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理性认识形成的社会基础
2009-03-30张浩
张 浩
摘要: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他的认识,不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既然非理性认识是一种社会产物,那就必定有它形成的社会基础。我们认为,非理性认识的社会基础主要有:其一,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其次,构成非理性认识的要素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体现;其三,非理性认识中的偏见,也是一种社会认识现象。
关键词:非理性认识;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社会认识;社会基础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2-0055-05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他的认识,不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既然非理性认识是一种社会产物,那就必定有它形成的社会基础。非理性认识,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它又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本文拟对非理性认识形成的社会基础进行初步探讨。
一、非理性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既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非理性认识的基础。然而,实践是具有社会性的,所以我们说,实践是非理性认识形成的社会基础。
因为构成非理性认识的要素和形式较多,本文不可能对它们进行全面探讨,在此只能择其要者加以论述。
直觉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思维认识方式,是大脑右半球的主要机能之一。人们的直觉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以以往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直觉认识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直觉认识所赖以存在的知识经验,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性和个人性决定的。经验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每个人的直觉思维认识,带有时代的特征;经验的个人性,决定了每个人的直觉思维认识,有与众不同的特征。这就是说,要认识直觉思维认识的本质,首先必须明确直觉思维认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以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然后就是应该明确直觉思维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又要受实践检验的。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的直觉思维认识能力,有高低之分,有正确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具有很大的或然性。我们如果夸大了直觉思维认识的作用,把这种非理性的思维认识形式,当作万无一失的思维认识方法,就会犯直觉主义的错误。
从表面上看,直觉的进发,好像是单个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背景来考察直觉的进发过程,就会发现直觉的进发.是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它是要以社会实践作为自己的基础的。我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先生说: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素材,从量变到质变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认为.直觉不仅是个人经验认识的结晶,它更是集体、社会的产物,“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些集体性的人物.不管我们愿意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严格地说.可以看成我们自己所特有的东西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我们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一样。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单凭他们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潜意识虽然是没有被主体自觉地意识到的意识.但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它的发生确实是一个社会过程。尽管现在看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潜意识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却完全否定它的社会性。他认为潜意识是先天的和原始的,它是最低级、最简单、最初始的精神活动。他认为当人出生时,潜意识就已经形成。婴儿大量的本能动作,就是潜意识的表现。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只能使潜意识中的一小部分发展成为意识。其余大部分仍是处于原始的潜意识状态。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只受本能的驱使,不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的约束,根本不顾社会的善恶和是非标准。潜意识奉行的是“快乐原则”、无条件地追求肉体感官的快乐和满足,尽情地发泄被压抑的各种欲望。他把人的本能欲望的潜意识,同社会文明完全对立起来。这样,就使社会和个人产生必然的冲突。在这里,弗洛伊德实质上否定了潜意识形成的社会基础。
潜意识是整个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特殊表现形态,而任何意识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我们并不完全否定潜意识具有社会文化的遗传性,并且社会文化的遗传相伴着生物体的遗传,但这种社会文化的遗传,只提供了潜意识发生的基础和可能性。要促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
人们的潜意识,无论是来自显意识的转化,还是来源于人的大脑神经阈下对外界客体的不自觉的反映,都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些有意识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被利用起来为当下的实践服务.也就是说,这些不能被激活的知识和经验处在“休眠”状态。天长日久,这些以有意识为存在状态的知识和经验,就会逐渐地转化为潜意识。可见.显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完全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并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
潜意识的另一种来源,是在大脑神经阈以下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是无目的和不知不觉的.但它也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由于受认识目的决定和支配,主体只集中反映与认识目的相关的客体。而与认识目的无关的客体,自然会被主体忽略过去。但这种忽略,只是说主体没有在意识的层面上去注意和反映它。可是,在潜意识的层而上,客体的信息仍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主体的头脑中,成为潜意识的东西。总之,无论潜意识从哪条途径产生,它都是建立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
二、非理性认识诸要素是社会关系的体现
有证据表明,作为非理性认识要素的情绪、情感,不是先天的本能,而是人们后天习得的。它们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同人种背景的人以不同方式来表情。日本人的微笑表示抱歉,中国人以拍手表示关心。人们可能最善于准确判断和自己习俗相同者的情绪。”这就是告诉我们,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的交往活动中,必须注意各自的社会文化差异,如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甚至不应有的矛盾。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当今社会,更应充分地认识能够引起人们情绪、情感变化的社会文化特征.以便更好地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尽管主体的社会情感是以高兴、悲哀、愤怒、恐惧、热爱等非理性的、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却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理上的感受,而是积淀着人类的经验、知识、价值观念和社会属性在其中的一种对客体的体验。过去,价值往往将情感理解为人的自然本
