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战争岁月到和平年代

2009-03-30黄艺敏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3期
关键词:校庆母校实验学校

黄艺敏

2008年11月8日,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迎来了建校60周年华诞。春华秋实,盛世相约,“八一”两千余名校友和学校师生聚首一堂。

八一实验学校创办于战争年代,历经了炮火的洗礼,从北国到南疆,曾十二次易名、九迁校址。1948年5月,辽沈战役前夕,东北聚集了一批我军高级指挥员和烈士的子女,为了让孩子们能得到妥善的安置,接受学校教育,“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诞生了,这就是八一实验学校的前身。当时,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学校最初只有8个孩子。随着战事的变化,学校从哈尔滨迁到了天津。这时,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毛姣姣(李敏)也进入该校就读三年级。随后学校又迁到了武汉。随着第四野战军南下攻克两广,1950年3月,学校随军迁至广州。1964年,学校移交给地方管理。2001年,学校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名确定为“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2003年7月,学校与共和路小学合并,学制仍为九年一贯制。如今,八一实验学校已经从当初的战地学校发展为省一级学校,连续12年获得市、区初中毕业班综合评估一等奖,并获得越秀区特殊贡献奖。

铜像揭幕,校门落成

校庆当日上午,在欢快的鼓乐声和礼炮声中,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新大门落成剪彩暨林月琴铜像揭幕仪式在建校60周年之际隆重举行。

学校建校初期老校长、老红军林浩,毛泽东主席女儿、全国政协委员李敏,学校第一任校长林月琴之子罗东进将军和八一实验学校刘世平校长一起为林月琴铜像揭幕。

学校新大门以花岗岩石材建造,素洁典雅而富有文化品位。它的落成是广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献给学校六十华诞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刘世平校长代表八一实验学校全体师生对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热心教育事业、捐建新大门和校史室的义举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阳光下,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周玉书中将为新校门题写的“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微风中,林月琴像屹立在校门的一侧。“传承历史,再创辉煌”,八一实验学校走过了步履坚实的60年,而今迎来了充满机遇和美好前景的新起点。

珍藏了半个世纪的毕业证书

“小学毕业证书,珍藏半个世纪,对母校、对老师、对学生的情谊尽在不言中,十门功课8门五分。现在是要记住历史,记住历史的目的是激发将来。现在有的年青人都不记得老一辈艰苦革命的历史了,这是很不好的。我们都是诞生在战火当中的,我是在延安窑洞里出生……教育要面向世界,要把学生培养成在世界上都是顶尖的人才。”校庆会场上,一名叫何宁的老校友拿出他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1959年小学毕业证书,引起现场众多老校友争相传阅。毕业证虽有些许破损,但字迹仍清晰可见。“看,我十门课程有八门拿了5分!”“作为‘八一学校的校友我很自豪。”虽已高龄,但忆及往事,何宁毫不掩饰内心的欢欣与激动。

校友陶斯亮、冯尔超、肖斐亚、何生及1955届全体毕业生于校庆当日献上了早期珍贵的照片和书画作品,以表示对母校生日的祝贺。昔日在“八一”工作和学习过的老人们翻开尘封了50多年,已经发黄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和不平凡历程。光阴荏苒,60年来,八一实验学校经受了战火硝烟的洗礼,感受了和平建设的喜悦,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历了北国冰城到南国花城的艰苦历程和十二次易名、九迁校址的荣光岁月。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初的青丝少年如今已是满头银丝,却依旧难忘曾经的青春岁月,永远铭记母校深恩。

千里遥梦恩师

校庆当日,有一位从澳大利亚赶回来的校友见到了当年的老师后,竟然双膝跪地、泣不成声。当记者问到她见到老师为何如此激动时,她回答说:“老师在我梦里永远永远都没有变,她现在虽然那么老了,可我心里仍然很想老师。我在外面、在澳洲,每逢人们说我中文说得好,我就说是宋老师教的,她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觉得,我跟老师重逢的一刹那,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临走时,她还抱着老师眼含热泪说:“别忘了我,别忘了我,我一辈子也不会忘了老师的!”

“我从厦门赶过来的,刚才她一见到我时就给我跪下了,怎么叫也叫不起来,她说她梦里都想我,怎么拉也拉不起来,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第一次遇到学生给我下跪来表示感谢的!”宋老师激动地说。

师恩最难忘啊!这些年过花甲的校友,他们从无知少年,迈入这梦寐以求的学府,接受恩师的教育,然后走向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在各行各业上发挥着聪明才智。60年过去了,他们虽然白了少年头,但是依然难忘当年如海的师恩,正是这些无私奉献的老师,传授了他们宝贵的知识,教育了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身处世界上哪一个角落,他们都将永远魂牵梦绕着记忆里的母校,深深惦记着曾辛勤培育他们的园丁老师。

激情寄语母校,一往情深不改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走过了60年的风风雨雨,桃李满天下,芬芳溢九州。时光流逝,弹指一挥间,老校友虽然阔别校园已半个多世纪,然而他们重回母校的脚步依然迫切,他们的心依然激情澎湃,他们对母校的感恩依然真切,他们的对母校的爱依然一往情深。

“我把青春留在了‘八一校园,在这里,我用汗水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我用心血谱写了育人的诗篇……”老教师宋桂荣的信里如是说。

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对母校的培育之情念念不忘,她说:“我非常感谢母校给了我一个最纯真的童年,为我以后的正直与正派做人,培了第一把土,浇了第一瓢水。”

赵紫阳的女儿赵妞妞曾在“八一”就读,时至今日,她仍深深地感激母校对她的培育:“八一小学给了我人生第一个社会启蒙教育。我感恩老师们对我的启迪和教化,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今天的一点成就。”

毛泽东主席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李敏在“八一”60周年校庆之际返回母校,挥笔为母校题词:“希望广州八一学校越办越好!”

陶铸的外甥刘志修、赵紫阳的儿子赵二军也曾在“八一”就读,他俩满怀深情,题写了感人至深的对联:“先辈逐鹿辽沈中原粤海泽八一学校典庆甲子;师长树人厚德明智强体佑万千弟子鼎盛九州。”

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深深地鼓舞每一个“八一”人,在崭新的起点上更加努力奋斗,为母校的发展添上感人的一笔,为延续先辈们的梦想而不懈进取。

继承传统,彰显“军营”特色

60年流金岁月,60年薪火相传。从战争岁月到和平年代,八一实验学校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今日的八一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结合自身的历史积淀和周边资源,因地制宜,创新方式,丰富育人内容。学校以少年军校为平台,大力开展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工作,营造具有军营特色氛围的育人环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奋发向上,学校的广播操、队形队列操连年获市、区一等奖,学生德育优良率达90%以上,学生的综合素质日益提升,学校美誉度不断提高。今日的八一实验学校,每一寸地,都已成为育人的芬芳沃土;每一堵墙,都被开发成育人的广阔空间;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述说着自己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以及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散发出来,好似一部立体的多色彩的富于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引领着莘莘学子们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校庆母校实验学校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贺河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
校庆特别报道
告别母校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我校举行建校70 周年校庆活动
母校情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绵竹实验学校
大英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