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良“心理效应”的妙用
2009-04-08顾伟清
顾伟清
有些“心理效应”看似是不良效应,但在特殊的场合,偶尔巧用,可以收到独到的效果。
1、“半途而废”效应
人们在向一个远大目标进取时,常常会在奋斗的过程中感到迷惘,出现信心磨损而中止的心理,这称作半途而废效应。很多人之所以功亏一篑,就是因为这个元凶在捣鬼。对于“半途而废”,人们确需敬而远之,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有时还需亲近它。
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参加“春蕾杯”竞赛。那教师帮学生只修改到一半就“罢工”了。旁观者不得其解:“老师修改可获大奖,还省事!何必半途而废?”那位教师解惑道:“帮学生改一半,是示范;如果全改,那就是越俎代庖。”
这个案例告诫我们:学生需要“教”,但教师的“教”决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主要是示范,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培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把知识“嚼烂”,甚至包办学生“消化”,似乎是“热心肠”,实质上却剥夺了学生思考与实践的机会。教师“半途而废”,只教一半,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把锻炼的机会让给学生,可谓一箭双雕!
2、“得寸进尺”效应
一种较低的欲望被满足后,就会滋生出另一种新的较高的欲望;如果这种欲望又得以满足后,就又会滋生另一种更高的欲望。这种得到“一寸”还想前进“一尺”的心理现象,叫“得寸进尺”。“得寸进尺”常被用来讽刺贪得无厌的人。然后,妙用“得寸进尺效应”,可以引导人们实现似乎难以完成的目标。
四年级学生王某犯了“写作恐惧症”,总是交“白卷”。语文教师就请他到办公室:“写一百字,行吗?”王某点头。第二天,老师说:“这儿可以描写一下,添五十字,行吗?”王某说:“行。”第三天,老师说:“不错,但那儿也可以描写一下,添五十字,行吗?”王某说:“那好吧。”第四天,老师说:“进步很快,这里再添五十字,行吗?”王某说:“可以!”第五天时,老师啧啧称赞道:“就这样,成功了!”
人人都有“得寸进尺”的心理欲望,学生也是如此。当他们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犹如一级又一级地登梯子。面对价值很大,却够不着的目标时,教师就要悬下足够长度的梯子,让学生一级又一级地攀登。学生“得寸”后,就要鼓励他们“进尺”,诱导他们逐级登上原先望尘莫及的目标。
3、“禁果”效应
《圣经》上说,上帝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个伊甸园,并吩咐:“智慧树上的果子绝对不能吃。”夏娃在蛇的怂恿下,被神秘的果子所诱惑而无法控制自己,就去偷吃“禁果”。这种被禁果所诱惑而产生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称之为“禁果效应”。当事者主观上希望把坏东西隐蔽起来,却无意中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诱惑力,反而留下无穷的后患。如果反其道行之,把好东西有意地装扮成“禁果”,就能吊足人们的“胃口”,调动起大家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扩大阅读量,许老师绞尽了脑汁,却收效甚微。在一次自修课上,许老师捧着一本小说书阅读,竟然好几次嘀咕着:“妙,妙……”下课时,学生前来围观,许老师却神秘地说,“学生不能看!”后来,还是被“灵通人士”识破,竟然是一部《儒林外史》,班上立刻掀起了一股“吴敬梓热”。
禁果分外香,禁果格外甜。“禁果”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越是被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是想尝试。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好的东西涂上一层诱惑的色彩,乔装成“禁果”,诱导学生去探索和追求,就可以坐收意外的“甜果”。
4、“从众”效应
个人受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我,从而趋向多数人意见的心理现象,叫“从众效应”。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以贤德著称。一天,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曾子杀人了。”曾母丝毫不信。又有一个人说:“曾子真的杀人了。”曾母仍不信。第三个人跑来说:“大家都说曾子杀人了。”曾母急忙翻墙出逃。后来,真相大白,原来凶手和曾子恰巧是同名同姓。曾子虽以贤德著称,但在谎言的攻势下,曾母的心理防线竟被击溃了。“曾子杀人”就是“从众效应”酿成的苦果。但在教育管理中,可以妙用“从众效应”,即利用集体舆论矫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
朱某是个“捣蛋鬼”,经常惹是生非。有一次,学校广播里正在表彰好人好事。朱某正巧在操场上捡到一元钱,就心血来潮把钱交到总务处。第二天,语文老师说:“朱某是个拾金不昧的学生。”数学老师说:“朱某是个不贪小便宜的学生。”英语老师说“朱某是个热心肠的学生。”…班主任请朱某到办公室:“老师都说你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怎么破坏纪律,对吗?”从此,朱某好像换了个人,再也不惹是生非了。
即使看似不可救药的“差生”,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要求进步的欲望,只不过他们在外界的舆论下常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罢了。一己之见可能不能令人信服,两个人异口同声就令人半信半疑了,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众口一词就可能成为事实了。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差生”瞬间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形成“从众效应”,从而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