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理念:高校软实力建设
2009-04-13赵晖
赵 晖
摘要:如何全面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高校软实力建设的地位日益突显。对此,必须树立高校软实力建设的新理念,不断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软实力;硬实力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09)03-0062-0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摆在了高校面前。应当怎样认识高校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由此成为广大高校领导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议题。
目前,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各高校往往比较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扩大学校占地规模、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等。而当这些硬实力建设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发挥好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显然更应该关注这些硬件设施使用者的理念问题——高校软实力。本文从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阐述高校的软实力建设,认为高校软实力建设将在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到“上层建筑”的作用。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一词,最早来源于普拉哈拉得(Prahalad)和哈默(Hamel)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它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则是指“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简单的说,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竞争能力。
笔者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包含三部分:一是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优势。每一所高校都存在自己的优势学科。这个优势如果能变成特色,那么就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学校的特色建设就如同一个企业的品牌效应,如果能让学校发挥特色优势,自然就提高了学校的竞争能力。二是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培养出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三是体现社会价值。包括:开设的专业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满足个人的价值需求;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等等。只有当学校的专业设置满足个人的价值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科研成果符合社会的价值需求时,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发挥出来。
二、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随着高校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高校硬实力与高校软实力之间的关系。高校硬实力是指一所高校在某一时期所拥有的建筑、教学设备、师资、技术、财力等基础性资源。它实际上反映的是高校发展的潜在能力、是高校现实实力的基石。高校软实力是高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它是一种理念,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高校的灵魂,它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反映了高校精神、高校制度、高校传统以及高校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和绩效等。对高校软实力的评价,应当看高校硬实力向现实实力转化的过程中是否对核心竞争力有所增强。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具有如下辩证关系:
首先,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高校软实力对硬实力具有“软化”作用,即“硬实力软化”。这里所说的软化,并不是说软实力使硬实力变软变弱,而主要指对硬实力的激活,即通过软实力的作用而让硬实力发挥更大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硬实力对软实力具有“硬化”作用,即“软实力硬化”。这里所说的硬化,也并非指硬实力使软实力变僵变硬,而主要指硬实力对软实力的固定和保持,即通过硬实力的作用而让软实力的成果得到现实的转化。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影响的结果,就是实现高校软硬实力一体化,即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都是彼此的无形延展和有效补充,任何一方的强大都有助于另一方实力的增强。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符合“马太效应”,即高校软实力越强,其调动硬实力的能力就越强,进而也有利于软实力自身实力的增强。相反,如果高校软实力越弱,其利用硬实力的能力越弱,进而也阻碍了软实力自身实力的发挥。
再次,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互转化的关系。高校软实力体现在高校硬实力向现实实力转化的过程(即高校硬实力的运用过程)之中,包括运用的前景、运用的计划、运用的意识、运用的手段、运用的环境、运用的程度等。济南大学副校长蔡先金教授指出:“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软实力与硬实力实质上是同一竞争主体所具有的现实力量的两个方面,在竞争过程中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高校硬实力的运用过程就是高校硬实力转化为现实实力的过程,是展示高校软实力的过程。同样,高校软实力也可以转化为硬实力,变成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认为:“既然软实力是一种势,它就应该像势能能转化为动能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一种软实力都可以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某种力,最终变成硬实力。”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也就是说,当软实力转化为硬实力之后,它的阶段性任务就完成了,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下一阶段的循环也随之而来。
最后,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互包含的关系。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是相对的,二者的作用方式不同,每种实力的深处都有对方实力因子在发挥作用。在校园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等高校硬实力中包含着明显的软因素,如科学的发展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的科研成果、成功的管理经验等。把这些都统统归于硬的、有形的实力要素中并不能令人信服。同样,把这些要素都归于软的、无形的力量要素中也是不客观的。在这些要素中,既有高校硬实力的特征,又有高校软实力的体现,是二者的综合体。
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那么,“软实力”就是学校的大脑和灵魂。如果说“硬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规模,那么,“软实力”则体现了学校的追求和理想。因此,要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处理好高校硬实力与高校软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努力实现高校硬实力与高校软实力之间的有机融合。
三、高校软实力建设应成为提高高校核心竞
争力的新理念
要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高校硬实力与高校软实力共同起作用。通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发现,高校软实力建设实质上是指观念领域的建设。因此,高校软实力建设实为一种理念的建设,它作为“上层建筑”而对硬实力建设起着推动与促进作用。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高校所拥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组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突破,是质与量的统一。换句话说,高校核心竞争力等于高校软实力加高校硬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缺少软实力,硬实力就会减弱;缺少硬实力,软实力就会成为空话。在高校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综合运用软实力与硬实力,用硬实力做基础、软实力做助推器,从而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软实力是如何推动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呢?一方面,高校软实力通过宣传本校的政策、战略、特色等而保持高校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经常性的、多样化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树立高校的形象、提高高校的影响力、解决高校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变化的动态体系,它的发展与完善更多的依赖于高校与外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从建构主义的观念来看,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硬件设施、办学规模等硬实力,而是外界对高校的认同感、支持力等软实力,高校与外界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共同的观念和认识、巩固和扩大共同的利益。
从高校发展的实践来看,事实已经证明,并非是一所高校的硬实力越强大,其核心竞争力越强。如果硬实力强大的高校缺乏合理运用资源的意志或有效利用资源的计划,则这些资源并不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因而也就不一定能真正显示出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大。高校硬实力的强大与否只是表明一所高校具备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可能性,体现的是一种表象的能力、并非本质的实力。
高校软实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活跃要素、革命要素、推动要素,是让高校核心竞争力发挥预期作用的实力艺术。我们都知道,高校硬实力的强大并不能直接推演出高校核心竞争力强大的结果,这不是一个逻辑上必然发生的过程。也就是说,高校硬实力要与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必然的关系,还必须关注从高校硬实力向高校核心竞争力转化过程中的关系和态势。而对这些关系和态势的把握,实际上就是高校软实力的鲜活体现。蔡先金教授曾指出:“大学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依靠软实力创造出来的,单纯的硬实力是不可能创造出一所大学的声誉与品牌的,也不可能为大学带来美好的前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姚仲明局长也曾说过:“‘软实力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人民满意,国家兴旺。”可见,高校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理念,推动着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决定高校的全面发展。这种核心竞争力,既具备私有性,又具备公有性;既是高校发展的目标,又是高校发展的工具;既表明高校发展的过程,又预示高校发展的结果。完整意义上的高校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有形的高校硬实力做基础,更需要无形的高校软实力做依托。四川省宜宾县教育局黄宗华局长认为:“当硬件条件基本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时候,增强教育软实力将成为提高办学水平的核心因素。教育软实力,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最受社会关注,最经得起时间检验。”也就是说,在高校硬实力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能否更大程度地实现由高校硬实力向现实实力的转化,是高校软实力水平的体现,也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科学发展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校必须依靠它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科学发展。如果没有高校硬实力做基础,高校就无实力可言。同时,谈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把高校软实力与硬实力割裂开来,高校不会因为某一方面实力的出众而成为一流的大学。高校软实力的作用不但表现为对硬实力资源的科学利用,也表现为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合理推动。在硬实力资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软实力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推动着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软实力建设,把软实力建设作为一种理念深深植入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土壤之中,让其不断壮大、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