性,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的情感离不开人的社会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情感分为与天然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和社会性的情感。而人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则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深刻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构成了人们认识和实践动机的主要来源。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说明,爱国主义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以几千年来人们对祖国的认识为基础的。正是这种深刻的认识,才使人们具有那种热爱祖国、眷恋故土的情感。
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它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它们的对象和内容,在本质上全是社会性的,没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就不可能形成人们的社会情感。理智感,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求知欲。它是人们对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和出现新问题时所产生的喜悦、热爱、痛恨、好奇、怀疑、犹豫等情感。理智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向未知的自然界的,因为它与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是分不开的。同时,理智感也注入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正是因为它注入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爱等各种社会性的成分,人们才会出于一种为建设强盛的祖国和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责任感,而产生对未知自然界进行探索的强烈愿望。道德感,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对善恶事物所持褒贬态度的情感。它体现了客体同主体的道德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一种善恶和是非的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感,则是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对美的事物的强烈的体验的一种情感。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则比较复杂。人们对美的事物和对象的欣赏,实质上是欣赏和体验着人的力量及社会的本质。因为社会美,直接体现着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而自然美则曲折地体现着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艺术美则自然美和社会美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于一身。至于人们头脑中的美的概念,如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等.同样也能充分地体现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由于人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都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性对象和内容,所以才把它们都归到社会性情感的范围。
人的意志,同样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脱离人们的社会经验和文化教育内容而单独存在。人类个体的欲望和需求,只有与社会经验、文化教育相结合,才能构成自身特定的意志结构。例如,意志行为关于动机、目的、计划、方法的选择性,是以人过去保留在头脑中的社会经验为基础的,并且以主观是否符合客观的知识——文化教育的结果为借鉴。如果人们不去自觉地保留过去经历过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就不可能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动机、目的、计划和方法。至于如何克服执行决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战胜疲劳.则更是与社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英雄行为的影响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密切相关的。
意志,是人的性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实践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正是在社会实践中.意识到自己的各种能力与客观对象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困难,从而在完成某项活动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果断性、自制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说,社会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基础。
此外,意志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一个人的意志不论怎样的坚强,如果他离开社会实践,其坚强的意志也会逐渐衰弱下去。可见,社会实践不仅是意志产生的基础.而且也是意志发挥作用并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
信仰对人类意志的训练与强化,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强制性的体能训练,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条、教义的灌输和践行,通过浓重的社会化了的信仰氛围而发生的。人们一旦通过信仰产生了对领袖的敬爱与忠诚,对组织的信任与服从,对所从事的事业的正义性、神圣性的坚信不移,以及为必胜的信念所鼓舞,那么他们无论是在集体或个人的情况下.当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困难时,都会表现得英勇顽强、坚忍不拔,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意志的坚定与坚强,在所有的社会信仰体系中,都作为美德加以褒奖,对那些表现杰出、业绩辉煌的个人,更是予以无尚的荣誉和广泛的传扬。久而久之,意志的坚强和勇敢被尊为英雄的桂冠.成为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在完成历史所赋予的艰难任务时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经由信仰训练出来的意志,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如狂热的宗教信仰,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作出一些有损他人和社会的事情。意志有两面性,如在负面意志支配下活动,意志越坚强.产生的副作用或破坏性就越大。
三、偏见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认识现象
偏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性的思想方式和认识方式。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针对黑格尔论“常识”,即“常识并不是哲学。在哥白尼以前要是谁说地球在转动,那就是违背常识”。“《这东西》(人的常识)《是某一时代的这样一种思想方式,在它里面包含着那个时代的一切偏见》”这两段话,写下了一个深刻的批注:“常识:当时的偏见。”列宁在这里告诉我们,同“当时的偏见”作斗争,是任何时代的科学,特别是哲学应该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在,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就更有必要同形形色色的社会偏见作斗争。
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偏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又往往有不同的偏见。为了让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各种偏见,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防止和克服偏见,使自己的认识逐渐趋于正确.我们先从不同的角度,对偏见这种非理性的社会认识现象进行考察和分析。
政治思想上的偏见。这是在“左”的政治思想路线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最常见的社会现象。比如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就有许多偏见。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把知识分子划为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可用不可信”、“可用不可靠”。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政治偏见,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思想上的偏见。它使广大的爱国知识分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科技创新,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由于传统和习惯是一种具有惰性的力量,由于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和“左”倾思想的影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种政治思想上的偏见,在一些领导者中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即使纠正了,也并不能保证存实际工作中.再不会出现这种偏见。
