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的公民社会创新的公益时代

2009-03-27

环球慈善 2009年3期
关键词:非营利公益活动慈善

2009年初,在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与阳光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北大-阳光公益创新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公益组织的社会创新,深入探讨公益组织在灾难救援中的创新、公益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创新、互联网公益创新、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创新、企业家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及提升、公益组织在合作伙伴关系中的自律与他律、如何重塑社会变迁中的公益慈善价值观、政府与公益组织在社会创新中的关系以及社会创新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未来等问题展开讨论。

主要观点

专业人才培训是慈善活动的第一步

哈佛大学豪瑟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Christopher Stone(克里斯托弗·斯通)

整理/环球慈善

过去10年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钱不是最难得的资源,人才才是最稀缺的资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人才就是这个东风。

我曾在纽约一个叫做微弱公正中心的非营利组织任主管,这是一个通过促进司法公平来为穷人服务的组织。我们经常会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很难把创意变成现实,原因不是我们找不到钱,也不是我们不能说服政府官员支持我们的想法,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把我们的创意变成现实的人才。

各国政府越来越依赖社会组织,比如为饥饿的人提供食物和住房,为年轻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却非常稀少,即使有丰富的金融资源也不能满足我们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为此,我决定离开微弱公正中心来到哈佛教书,我希望通过直接地参与培训来解决人才稀缺问题。

当然,培养人们参与社会创新,参与到社会组织中来并不是很容易的。很多公司可以用高额薪酬吸引众多人才到他们的公司去工作,但社会组织吸引人才往往不是钱而是能力。社会组织中的专业人才要有耐心、有同情心,懂得去倾听,他们能够领导自己的组织,协调工作人员、志愿者工作。他们还需要有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

但是,仅仅能够对社会组织进行专业的管理还是不够的,他们还被要求有会计、金融管理方面的技术,还需要有效的谈判能力、进行战略策划的能力以及传播的能力。然而,能够找到这一类的人才是非常难的,在任何国家吸引这样的人才到社会组织中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需要社会组织和学者进行合作培养。

为此,哈佛大学在过去的10年中成立豪瑟中心。当然,我们发现中国各个大学和各个领域也都有合作,这种合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专业从事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问题。但现在某些类似的培训项目却潜在着一些危险:由于没有完善的理念和标准做指导,各个大学都在用自己的一套方法、自己的理念来组织培训,这给参加培训的人在将来的实践中带来混乱。还有的培训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课程,让一个外国人用他们的方式来培训中国社会组织的经理人,虽然可以帮助他们学到外国的经验,但没有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的培训,不能消化吸收中国经验的培训,也就不能够及时解决中国的实际需要。另外,有的政府和慈善组织,在没有足够认识到要对人才进行长期投资和培训的时候,就匆匆忙忙地开始做自己的项目。

中国有一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对于人才的培训是绝对不会影响社会项目的实施的,相反通过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可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所以,专业培训绝对不是和慈善项目分开的,而是进行慈善活动的第一步。

政府和所有的慈善组织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就应该拨出一部分钱来放在一边,用来加强对公益慈善组织人才进行培养。

主要观点

媒体不宜直接做公益项目

中央电视台评论员白岩松

整理/环球慈善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种声音盖过爱的声音:“他这么有钱怎么才捐这么一点儿!”80%捐款的人得到的不是赞美而是指责。试想,这样的公益环境能有助这个社会的公益发展尽可能向前吗?这只会使很多热衷公益的人觉得,如果我不出头捐赠,虽然得不到表扬,但我也不会遭致批评。这种不尊重的指责非常容易鼓励将来更作秀的公益活动。

当2008年过去以后,我们要谴责那些以爱的名义谴责了别人的人,因为他将扼杀慈善在中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在灾难发生后,在全社会起到动员作用的媒体。

由于媒体的曝光而形成了一种捐赠的攀比,由于对上市公司或是跨国公司决策程序的不了解,而形成的一些质疑甚至是攻击,这些都为慈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反思,媒体在公益事业中如何担当自己的责任。

