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数学教研活动的启示
2009-04-03黄义贞
黄义贞
上教研课,虽然听课对象是教研组内非常熟悉的老师,但向来都是老师们害怕的事,原因是大家都担心自己的课万一没上好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校数学组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以课堂为素材,围绕主题展开交流,淡化对课好坏的评价,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下面是一次以“‘线与‘块的对立统一”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实录。
活动过程
1、学习资料,集体备课
以《新思维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为教学内容,上课时间为20分钟。校园网上传“平移与旋转”教学内容、教材说明及线型与板块教学设计资料。教师先自学。并在组内集体交流对教材的理解,确定两种不同教学思路的大体框架,分两组与两位执教教师一起分别设计线型与板块两种思路。
2、同课异构,实践开课
两位老师分别在两个班承担教学展示活动,由于每位老师只上20分钟,听课老师可以在一节课时间内连听两位老师的教学,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围绕主题进行对比。
3,互动评课,集体交流
主持人:董老师与蓝老师为我们开了两节20分钟的实践课,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一种是线型的设计,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上法,十分紧凑、严密,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一种是块状的设计,也就是探究味比较浓点,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裕的时空。这两堂课的设计汇聚了全组老师的智慧,我们不是比较哪位老师课上得好,重在体现两种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哪种设计更适合学生。前一阶段老师们对教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钻研,并且对导入方式与新课展开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首先我们先来听一听两位上课老师的设计意图吧。
董老师(线型设计):对于平移和旋转,要求二年级孩子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不现实的,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却是必要的。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教材挖掘深一些,呈现给学生浅显一些。生动一些。为此,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1)利用现场资源,自然引出“平移和旋转”,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2)用动作的准确性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平移”概念。
(3)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有较丰富的感知。
(4)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平移和旋转”的体验。
蓝老师(板块设计):平移和旋转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运动现象,是新课程中增加的描述图形及之间关系的工具。是后继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的基础。平移和旋转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直观感知,为此,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
(1)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等方法进行探索,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认识、理解平移和旋转。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创造符号等过程。通过思考分析,自己得出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这样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主持人:听了两节设计不同的课,也了解了她们各自的设计理念,大家肯定有很多的感触。根据这次的教研主题,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1)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对比——哪种设计的哪个环节更有效?
(2)“线”与“块”的和谐统一——如何使教学既细腻到位又睿智大气?
观点碰撞:
教师1:学生的潜力很大,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引导,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需要了解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会学习,爱学习,那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板块设计的课堂调控难度大些,但能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教师2:线型设计的课非常清淅,很有条理,加上董老师语言简洁又富有童趣,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扎实高效。我认为如果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的话,线型设计也是不错的选择。
教师3:线型设计教学内容处理得较到位:板块设计在让学生理解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的运动过程上还可以处理得更到位。
教师4: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设计,可能效果相差无几,可能各有侧重,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多途径地解决一个教学任务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更多的突破口。给予自己更多的锻炼机会,获得更多的成长。
教师5:作为引导课堂的教师,引导的方法不同对学生学习方法及思路有着深刻的影响,建议多举行此类教学活动,为老师提供比较的素材。
教师6:建议对学生访谈,相信学生能使我们更清楚整个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教师7:对比的两个教学设计,不应有明显的倾向性,知识、技能的落实在总体上应趋于一致,否则容易造成一个设计是另一个设计的拓展或补充。
“线”与“块”的不同设计及效果。引发了老师们的不断交流,思考……
活动反思
1、不同的设计提供老师们有选择地运用
两节课无论在设计上,还是课堂实施中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体现了各自的优势。线型教学设计——步子比较小,教学细节处理非常细腻,对知识点的教学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学生学得非常扎实。尤其对中下学生关注甚多,对其促成学业水平的提高很有实效。板块教学设计——步子比较大,教学思路比较开放,给了学生更充分的探究空间。尤其对优生,对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很有利,这种教学相当有潜力。老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教材实际灵活选择两种设计。
2、明确的主题引领老师们团队协作、比较研究
共同的问题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兴趣,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两个教学设计的准备酝酿、讨论修改、成型定稿过程中。大家分成了两个组,分别对线型和板块教学设计作了比较充分的反复推敲,形成了两种思路间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更能在活动中收益,更体现了“比较”的研究思想。其实活动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由此得到了发展。
选择一些具有探索性强的课题,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主题式教研活动,把教研课作为提供给大家研究的案例,评课时。针对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风格开展交流,引发了对不同教学行为所产生教学效果的深度思考。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