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09-03-27陈洁蓓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材情感语文

少年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他们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初中各科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一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有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一、情感的内涵及其对认知的作用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变化。个人情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它的核心意义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过程。情感同时还是人类行为的情绪和感受的表现,它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人类的各种个性特征,如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等都受到其影响。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情感可以促进、终止或中断信息加工。在语文教学情境中,情感对认知加工就起着不同的作用。当学习者从言语线索中提取意义这类复杂任务时,中等强度的情感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信息加工,高强度的情感则会中断或终止学习者的认知信息加工。这一观点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另外,积极的情感,包括良好的学习动机、较强的自信心、积极的学习态度等,有助于信息加工。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受到教师启发,写作时会情绪振奋、心情舒畅愉快,好的作品一挥而就,跃然纸上。而消极的情感,如自卑、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则会阻碍甚至停止信息加工。情感还可能导致选择性加工,即决定对环境中哪部分信息加工,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加工等等。

2.情感可以对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号。在人的情感反应上存在着模仿和条件作用,人生活在社会中,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从自己的情感体验中意识到别人同样的情感体验,并能从别人外在化的情绪反应中判断其内心的情感体验,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认知提供了输入信号,有助于观察和评价他人的行为,有助于教学环境组合优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3.情感可以影响决策和问题的解决。教学论研究发现,影响教学过程的情感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态度等);二是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如在上《本命年的回想》一课时,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活中有声像的画面,使学生身临那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过年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年”的文化。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自身的感情和学习动机都有了跳跃性的变化。本来对语文课兴趣不高的学生创作灵感也空前高涨,跃跃欲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的种种表现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情感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三种现象:

1.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多年来,许多教师只备教材、教法,而往往忽视了备学生。他们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对教案的演示,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不研究、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差异,只是“填鸭式”地将知识硬性灌给学生,课后也不征求意见,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忽视了学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动辄训斥、挖苦,甚至辱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旦开头几句没有切中核心,便马上中断其发言,另外指定学生回答……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之间缺乏情感沟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与教师产生“离心力”,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3.重视优生,而忽视后进生。有些教师明显地表现出对后进生的忽视,甚至歧视,这很值得思考。研究表明,班级通常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难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多是后进生。老师的冷漠和歧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

三、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达到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情感教育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但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友好的同学关系。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只要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职业有一定的帮助,那么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就已达成。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开发,审美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品德才得以完善,学生才能实现个体的社会化。简言之,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能使语文教学内容、环境和人际关系丰富、宽松和愉快。

语文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陶冶心灵情感的过程,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情感教育,关注情感教育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积极调动情感教育的激发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对语文所包含的文化的浓厚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的激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化的过程中,通过语文文化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四、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知”“情”互动,让情感教育渗透语文教学。我们知道,认知是引起情感产生的一个主导性因素,情感是人对事物与自己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人只有在通过认知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揭示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认知发展是促进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自我概念的发展,从而促进情感的发展。情感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情”带“知”,又要以“知”促“情”,使两者和谐互动,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整体效能,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所能产生的认知结果和情感结果。在教学目标上,应做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要让情感教育自始至终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2.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和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学习的原动力、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看成是完整的生命体,是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角。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合作互助,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竭尽全力地营造民主、平等、宽容、合作、和谐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多方面、全方位的情感交流。教师把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去,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听课就会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的《往事依依》一课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再配上背景音乐和画面,美妙的旋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反之干瘪的教学语言会让学生兴趣索然,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公正公平,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做到公正公平,必须使自己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学生产生了厌恶教师的心理,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很难沟通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是联系和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语文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适时的肯定性评价起着导向、激励、促进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人文性、科学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4.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帮助教师施教、学生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我国现行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我国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等,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本命年的回想》一课时,教师给学生讲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的传统的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等。让学生在生活里享受节日的快乐,体验亲情和友情。通过语文文化的学习来培养其对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师要切实身体力行,讲授中要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讲授渗透着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教师应吃透教材,领悟教材中的精神内涵,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充分发挥语言传情、表情传情的功能。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爱憎,展示个性特征,传递教材中的情感,撩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影响教育学生。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会导致学生心理上不同的结果。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创设语文教学的各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通过“导之以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来抓住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学生准确理解语文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通过“助之以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应采用校园板报、广播台、电视台、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情感教育,是教育者在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教育者所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着眼于现代教育的需要,着眼于青少年的未来,情感教育的现实作用不可低估。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陈洁蓓 江苏省通州市金北学校226300)

猜你喜欢

教材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