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成因与对策

2009-03-27

管理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行政效率行政监督

方 明

摘要:行政管理工作中效率观念的建立,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行政效率,以顺应现代社会快节奏高速发展变革,是各级各类行政管理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用以衡量行政管理部门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关键词:行政效率 行政法规 行政监督

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性指标。行政效率本身虽不是行政管理的环节和手段,但它是行政管理中各种因素和手段的集中反映,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科学的最客观标准。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面临着行政效率较低的局面,正确分析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应当是各地政府中作的重点。

一、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

行政效率低下在我国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职能部门都存在,其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是:①政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②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少、质量低、服务差、周转慢;③办事程序过于繁琐,手续过于复杂;④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相互扯皮;⑤时间耗费多、公共资源浪费量大;⑥投入多、产出少、管理成本高;⑦腐败现象经常发生,公众满意度不高。

二、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成因

1.行政理论研究薄弱。长期以来我国没有重视行政理论研究,同国外相比,研究机构的人员力量不足,研究水平相对低下,进展滞后。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行政机构建国后几次调整都没有消除机构臃肿、部门林立、冗员过多、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行政理念错位、行政信念失落、实用主义严重、提高行政效率的精神动力不足。

2.行政法规制度不健全。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法规短缺和制度效率供给不足。制度本身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稀缺性资源,制度配置优劣决定制度效率高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短缺的不是资本、技术、人力、自然资源,而是高效的制度,缺乏有效组织配置各种经济、政治、科技、思想等要素以实现行政效率增长的制度资源。

3.政府服务社会化程度过低,服务的社会化效率补充不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形成了“全能政府”、“无限制政府”的管理模式,政府服务成本过高,所提供的则是量少、质低、价高的服务。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泛滥,降低了服务的深度和服务的水平,严重妨碍了政府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4.行政权力配置不合理,行政监督不力。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结构性缺陷,集权与分权关系不够恰当,权力的良性运行失去合理的基础。一般来讲,权力结构状况不合理不科学,政府功能就会紊乱,行政运行失误等权力负效应即会显现。权力负效应表现为行政权力主体违纪违法使用权力,或对相关权力和权力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加之行政法规不够健全,行政监督无法可依,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不利于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行政主体在缺乏有效自律和他律机制的条件下,权力的使用和运行就会扭曲走样,产生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等权力腐败现象,削弱和损害行政效率。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对策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市场经济监管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对于行政效率影响最大。因此,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体制,包括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转变政府职能。

2.继续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强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机构设置是使行政权力得以有效运行的组织保证,也是影响行政成本、行政效率等要素的重要一环。只有机构设置合理,才会收到精简高效的目的。国家在限制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编制时,需要适应编制法律,并且从财政拨款等方面加以财务控制。没有财务控制的行政编制是没有严格保障的。

3.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行政管理,这是保证行政管理正确有效的一个基本环节。要通过必要的参与决策的组织和决策工作的程序,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决策的民主化。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到重大行政的决策和行政管理中来,这既是动员和组织群众所必须,也是保证行政决策和管理正确性的可靠依据。

4.提高公务员素质,使他们成为业务精通、奉公廉洁、工作能力强、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公务员。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和运作者,是行政效率的力量源泉。人是决定性因素,公务员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要努力做好人员编制工作和挑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且加强他们的在职学习,不断提高素质。

5.实现办公自动化、现代化,这是提高行政效率十分必要的条件之一。现代行政办公需要愈来愈多、愈来愈快、愈来愈准确的各种渠道的大量信息;并且需要迅速地加以准确处理,而办公自动化、现代化正是十分必要的。

6.加强行政监督。在我国政治体制下,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监督必须要全面、贯穿于行政权力产生和运行的全过程。同时,要努力实现行政监督体制和结构的合理性,要努力避免行政监督中由于相互制约而变成相互推诿或相互牵制。鉴于目前行政管理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监督制度:一是加强人大、政协以及党组织、群众组织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监督,克服和消除机关人员中存在的贪污腐败、行政效率低下现象。加强对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这两个方面的监督,监督行政决策实现民主化和科学化。二是要完善行政机构内部对行政执行的监督。一些政府机构已经建立了行政执行跟踪和监察催办的监督机制,监督监察行政机构和有关人员是否按时间要求、按质量规定完成行政任务。同时,对于具体的行政操作过程实行监督,包括操作程序监督是否科学化,操作过程中有否越权行为发生,等等,以便总结经验,提高行政执行能力。

总而言之,低下的行政管理效率,会使政府机构僵化、政府作用错位、政府调节失误、政府权威下降,而高能的行政管理效率将使政府运转灵活有序、政府调控坚强有力、政府威望如日中天。◆

参考文献:

1.姬云香,中国西北贫困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主客观因素分析[J].社科纵横.2008.01

猜你喜欢

行政效率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与对策探讨
税收效率原则下煤层气税收制度的优化
试论我国公务员行政效率现状和提升路径
中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比较
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行政监督监督体的现实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我国行政监督监督体的现实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关于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的研究
浅谈彼得原理现象对行政效率的影响
行政监督职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