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日常交际中的恭维语语用对比分析

2009-04-07席于霞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摘 要]恭维语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礼貌语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语言中的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西方恭维语在恭维对象、场合、应答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来探讨中西方恭维语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恭维语;语用;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09)01-0077-03

[收稿日期]2008-12-28

[作者简介]席于霞(1976-),女,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在中西方人民的语言文化交流中,恭维语是日常使用的最为普遍的语言之一,它起着问候、鼓励、致谢、开启话题以及缓解矛盾等作用。但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西方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因此在恭维语的使用场合、对象和应答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被邀请去朋友家吃饭时,西方人一进门总是夸妻子(your wife is very pretty你妻子真漂亮),而中国人则选择夸小孩“你孩子真乖”。在恭维语应答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也不尽相同。对待恭维,西方人往往欣然接受,说声“Thank you”;而中国人不像他们那样直率,中国人习惯用“不行,不行”。“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这一类话来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所以中西方人民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使用恭维语时经常闹出一些笑话,甚至不愉快。本文拟从恭维对象、场合、应答几方面的差异,指出跨文化交流中,只掌握语言本身是不够的,谙习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习惯、禁忌等才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1]。

一、恭维语的特点

许多学者对于什么是恭维语好像具有普遍的共识。大部分定义都强调两个条件,表达说话人的称赞;话题涉及听话人的所有物、成就或个人素质。Holmes (Herbert,1997)对恭维语的定义也反映了这一特点:恭维语是一种言语行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向除了说话人以外的某个人,通常是听话人,表示赞美,所涉及的话题通常有所有物、品质、技能等,这些都得到说话人的积极评价。

恭维语包括两部分:发话人发出恭维语和受话人作出相应的反应;恭维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使用积极评价语言。恭维语不同于其他言语行为在于没有负面评价词汇的出现,出现在恭维语中的都是正面评价语言;恭维语的运用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化社团对恭维语的对象、内容、场合以及对恭维语的反应各有不同。恭维语运用的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是不同的,例如,虽然中国和西方恭维语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双方和谐一致的关系,但西方恭维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关心对方。对于恭维语的反应,西方回答恭维语的正确反映是“Thank you”,而在中国则是传统的自谦式。一般来讲,当受到恭维时,中国人常选择“不接受”“非同意”的方略,或回答“没什么”、“哪里,哪里”。

恭维语可以用来充实问候语;恭维语可以强化谢意;恭维语可以引发会谈,在相互交谈中,适切的话题能够激发对方的兴趣,恭维语可以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表示良好的愿望,因此,谈话中使用恭维语可以推进谈话的展开;恭维语有助于摆脱窘境,消除隔阂;恭维语有劝导鼓励之功能[3]。

二、中西恭维语语用差异分析

1.恭维对象的差异

根据Wolfson和Herbert等学者的观点,恭维语的对象往往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貌或所属物”,二是“成就和能力”。在西方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认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这是为角色关系所决定的。譬如,恭维外表时,西方侧重“刻意修饰的效果”,而中国则倾向自然、未经修饰的外表,“天生丽质”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人对女性美的最高评价。又如对能力的恭维,西方偏向恭维对方经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功,而中国则除了恭维对方的成功之外,往往会提及对方为成功所作出的努力。在中国文化中,对其传统的尊老爱幼、忠孝两全思想十分恭维,西方人对此则感到十分困惑。在西方文化中,男性称赞女性的容貌、身段、穿着、打扮等是很平常的,而中国人比较含蓄,男性对女性的称赞,一般是笼统地说:“你今天气色不错”,而不会像西方人那么直观而具体,例如:Your hair looks good.在西方社会,陌生男士恭维女士:“你是个性感的姑娘。”女士听了会十分高兴,并会说:“谢谢。”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基本上是个禁忌,甚至会认为该男士为“色狼”、“流氓”,无法接受,这也许与中国古代的“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训诫有关。在西方,很忌讳“old”一词,因为它有不中用的含义,而在中国则爱称赞老年人高寿。西方人擅谈自己的丈夫、妻子、子女工作如何努力,如何出色,而在中国人则会感到太俗气。中国男人忌讳在别人面前夸妻子漂亮,而西方人则会感到十分自然,颇为欣赏,中国人称赞的对象往往不是这家的女主人,而是主人的孩子。

