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2009-04-03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缝隙橡皮粉笔

邹 君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神奇的水》一课部分内容)

师:如果把这张长长的纸巾垂直地放入杯中,使它的一半浸在水里,你们说会怎样?

生:纸会湿了。

师:浸在水里的那段湿了?

生:是的。

师:我们自己来试一试,注意拿着纸的手不要动,眼睛盯着纸看。

生:我看到了纸不是湿一半的,不在水里的一部分也湿了。

生:老师,我发现水在纸上会慢慢往上爬的。(出示那张纸)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很奇怪,只听过水往低处流,怎么今天它往上“走”了呢?

生:因为纸是干的。

师:哦,那我们拿一把“干”的塑料尺也这样试一试,看水会不会往上爬?

生:老师,我发现没有。

生:是的,水不会在塑料尺上爬。

师:那是怎么回事呢?

生:因为纸是很薄很软,尺是比较硬的。

师:那我们拿—个不薄也不软的粉笔再来试一次。

生:我发现了水在粉笔上也能往上爬。

生:我也发现了。

师:比较一下,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老师,我觉得纸、粉笔这样的材料好像比较松,而塑料尺比较结实,所以水无法进去。

师:你说得挺有道理,其实像纸、粉笔之类的材料里有“孔隙”。

师:请你们现在把两把透明的塑料尺并在一起,用手捏着上端,下端放入水杯中,像刚才那样观察。

生:啊,水上升了。

生:水爬上去了。

师:不是不能在塑料尺上爬吗?怎么又爬上去了?

生:因为两把尺的中间有空隙。

生:水沿着两把尺中间的缝隙往上爬的。

师:你们现在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老师,我知道了两把尺中间有缝隙,纸和粉笔也有孔隙,所以水都能“钻”上去。

师:是的,水在有孔隙的材料中蔓延扩散或在物体的缝隙里“爬行”,这叫作水的毛细现象。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课本上只有一个实验要求。就是把纸放入有颜色的水中,观察水在纸上往上“爬”。实验下面就是一段揭示“毛细现象”的话。如果依葫芦画瓢,那么五岁的孩子也可以完成这样的行为。我们的观察并不是一个摆设,让学生做一遍实验就直接告诉其规定的答案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是要出自学生自己观察后得到的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实地去探究,真实地表达,那么势必会遇到许多的阻碍,或正确或错误,都不可以磨灭孩子们的思考,这才是让他们真正经历类似科学家似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突破)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毛巾、棉花、玻璃。请你们选择一下,用哪个做毛细现象?

生:我觉得毛巾是可以的,因为它有孔隙。

生:棉花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以前看见过它能吸水。

生:玻璃不可以。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玻璃也是可以的,只要把两块玻璃并在一起也能,像刚才的两把尺一样。

师:是这样吗?这还是你们的猜测,我们可以来验证一下,好吗?

生:好的。

师:你们小组讨论一下,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来验证。

(学生交流结果)

生:我们组发现毛巾是可以的。

生:我们组用棉花也成功了。

生:我们组用一块玻璃,没有产生水的毛细现象。

生:老师,我们组用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也没产生。

师:是吗?

其他学生:不会吧?

生:是不是你们组做错了啊?

师:现在的问题是两块玻璃的实验结果居然与我们刚才的猜测不同,你们是不是都觉得奇怪,想试一试?

生:是的。

(学生实验)

生:老师,真的不可以,水没有爬上去。

生:我们也不行。

生:我们的也不明显,好像没上去。

师;刚才的两把塑料尺不是可以的吗?怎么回事?

生:我发现玻璃更光滑,是不是水滑下来了?

生:不对,我觉得我把两块玻璃合在一起,好像它中间没有缝了。

生:两块玻璃比塑料尺贴得还紧,基本没有空隙。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利用身边已有的东西夹在两块玻璃的中间,使它留有缝隙,比如:头发、橡皮……

(学生试验)

生:太神奇了,用头发做试验成功了!

生:我们在玻璃中间放了两根头发水就向上蔓延了,而且很高。

生:橡皮不行,水还是没有上升。

生:放了橡皮,两块玻璃的距离就太大了。

(此时,发现两名学生凑在一块偷偷笑)

师:怎么啦?

生:我旁边的人对我说,放了头发就可以,怪不得叫“毛细现象”。

(众生笑)

师:噢,你很幽默,你用了这么有趣的比喻来记住它也不错!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其一是巩固前面的认识,知道了什么是毛细现象后能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自己制造毛细现象。其二是深化前面的认识,学生发现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不能产生毛细现象时,能找出原因并改进方法,意识到不是所有并在一起的物体都能产生毛细现象,这要取决于物体间的距离,太大太紧了都不行,要达到“缝隙”的要求才行。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中才能真正辨别这些细微之处,否定事前错误的猜测和平时思维的误区)

师:水的毛细现象有很多,生活中你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墨汁不小心洒在宣纸上就会散开。

生:海绵会吸水。

生:洗衣服时,衣服会沾水。

生:有一次,我家楼顶上漏水,顶上的墙壁上湿了一大片,蔓延到旁边的墙壁上。

生:老师,上次我们做过小草“喝水”的实验,根能吸收水分是毛细现象吗?

师:是的,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能把前后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呢!

(设计意图:“善于观察,勤于实践,懂得思考,你就是一名小科学家,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是我对学生常说的活。通过“认识毛细现象——制造毛细现象——辨别生活中的毛细现象”,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课堂上达到了生成性教学目标,超出了教参上的答案,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的内容,从而再指导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来回归于生活。”这就是我理解的科学课的宗旨)

自我点评:学生对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实验课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的需求,另一方面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操作实验大多比较“死”,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往往只是验证一下教材上现成的实验结果或结论,严重违背了实验的初衷,对学生的主动探究极为不利,更不能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既然是实验,就应该允许失败,就应该有钻研的耐心,古往今来的许多发明创造都经过了成百上千次的反复实验。所以,我觉得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实验的多样性是有必要的,从而使他们多方面了解到毛细现象产生的条件,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做毛细现象的实验。虽然实验多样化了,但涉及的材料如“纸、尺、粉笔、橡皮、头发”之类的都是课堂上就地取材,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其次,通过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通过“纸与尺”、“纸与粉笔”这两个对比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原来毛细现象与物体的干湿、软硬、厚薄没有必然的关系。然后用“一把尺”与“两把尺合在一起”的对比实验,真正从直观的比较中找出了问题的突破口,原来“物体的缝隙”才是关键。最后用“两块玻璃合在一起”制造毛细现象时如何从失败到成功,逐步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堂课上的体验是丰富的,活动是一波三折的,探究却是有效的,经历也将是难忘的。

(责任编辑:符洁)

猜你喜欢

缝隙橡皮粉笔
老屋
我喜爱的橡皮
空中翱翔
缝隙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橡皮收了
粉笔怎么来的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