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慈善观
2009-03-27文/希拉·盖斯特罗译/沙石
文/(美)希拉·盖斯特罗 译/沙 石
在南非, 慈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传教士悉心照顾“贫穷的本地人”。传教士的慈善活动的确促进了当地的医疗教育进一步的发展。南非历史上的著名学府都与传教士的慈善活动有关,在种族隔离时期,他们依然对黑人孩子提供教育。
在南非,慈善这个概念仍然十分模糊。正常的社区援助、互助活动等与慈善项目、企业社会投资、国际援助以及个人捐助相混淆。这些都是非常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不是同样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虽然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给予的一种形式”,但它们并不必然代表慈善,因为慈善应包括某种程度的利他主义。
什么是利他主义?如果你查阅一下词典,就会发现其词义一般与自我牺牲、人道以及无私等相关。这要求人们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因为所要救助及帮助的人群,一般来说并不是涉及你自己的家庭及社区。相信那些你所不熟悉的人,并把自己的一部分资源捐赠给别人,尽管这部分捐助不一定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慈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富人给予社会回馈的必须性一直存在争论,但是慈善并不只是涉及富人阶层,一些普通人同样也可以成为慈善家。
南非人一旦提及慈善,就会立即想到企业的社会投资。公益性组织一直把社会资助的源泉设定在基金会、国际性捐助以及企业上,却对最大的慈善主体——人民大众置若罔闻。每一个南非人无论贫穷或富有,都有一颗乐善好施的心,他们的参与会大大增加慈善机构的财务稳定程度。
为什么伴随着大量百万富翁的涌现,慈善资金的增长却持续低迷。
资金真正的来源是人民,那些对相关领域富有热情的人民,无论他们是否富有,他们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资金是富有战略性的,并拥有其自己的目标——改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公平。
特雷弗·曼努埃尔在获得亚瑟罗慈善奖(Inyathelo Philanthropy Awards)时所发表的获奖感言中提到:“我们给予他人慷慨的帮助并不是为了让他人感激我们,而是要寻求自己所拥有的慈善角色,并认真地去思考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以及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这种方式去做,那么社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