2.恭维应答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在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及相应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别,西方人面对回答对方的恭维,总是欣然接受,说一声“Thankyou”以表谦虚。既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又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同时也给对方一个较为明确的答复。中国人接受恭维时,心里其实十分高兴,但表面上持否定态度,关键的原因就是谦虚,中国人一直把谦虚当作一种美德,所以当一个人受到恭维或夸奖时,总是客气一番,说“不敢当”“我不行”之类的话。这不符合西方人的习惯,西方人会把这个过谦视为自卑,在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西方人总希望对自己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说“谢谢你”鼓励之类的话[3]。

三、中西恭维语差异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恭维语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的恭维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而西方人则“尊人”不“卑己”,原因就在于两者的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突出个体性,尊崇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倡导人的个体独立性、个体的解放以及不同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是西方人最重要最基本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每一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因而是自然界的最基本单位,进而主张个人奋斗,崇尚个人成就及自由,主张人们大胆直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西方人甚至认为,不善于表现个人主义的人是不健全的,了解了西方人的这一价值观,在同西方人打交道时对他们为什么总是表现出一种高谈阔论,自以为是的姿态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这不过是要表现他们的自我存在。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西方社会另一重要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体现在从政府机构到社会关系直至家庭的各个方面,西方人认为,人人都有成功的权利,政府要通过法律及教育手段保证人们的这种权利,人与人之间以名字相称,家庭成员间相互平等,小孩也被当作成人一样看待。在社交活动中,恭维语的运用脱离不开这种文化背景,是在坚持这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基础上的运用,从而使谈话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4]。

但在中国文化中,群体关系或别人的事务往往比自身的重要得多,因而恭维语也就起着不同的作用:使听话人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印象;去取悦别人或利用别人。中国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国家,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在人们的心灵中有很深的烙印,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官制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正如俗语云:“官大一级压死人”,不仅上下级之间有差距,而且亲疏有别。中国文化一向提倡“礼多人不怪”,《管子•五辅》中就明确指出“礼”是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法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孔子则进一步说明了礼与语言的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正名”就是要维持君臣父子的关系,并由“顺言”来体现这种关系,而且,与这套礼仪规范相关的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男女“授受不亲”,长幼有别,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定位明确,不能任意超越。这种礼仪规范强调“卑己而尊人”的礼貌准则,由此产生的诸如“卑、敝、鄙、寒”等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词不胜枚举。这种压抑的社会文化导致在价值评判上的自我价值压抑,在交际时尽量表现谦卑恭顺,即“卑自尊人”与贬己尊人的准则,“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脸”、“面子”与求同准则;“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行准则,而且对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种价值判断体现在中国文化交际中使用恭维语时便表现出“卑己尊人”的特点[5]。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观都不尽相同。恭维语在实施过程中反映的对象、场合和应答方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民族文化的差异。但是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正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甚至出现“融合”现象。因此,通过中西方恭维语的语用对比分析,揭示出一定的言语规则和社会规范,加强对双方的文化背景了解,尽量避免禁忌话题,选择恰当的句式,同时根据具体的交际情景做出积极应答,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做到游刃有余[6]。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57-59.

[2]林 娜.英汉恭维语的功能及使用[J].中州大学学报,2008(2):90-92

[3]李艳玲.恭维语与和谐社会 [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81-83.

[4]张先刚.恭维语与和谐社会 [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81-83.

[5]卜时红.论中美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J].云梦学刊,2002,(1):121-123.

[6]石秀珍.从恭维或赞美语论日常交际中中美文化的差异 [J].安康师专学报,2004,(1):57-5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plimen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Daily Communication

XI Yu-xia

(Humanities Science Department, Taizhou Teachers'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Compliments are a kind of polite languages frequently used in human verbal communication. Owing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liment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liments in three aspects: complimentary object, occasions, response, and discusses the instinct reasons.

Key words: compliments; pragmatics; comparative study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成绩分析及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