“学生为本”

2009-04-14董海浪

消费导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为本高校德育

王 维 董海浪 谭 林

[摘 要]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高校德育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高校 德育 学生为本

作者简介:王维(1977-),男,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董海浪(1980-),女,博士,沈阳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谭林(1978-),男,硕士,沈阳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一、高校德育“学生为本”的依据

(一)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新世纪我们面临的时代任务仍然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时代所培养的以封闭、僵化和服从为特征的谦谦君子型人格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世纪呼唤更多具有独立个性、能开拓进取、奋发创新的新型人格。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预测和构想中,也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明确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人的个性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享有个性发展的新型人格的培养,必然要求学校德育由“社会为本”,“教师为本”的观念转向“学生为本”的观念上来。

(二)基于对青少年学生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理解

在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上,传统的德育观念认为,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化过程,即学习和掌握各种社会规范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因而,在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占据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这一认识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它强调了青年学生对社会的依赖而忽略了社会对青年的需要。社会不仅从未来的意义上需要青年,从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上也离不开青年。漠视或否定青年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死气沉沉,保守僵化、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正是一代代青年的敢想敢干的作风和充满理想和浪漫的性格才给我们的社会注入了不断更新和前进的活力和动力。所以,在青年社会化的同时也应存在着另一个过程社会青年化。从历史的角度看,越是在人类早期,经历和经验越显得重要,社会就越是老年社会,青年的社会化越占主导地位;而社会越文明、越进步,青春活力和创造力越成为重要的资本,社会青年化的要求就越高。“学生为本”正是新世纪社会青年化在教育特别是德育上的要求和体现。

(三)青年大学生思维和心理特征的要求

大学生思维和心理的最大变化是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增强。与“社会为本”、“教师为本”相适应的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对大学生难以取得成效。而“学生为本”则是与大学生这一思维和心理特征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它也是大学德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

(四)德育的特殊需要

德育属于价值科学。价值观不同于真理观。真理(如数理化的知识、定理、定律等)是客观的,主体的意志服从于客体的尺度,客观性(规律性)是其轴心和最高权威。但价值和价值观问题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在价值领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主体在这里成为轴心和评价尺度,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内在尺度。德育从其学科的价值观性质而言,必然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选择为前提的。脱离学生主体需要的教育往往既不能入耳,更不能入脑。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为本”是德育的本质要求。

二、“学生为本”对德育提出的要求

(一)创新德育观念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高校德育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思想,切实转变德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学生为本”的德育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欲望。即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为对人类而言,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更高的目标。人本教育观念强调: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因此,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既是贯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构建新型德育模式的前提。其次,要树立现代德育意识。现代德育意识,主要体现在“四性”:一是主体性,即要求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育工作者则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辨别、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二是民主性,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共同参与、教学相长;三是开放性,即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德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四是创新性,即教育工作者必须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了的形势,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载体,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与手段,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更新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陈旧老化,缺乏及时更新与调整是我国高校德育有效性差的原因之一。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始终把握社会与人发展的联结点。德育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应把握大学所处的时代脉搏。知识社会的到来、全球化浪潮的遍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WTO的加入,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首先应该具备新世纪人才的素质,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德育应在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球观念,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这些应成为21世纪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德育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应靠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高校德育内容不仅反映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不要将社会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对立起来,而应该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中将二者统一起来,从而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高校德育不应该回避社会现实问题。大学生所认可的德育知识应是活生生的,而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悬于真空之中的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设一些选修课或讲座,将这些“兴奋点”带入课堂,与学生共同讨论,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观、本质观和发展观看待社会问题。

(三)调整高校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政治化、理想化,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原因之一。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体现德育的目的性,又规定德育的内容与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研究,国外德育在21世纪面临着重心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由重政治教育转向重道德教育;品德形成的动力启动由政治动力向经济动力转变;学校德育从“小德育”转向“大德育”[3]。政治教育是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偏重“宏大叙事性”目标,冷落“具体微观性”目标。德育过多带有主观意志,流于空洞说教,德育目标“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因此,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国高校德育目标需要调整与创新。首先,改变德育目标泛政治化倾向,拓展德育目标。从以往注重政治条目灌输向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转变,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让学生学会自我;“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4]。其次,注重学校德育微观目标的确定。所谓德育微观目标是指德育的某一阶段、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的具体目标。其功能在于为具体的教育过程指明方向,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其特征是科学、具体、适当。对于宏观的对所有教育形式、所有教育阶段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德育目标,即“四有新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非常重视,但对于微观具体德育目标未予以重视,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存在定位不明甚至错位现象。所以,我们在强调德育宏观目标的同时,应注重作为道德主体大学生发展德性、提升人格所需的微观德育目标的确定。这一目标的确定应以宏观目标为依据,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遵循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

(四)变革德育模式

以灌输为主的“填充”式德育模式,注重“知道”,忽视“体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效果甚微。德育是作为大学德育主体的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是一个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学生德性的发展与人格的形成。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应贯彻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原则。一要突出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其德性的自我形成与发展。废除单向灌输式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要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在熏陶与共鸣中实现道德要求的内化;要加强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会自主判断、自我选择。二要知行统一。“知道为智”“体道为德”,智育与德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智育为德育提供认知基础,但德育不止于智育,不能将二者等同。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是最终评价德育效果的基本标准。因此,高校德育应该克服以往空洞理论说教、形式口号宣传的弊端,将重心转到对大学生德行的指导上,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交往环境,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交往合作、沟通理解、考察体悟、躬行践履的方式达成自由、自律的美德。

三、高校德育“学生为本”的途径

高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当前,尤其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中的指导地位。要认真研究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能够担当起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要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两课”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着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青年大学生头脑,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教育工程,也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要认真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和“两课”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倡导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旗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决同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做斗争。要营造扶正压邪,扬善惩恶的良好风尚。通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激励他们的斗志,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还要鼓励广大教师通过专业课教学,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和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去,坚持把德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等环节上,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阵地,积极推进德育工作

把德育工作贯穿到网络当中,利用校园网络为德育服务。高校要把握好报刊、通讯、广播站、闭路电视、教科书的宣传导向和信息传播输入关。特别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网络发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严格控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传播的同时,要积极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开展在线交流,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

(四)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时刻遵循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针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要追本探源,帮助其弄清错误思想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思想。同时,也要经常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尤其要广泛持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合作,怎样创业,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7

[2]施晓光,挑战与应答: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96,(6):94

[3]刘次林,自我扩展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19

[4]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1

猜你喜欢

学生为本高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