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卡位台湾咖啡连锁业者打下半壁江山

2009-04-03

台商 2009年3期
关键词:喝咖啡台商连锁

谁先站稳 谁就先得商机

当台商咖啡连锁业进入大陆时,市场基本还处于空白期,虽然消费习惯的养成要耗时很久,但先行卡位是所有业者的初衷。

有数据显示,大陆目前大约有2亿~2.5亿人口左右的潜在咖啡消费人口,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15%左右,在大城市中专业贩卖咖啡的数量亦以每年20%的速度成长。咖啡市场的未来前景十分可观,但在以茶饮为主的大陆养成期长也令不少业者望而却步。

而作为早期进入大陆消费市场的台资咖啡连锁店,成长规模十分惊人。在其它业者还挣扎在卖店面「氛围」还是卖咖啡的矛盾中时,台商早已用先行卡位的优势占据了半壁江山。

卖咖啡,还是卖情境?

与欧美或者日本、台湾经历长时间养成的咖啡消费市场不同,大陆的咖啡消费市场更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特点,消费者的培养期亦是很短,致使「绝大部分的咖啡消费人口并不十分懂得喝咖啡,而是趋向于喜欢喝咖啡的情境。」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说,「目前顾客的需求是什么?是需要咖啡吗?其实消费者需要的是感觉,情境,是咖啡店营造出的空间。」在这种消费心理下,顾客的咖啡诉求并非消费动机,而是「位子」: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坐上大半天的时间,但高昂的租金无法让咖啡店以卖「位子」营利。

「当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占更大比例时,咖啡连锁产业就可以做得很好,但这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消费习惯。」市场成长数据十分乐观,但真正的咖啡消费人口并不多,正如分析人士所说的,目前来咖啡馆的消费群体需要的只是「情境」与「空间」。以上海为例,「只做咖啡有赚到钱的还没有听说过。」

先卡位,等待市场成熟

尽管市场不成熟,但大陆的咖啡店是开了一家又一家,撤出或倒闭的店不在少数,但进入的品牌却更多。

致力于咖啡事业的西红柿主义餐厅总经理张振邦认为,「一些知名的咖啡品牌店都进入大陆,如果没有市场的话,我相信这些人不会进来做这样的动作。卡位绝对是必须的,但大家只能慢慢等待这个市场成熟,这完全需要培养。」

「已经成熟的市场,相对来讲竞争就会比较激烈,但在新开发的处女地,谁能够先站稳脚跟就能先占得先机,与后来者相比,则先行者的竞争力就比较大一点。」餐饮就是大陆最大的内需市场,尽管目前真正喝咖啡的人口依然很少,而且很多咖啡店并没有强调咖啡文化,「但起码是把咖啡带了进来。」但卡位所付出的代价亦十分大,不仅是时间,更多时候可能还要赔上老本。「所以大家都在做苦行僧。」

目前除了星巴克、Costa、SPR等品牌外,由于进入大陆市场的时间较早,在咖啡「苦海」里淘金的台资咖啡连锁事业发展相对迅猛,目前连锁店总数超过3000多家,其中则以迪欧咖啡、两岸咖啡、上岛咖啡、真锅咖啡这四大品牌的发展最为强势,在同业中的知名度也颇高。其中,迪欧咖啡与两岸咖啡各开出超过400家的门店,真锅咖啡亦有120家左右的连锁店。

不仅是这些较为高端的咖啡品牌,在台湾以平价取胜的85度C咖啡亦已在上海开拓出一片市场,另一台湾知名咖啡连锁品牌六角咖啡也将大陆作为下一步发展重点。台资咖啡连锁店在大陆市场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时间早成台商优势

台资咖啡连锁进入大陆卡位时间早亦成为一种优势。

1997年,上岛咖啡进入大陆;1998年,真锅咖啡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咖啡馆,此时的咖啡连锁市场几乎一片空白,美国星巴克则是在1999年进入大陆北京,2000年才由统一集团带入上海。

「其实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进入的时间早。」真锅咖啡馆中国连锁总部总经理张振德回忆说,真锅咖啡从1998年进入大陆到2002年的这几年间,咖啡连锁是一个「寡淡的市场」。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当时会有很多报刊免费为咖啡馆做宣传,而如果直到现在才进入大陆,「会非常辛苦,光是宣传就需要花费大成本。」

后续想要进入的咖啡品牌,只能凭借自身的后盾,以大量展店来取得知名度。「其实咖啡馆到最后就是靠着店数多,让人家认识你。」

「大陆现在真正喝咖啡的人口还是很少,但随着大陆国际化加速以及『海归派』回流,咖啡人口将慢慢形成。」台湾连锁加盟产业商务中心、汉盟经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安认为,台商除了是将咖啡带入大陆市场的一份子外,还引进休闲餐饮的概念,带动了咖啡消费的进程。

他表示,大部分经营咖啡事业的台商都是稳扎稳打,「带着团队、带着资金进来的台商,目前都能做出一片天地来。」

猜你喜欢

喝咖啡台商连锁
公主爱喝咖啡
连锁效应
如何正确喝咖啡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他约我去喝咖啡
喝咖啡可护肝
探究经济连锁酒店品牌建设问题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