教条式的偏见。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往往容易产生这种偏见。他们凡事不从实际出发,而从书本出发。脱离实际,迷信书本,以为上了书本的东西,都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碰到实际问题.他们总是先要“拿本本来”,严格按照书上
说的去办,不敢越雷池一步。前面所说的常识式偏见.实际上也是一种教条式的偏见。
经验式的偏见。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往往容易产生这种偏见。他们从狭隘的经验出发,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轻视学习科学理论,仅凭自己的老经验办事,极易产生片面性。
尤知型的偏见。经常炫耀自己仅有的那点知识.以实际上的无知为荣,并且不学无术,不懂装懂,自以为是,一切凭想象行事,凭手中的那点权力瞎批判、瞎指挥。俨然以科学代言人自居。
僵化型的偏见。习惯于走老路,照章办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开创新局面,只求维持现有的局面。对于改革,对于新事物,品头论足.吹毛求疵,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
骄傲性偏见。自高自大,自吹自擂。功劳归于自己.错误推给别人。看自己是一支花,看别人是豆腐渣。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长处,夸夸其谈的是别人的短处。
自卑性的偏见。崇洋媚外,远香近臭,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把外地区、外单位、外国人的东西奉为神灵,对本单位、本地区、本国的经验却不屑一顾。
冒进性的偏见。宁“左”勿右,惯于偏激;急于求成,脱离实际;搞生产贪大求洋,搞建设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只要手中有权,就搞不求实效的瞎指挥。
保守性的偏见。不愿前面走,宁肯后面跟,办事随大流,甘居中下游。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也不愿去办。在工作中总是怕冒险,只求保险。
诸如此类的偏见,数不胜数。
偏见的危害性很大,从认识论的视觉来看,它会妨碍人们去认识真理。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只要善于学习,知之不多可以转化为知之较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自觉地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而抱有偏见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往往把错误的认识误以为是正确的。这样,就会固执己见,坚持错误,妨碍自己去追求真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无数事实证明。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偏见的产生,有它一定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这里只着重分析偏见产生的认识根源。一切偏见,在认识上的主要特征是片面性、静止性和主观性。
片面性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思想方法上。这种片面性的思想方法所产生的偏见是常见的,诸如一强调经验的重要,就忽视理论的作用,一强调理论的重要,就忽视经验的作用;一强调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就忽视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只见这一方面,不见另一方面: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如此等等,无不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所产生的偏见。
静止性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思想方法的陈旧和僵化。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它们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随着事物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必须不断丰富、补充和发展。如果客观情况向前发展了,而人的思想仍处于静止和僵化的状态,就必然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常常是偏见的一个重要的认识根源。
主观性的错误,是导致偏见的又一常见的认识根源。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要想反映得正确.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它、反映它。由于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这种能动性,就潜伏着一种把主观的东西强加于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人们用主观愿望代替了客观实际,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我们在前面探讨了偏见的种种表现,指出了它的危害性,同时也从认识论上寻找出了产生偏见的根源。现在,我们想再谈点纠正或克服偏见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应学习理论,打好根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从根本上克服种种偏见,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同志在1981年3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陈云同志讲过,抗战初期他从莫斯科回到延安,毛泽东同志给他谈过三次要学哲学,特别是强调实事求是,陈云同志觉得受益很大。现在,有些人发议论,往往只看现象,原因是理论和实践都没有根底。只有打下根底,才能真正纠正错误,包括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就是从根本上而不是从枝节上解决问题。”要克服偏见,也必须从根本上而不是从枝节上解决问题。邓小平、陈云同志关于认真学习哲学、打好根底的意见,是高瞻远瞩有的放矢的,很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其次,要深入实际,开阔视野。脱离实践,是产生种种偏见的一个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际生活是人们正确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人们一旦脱离实际生活,就会变得眼光狭隘、思想贫乏、耳目失灵、头脑僵化,以至偏见横生。因此,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自己的认识能够在广泛的视野上接近客观实际、符合客观实际。实际,是纠正偏见的一剂良药。
然而,向实际作调查研究,应切忌主观性。这是通过调查研究纠正偏见的起码要求。那种在调查之前抱着固有的偏见,带着预想的“框框”在调查中去替自己找“证据”的做法,是维护偏见、加深偏见的坏作风。由于这种坏作风披上了“调查”的外衣,就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对我们的事业和工作就有更大的危害。毛泽东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这是通过实际调查纠正偏见的重要前提。
再次,要联系群众,吸取营养。纠正偏见的最深厚的力量蕴藏在群众之中。广大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群众的经验最实际,群众的创造能力最伟大,最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偏见。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和他人学习,从群众和他人的经验中吸取养料,无疑是纠正偏见的重要保证。
第四,要破除旧习,勇于创新。旧,是偏见的一个重要特点。旧习惯,是偏见的一种表现。我国有句古话,叫做“习焉不察”。人们习惯于某些事物,久而久之,就觉察不出其中的问题.就逐渐形成一种偏见。要纠正这种偏见,就有一个破除老套套,打开新局面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要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既不能照抄书本上的结论和照搬外国的模式,也不能死抱着我们过去的老框框、老套套,按照旧的思想方式办事,而是一定要有破除迷信、立志改革、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对于纠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偏见,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
(责任编辑陈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