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词义探析

2009-03-27康伯春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单音词双音词词义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基本和现当代的篇目持平,高中教材尤甚,仅从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章段落来看,文言文就占了66.7℅。如何使学生学好文言文,本文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谈一些想法。

文言文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同样是汉语,但是今天阅读它,不仅青年学生会有困难,有时连这方面的专家也会感到棘手。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文言文为什么这样难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讹缺”“古语与今语的不同”“古今语法的不同”“古人的行文习惯”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古今词义的差别。那么,怎样确切理解文言文中的词义呢?

我们都知道,词汇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旧事物不断消亡,词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其次是语音和语法。因而了解一下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存在的差异,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古汉语的词义。

(一)分解与合解

阅读文言文时很容易发现,文言文中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词,应该单独作为一个意义单位来理解。这是因为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词为主的。所谓单音词,就是一个词只有一个音节,用文字记下来就是一个字。

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大多以古汉语单音词为词素构成。但在阅读时必须注意,不要把文言文的单音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对应关系简单化了。因为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并不是一定跟现代汉语中以它为词素的双音词相对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是指用微词婉言对人进行劝告,与现代“讽刺”一词的意思迥异。

由于文言文是以单音词为主,在阅读时还必须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两个相邻的单音词,当作现代汉语一个双音词理解。我们对现代汉语双音词多的特点非常习惯,一接触到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常常会按既成的习惯去读。特别是当文言文中相邻的两个单音词,恰好是现代汉语一个双音词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误解。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这里的“卑鄙”绝对不能理解为现代的一个双音词。“卑”是指出身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两个单音词。再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连词,意思与“不管”相近。这里却应看成两个词,“无”是“不用”的意思,“论”是“说”的意思。

掌握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于确切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说文言文中的词都是单音节。汉语中的双音词出现也比较早。如果我们对文言文中某些双音词缺乏足够的认识,又会误入另一歧途。如:“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真》)有些人把“无虑”解释为“不用考虑就知道”,将“无”和“虑”分开解释,这种解释表面上看起来字字落到了实处,其实是错误的解释。“无虑”在古代是叠韵字,是一个双音联绵词,在文言文中表示“大约”的意思。并不是“无”和“虑”的结合体。像这样的联绵词还有很多,如:参差、窈窕、滂沱、犹豫等等,这些词语都不能拆开来解释,否则,硬要从字面上做文章,只能是“求之愈深,失之愈远”。如“犹豫”一词,“犹”属猿猴类,灵巧,却生性多疑;“豫”属古象类,身大力不亏,但是摇摇晃晃常遇事无主意我们。认识文言文中这一语言现象,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也是有帮助的。

(二)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可以有多种意义,这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现象,但在文言文中尤为突出。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今训密,古训宽”。

一般说来,一个词的意义是对某一事物的概括反映。但是,客观事物本身是复杂的,或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由几个不同的方面组成,和其他事物又存在各种联系。为了适应表达上的需要,古人在交流思想过程中,就常常用同一个词表示几个彼此相关的概念。如“间”这个词,《说文》云:“间,隙也。从门从月。”段玉裁注:“会意也。门开而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间”的本义是“缝隙”。从这个意义向两个方向引申:一是缝隙介于两物之间,因此引申出“居中”“中间”的意义。二是缝隙使两物隔开,因此引申出“隔开”“中断”的意义。随着意义的变化,词性和读音(声调)也有某些变化。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认识不足,贸然用自己熟悉的词义去解释,或妄以臆度,是误解古书的原因之一。如“蓝”,本是草名。由于它能染色,故用蓝草染的色也叫“蓝”。“蓝”在古代兼有草与色二义,苏东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在宋代“蓝”只指颜色。于是他就批评《荀子·劝学》“青出于蓝”这句话“无异梦中语”。他认为青和蓝都是色,那就等于说“色出于色”,这还成什么话!由此可见,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不可忽视。

(三)词义的古今

语言中的词汇又是社会现实最直接的反映。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它的意义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

1.古今词义的比较。叶圣陶先生指出:“我思读文言,最当令学生明白一个字而意义有古今之别。”(《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育书简》)有一部分词语古今意义有了一些变化,以今义去理解古义会造成误解,在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分析。如《劝学》的一些词语:篇名中的“劝”,如《说文》所解释的“勉也”。“青,取之于蓝”,“青”“蓝”今指色彩,古指靛青和蓝草。“虽有槁暴”,“暴”现在常用义为强暴,音bào,但本义是晒,《说文》的解释是“晞也”,音pù(“暴”与后起的“曝”是古今字)。“声非加疾也”,“加疾”绝不能理解为“增加疾病”。“加”在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可看成副词,意为更加。“疾”,这里也用的是引申义,意为急速。“绝江河”的“绝”,本义是“断丝也”(《说文》),古今基本义都是断绝,但此处绝不是在说“截断江河”,“绝”用了横渡这个引申义。又如“坐”这个词,古今基本意义也相同,但“坐”的姿势却不大一样。古代的坐,相当于现代的跪,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这种姿势又叫“安坐”;如果腰部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又叫“危坐”,是一种恭敬、严肃的表示。成语“正襟危坐”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的“坐”,臀部着地,两脚前伸,古代叫“箕坐”,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姿势。

2.古今词语色彩的比较。有些词语古今都用,意义也有联系,但感情色彩有显著变化,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去细心体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是双音词,带褒义。但此处“指”和“示”是两个同义的单音词(《尔雅·释言》云:“指,示也”),色彩是中性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作为现代的双音词,意义是恶劣、不道德,有强烈的否定、谴责意味。但此处“卑”指地位低微,“鄙”指见识浅陋,是两个单音词,用来表示自谦,但绝不像现代那样带有明显的贬义。《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后面十六个字在现代书面语中常被人们引用,通常用来比喻旧事物的衰败没落,带有贬义,但在原文中是写作者的祖母年老体衰,绝不可能有什么贬义。

3.古今词语表意程度的比较。要准确地理解一些文言词的确切含义,就有必要准确地把握这些实词表达意义的程度。《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讽”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而它的今义是讽刺。“谤讥于市朝”,“谤”和“讥”今义是毁谤和讥讽,但在这句话中,“谤”指公开地批评指责,“讥”指“以微言相摩切也”(《说文》段玉裁注文)。因此,“谤讥”不但无罪,而且还有“受下赏”的资格。《廉颇蔺相如列传》“愿诸君勿复言”,《木兰诗》“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两个“愿”的意思都是“很希望”,语气比现代汉语中的“愿意”要重得多。

4.同义、近义的比较。有些实词,往往同其他实词具有同义、近义的关系,通过比较辨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看”指一般地看(《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见”是“看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见相如,必辱之”),“视”和“望”分别是近看和远看(《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观”是目标集中地看(《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察”是仔细察看并分析研究(《曹刿论战》:“虽不能察,必以情”),“窥”是有所凭借地看(《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还有“览”“瞰”“瞻”“瞩”“睥睨”等,都是“看”的同义或近义词。作一些比较辨析,对这些文言词的理解就深化了,对它们作为词或语素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的特点也能领会得更加深入。

由此可见,了解文言文中的词在不同时代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对于确切理解文言文也是很必要的。我们青年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注意了以上三点,理解词义的准确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康伯春 河南安阳幼儿师范学校455000)

猜你喜欢

单音词双音词词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论汉语国际教育中单音词的教学
关于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
《孟子》中单音反义形容词的语义场分类研究
“相亲”成词及词义演变考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
古汉语单音词复合化的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