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案例
2009-03-30汤家合
摘要: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它总是伴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因此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基于“错误”的教学也必将是高效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9)2(S)-0021-3
1 案例简述
笔者在讲授《动量定理》一节时,针对动量定理的应用给出下面一道课堂练习题,其结果正如所料,学生竟有这么多不同的错误。
题目 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离地面5.0m的高度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弹回的最大高度为3.2m。设球与地面碰撞时间为0.2s,不计空气阻力,求地面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取g=10m/s2)
2 案例分析
教学中通过展示和分析少数同学的错误,使全体学生加深了对动量定理中“合外力的冲量才是改变物体动量的原因”。同时对“F合t=mv2-mv1是矢量式”和“必须考虑各力作用的方向性和各速度(或动量)方向的一致性”等规律也有了正确理解。这些错误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精彩、高效。错误可能不具有共性,但它们是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即使错了,也有创新或可借鉴的成分,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发表并剖析自己的见解。
3 案例启示——“错误”是有效教学资源之一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错误”总是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因此“错误”更加接近个体的认知水平,对“错误”的教学也能降低教学坡度,顺利达到真理的彼岸。有时“错误”还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催化剂”。教学中的“错误”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或教师真实发生的“错误”,二是教师人为设置的“错误”,每种“错误”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下面就如何利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3.1 用心倾听,发现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师生的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尤其是学生犯错误是往往在所难免的,也正是这些错误才暴露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教师如果能认真对待“错误”的价值,巧妙合理地加以引导,必将产生“点石成金”的效果。
例1 如图1所示,若E=12V,r=4Ω,R0=2Ω。求当R为多大时,R0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生1:因R0的值不变,当R的值为0时,流过R0的电流最大,此时R0消耗的功率最大。
生2:将R移到电源内部,把(R+r)看作电源的内阻,这时外电路只有R0。利用电源具有最大输出功率的条件可以得出:当(R+r)=R0,即R=R0-r=-2Ω时, 消耗的功率最大。
学生2的解法显然是错误的。
分析 生2的解法虽是个别学生犯的错误,但却暴露了学生对电源具有最大输出功率条件在理解上的偏差。通过重新审视“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电源具有最大输出功率”这一规律,使学生明白了物理规律都有其适用的条件。
3.2 精心设计,诱导错误
在教学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容易出错。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深刻、灵活。此时教师可以故意的设置一些“陷阱”,诱导学生犯错,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消除来提高其认知水平和思维品质。
例2 如图2所示,水深为H的容器底部开有一面积为S的圆形小孔,已知水的密度为ρ,假若水的阻力不计,容器的横截面比小孔大得多。试分别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求:把孔塞A拔掉时,水流的初速度v为多少?
教学实践表明,多数学生会用动能定理求解此题,但教师若再要求学生用动量定理重解此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见如下解法:
3.3 凭借经验,预设错误
例如,在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后,教师可以预设这样一道练习:
例3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现遇到特殊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0m/s2,求汽车刹车后5.0s内的位移?
分析汽车的刹车距离怎么可能是0! 学生在推理过程中,不顾物理条件与客观现象的限制,从纯粹的数学出发来讨论物理问题,得出了荒唐的结果。实际上汽车在t = 2.5s时已经停下来了。学生所运用的运动学公式在后2.5s内对汽车的运动过程已经不再适用。这类现象尤其是在讨论到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时候,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例如,电容器的电容C= Q/U,学生往往会认为电容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量成正比。
3.4 变换情境,拓展错误
例如可以将前文的例1进行如下拓展:
拓展1 如图3所示,已知E=12V,r=2Ω,电动机内阻r0=1Ω,额定电压为4V,求:当R为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其值多少W?
拓展2 如图4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问:当R为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其值为多少W?
教学实践表明,情境变换以后学生还会接着犯错。但通过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对比鉴别,可以使学生对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问题有个全面的认识。
由此可见,纠错改错,只能做到一错一得,而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联想,拓展延伸却可以做到一错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或是源于教师的教,或是学生一种思维混乱和某些创新的尝试而导致的,有的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有的是个性的问题,值得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的是一种教学资源,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傅雪平. 物理教学中的“错误资源”,[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
[2] 汤家合.创设"悖论"教学情境,培养优秀思维品质[J].物理通报,2008,(4).
(栏目编辑黄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