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 先行先试

2009-03-30龙建刚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3期
关键词:纲要改革职业

龙建刚

省教育厅继2009年新年首次党组会上专题研究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后,于2月20日再次召开学习交流会,专题学习研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会上,连续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掀起一阵阵热潮,教育厅各行政处室、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在家厅领导结合我省教育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畅谈了学习体会。

会议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汇报、厅领导发言等形式,广开言路,拓宽思维。与会人员都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抱着对广东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创新思考,“越位思考”,积极发言。小组讨论时,思维的碰撞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民办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发展趋势,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间如何“自由变轨”、横向贯通等问题引起大家的热议;集中发言时,各种见解的交流给人以豁然开朗的启示——比如,对“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理解与定位。

这次会议对如何通过科学研究并制定《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进而为落实和贯彻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的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逐步解决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实现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等任务和指标,有了更加明确的改革发展思路,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会上,在家的厅领导就如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纲要》精神,高质量的完成《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初步设想。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厅党组副书记谭泽中认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关键是突破,重点要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创新、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实现突破。要依据《纲要》,在我省建设和理顺现代化的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既要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也要符合国情、省情,还要讲究效率与和谐。对高校干部的管理,要探索对聘任与任命能兼顾的模式,解决好高校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省教育厅巡视员刘育民在发言中指出,《纲要》关于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要依据《纲要》,为广东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描绘好蓝图,真正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而做到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有新突破,职业教育体系和特色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突破,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效益上有新突破,改革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有新突破,招生考试与评价制度有新突破。

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在会上要求委厅各处室和事业单位,要把学习《纲要》同当前正在着手制定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紧密结合起来,要把《纲要》的有关精神渗透进去,通过制定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将《纲要》对教育提出的有关目标和任务进行实化、量化和细化。他指出,“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是《纲要》关于教育表述的最有力度的核心词,一定要紧紧把握好这个抓手,实现广东教育内涵的优质发展。

广东省委教育纪工委书记、监察专员陈韩晓强调,要通过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系统贯彻《纲要》的执行力。具体做到:加强教育,形成贯彻《纲要》的良好廉政文化氛围;完善反腐倡廉机制,规范贯彻《纲要》权力的运行;加强监督,着眼防范贯彻《纲要》中可能出现和遇到的有关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纪检、监察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为《纲要》各项任务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省招办主任杨开乔认为,落实《纲要》,搞好我省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应着重处理好六大问题,即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如何更好的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如何更好的促进中学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处理好高考的公平性与课改的选择性,如何处理好高考的统一性与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如何处理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过重的课业负担,如何更好的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省教育厅副厅长叶小山指出,要实现《纲要》对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贯彻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战略部署,就必须加快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要分四个阶段逐步来进行,第一阶段抓普及,第二阶段抓巩固与提高,第三阶段抓高水平的普及,第四阶段抓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协调。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是以珠三角地区为突破口,通过打造南方职业教育基地,推进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构建具有南方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文传道在会上指出,要根据《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改革:以提高素质和待遇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和引进为重点,做好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体系。他还指出,要切实在我省教育系统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要结合学校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教师的入口管理,建设和规范教师的退出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理顺学校人事管理权。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纲要》为广东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全省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纲要》对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最终落脚点在于按照《纲要》的要求高质量制定《广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为此,他明确要求:

要认真总结教育改革的经验,建立健全保证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比如,初中最后一个学期能否通过引导性分流来提高义务教育的巩固率,通过因材施教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又比如,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考试等能否突破当前体制机制的束缚,应用型本科招收高职毕业生、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制度如何设计。再比如,集团办学是否允许既有公办又有民办,对扩大优质办学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无帮助。

要着眼全局,拿出落实有关目标任务的措施和办法。《纲要》中有些指标明确的任务,比如“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等,要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相关政策、目标选取原则、建设方法和完成时限。

对于那些探索性的目标任务,比如“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要深入研究示范区的定位和设计,详细描述示范区的构成和特征,积极进行各种改革试点。又比如“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要着眼于满足广东当前由工业化中后期向现代化迈进的发展形势对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建立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体系,明确基地的构成、建设和管理办法,还要探索校企结合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创新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布局结构,分阶段、有重点地建设现代职教基地,拟定建成时间表。

要立足当前,积极推进教育五大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要以布局调整为抓手,统筹规范化学校建设、“三室一场五有”工程和创建教育强镇、县(区)工作,全面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要以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和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为抓手,扩大优质学位数量和招生规模,完善招生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建校扩校工程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项目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在地级市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迅速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要健全高中阶段助学体系,以农村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为突破口,争取2012年前实施全省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工程,要围绕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加快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以及专业硕士学位纵向衔接,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要求可以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间“自由变轨”、横向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要理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打造多个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组建职教集团。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实施广东本科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要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推进“两相当”工作,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

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抓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供人才支撑。没有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供的人才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就不可能建设成功。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要把职业技术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布局以及学科的设置,都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猜你喜欢

纲要改革职业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改革之路
职业写作
改革备忘
我爱的职业
改革创新(二)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