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共促学生全面发展

2009-04-08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校长 2009年3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本刊编辑部

和谐的家校关系,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为达成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认识、统一要求,以保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而形成的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一名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学生。因此,社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家校关系和谐,家长才能满意,家长满意的学校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家长满意的学校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微观体现。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而家庭教育能否真正参与、怎样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取决于怎样的家校关系。所以,构建使家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的和谐家校关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同盟军是当务之急。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班级管理的需要。民主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之一,而民主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广泛的参与,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提升学校、班级管理的质量,形成和谐的家校关系,达到学校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理解、尊重、信任、一视同仁的和谐关系,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能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校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是教育的合作者,家长是学校教育的促进者”家长观,以此作为学校处理与社会、家长关系的基础。一是要从把家长放在从属地位转变为以学校为指导,以家长为主体的双向合作关系,家长的地位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二是要从学校、教师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指导转变为教师家长双向互动、相互学习,教师在家校关系中由绝对权威转变为相对权威:三是要从单纯从学校、教师出发,要求家长配合的社会性目的转变为从孩子出发的个体性教育目的。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良好的沟通。校长、教师要明确与家长取得联系是为了交换意见,交换意见是为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与学校统一步调,形成教育合力。校长、教师与家长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还取决于各自的沟通能力和有效的沟通渠道,在坚持家访、家长会、家校通讯等传统沟通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网络互动、“家长一教师协会”和“家长咨询委员会”等多种家校沟通形式。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把握双向信息。和谐的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不仅指家长如何对待学校的问题,也包括学校如何对待家长的问题。在家校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家长和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或者双方的某一方偏离了家校和谐关系建立的三个方面,即平等、互尊、配合,使家校双方产生了矛盾和对立的情况。其实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矛盾是在根本目的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双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家校的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和化解的。当然,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把工作做得更加人文化、细致化。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建立管理机制。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层面,更不能只空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在学校实践和具体的管理行为中。所以,学校管理系统中必须形成相应的机制。鼓励、促进参与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是这种机制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学校管理制度是有形的,重在外显行为规范。学校文化氛围之无形的,重在内在精神引领。

随着全社会教育意识的不断增强,家长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校长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学校管理中不断深化与家长合作的内涵,丰富形式,挖掘资源,为提升办学质量、赢取良好声誉打下坚实的基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共促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