首先我要承认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起步和转轨阶段,中国的媒体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他们代表了媒体的一种良心,也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支持。但我担心的是,现在很多媒体都在做自己的公益项目。如果说,媒体仅是为社会搭建一个平台,鼓励、便捷公众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那么我认为电视台、报纸等相关媒体必须做,至少要摇旗呐喊,否则就缺乏媒体的良心!但媒体自己做项目,是否合适?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只要媒体一搞大型的公益活动,参与度就挺高,很多企业积极参与,大量的资金都愿意往该公益活动倾注。为什么?因为媒体具有一种放大的作用,捐助方会在参与该公益活动时获得无形中的舆论回报,所以媒体的这种做法会导致整个慈善平台的不公平。

另外,当媒体在介绍自己的公益活动时,必然由于自己亲身参与而很难做到公平地扶持、报道和推动相关其他公益项目的发展。比如,我是一个媒体的负责人,我这个媒体在做一个有关救助孩子的项目,我会对其他的NGO或者相关救助孩子的项目,像我自己做的这个项目这样放大吗?如果我们询问一下人性的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有的时候不会。

因此,媒体直接介入到公益活动当中来,短期看是有利的,长期看是有害的,因为这里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我们应该呼吁终止它,媒体应从做公益项目的行为中迅速退出。让媒体真正变成一个公益活动的报道者,对所有的公益活动,在经过媒体专业和有良心的筛选后进行报道和推动。

主要观点

创新的战略与风险

哈佛大学豪瑟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国际项目主任

David Brown(大卫·布朗)博士

整理/环球慈善

慈善创新不是纸上谈兵,着实不易。多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一直致力于促进非营利组织以及公益组织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通常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阻力,如果采取激进措施,往往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对于企业和企业家而言,如果他们不创新,那么他们也很难做到以更小的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我们的公益组织却可以非常灵活地进行一些创新,这种创新可以产生非常持续的广泛的影响。

有一些非常典型而且成功的案例,比如孟加拉国小额贷款的项目,现在已经为数以百万计的小企业提供了周转的资金。小额信贷不需要当地农户提供担保,当乡村银行帮这些农户结成互助团体的时候,小额贷款就能确保收回。乡村银行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和担保下,已经成功地帮扶了上百万孟加拉国的贫困人口。目前这种模式已经推广开来,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另外,在巴基斯坦有一个基金会与当地的非营利组织进行了非常紧密的合作,他们通过自己的运营模式帮助贫民筹建居所,而且还建立了当地的卫生和污水处理系统等。他们把政府基层组织和各个街道社区的人员都组织起来,利用巧妙的技术建了20万个公共厕所和地方排水系统,以及城市排水渠等等。其中90%以上的项目成本耗费都不高,主要是由社区帮助提供劳动力和部分建筑材料。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看到了公益创新的价值,看到了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我们从中获得的经验。但是,寻找这种创新的方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慈善的模式下寻找到恰当的创新方法呢?事实上,创新本身就意味着我们要去探讨,去寻找,而不是直接就可以获得一个现成的答案。我们要采取以下四种战略:

第一是要自己动手。美国的凯特林基金会已经制订了一种所谓的民主化商讨模式,并实行了很长时间。这种方法帮助慈善组织寻找到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保证雇用那些能够落实创新方法的人来完成工作。

第二是要提供相应的主题来吸引创新者。许多慈善组织都要首先确定他们的慈善项目的具体范围,并且征集可能推动项目落实创新的人,就是把创新者本身也融入到项目的落实当中。

第三是要推广成功的小的创新模式。印度孟买的一些公益组织,已经成功地把城市贫民组织起来,在住房问题上实行自助帮扶。一旦这些小的创新被证明成功以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它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当中,使它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帮助更多的人。

第四是要支持那些在慈善工作中创新的人。印度的阿育王基金会的工作就是查明世界各地非常有能力的社会企业家和活动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拓展他们在慈善方面的工作。

上述这四种战略或者说方法,都与创新密不可分。但是创新本身就意味着风险,有些风险导致失败,有些风险带来成功。创新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慈善创新有可能遭遇到挫折,事实上那些坚持高成功率的公益慈善组织不太可能支持非常激进的创新方法。在我们认可的范围内,接受一定程度的失败是可以的,但这种挫折失败对于有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好接受了,尤其当发生类似于金融危机这样的困难的时候。

另外,创新风险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来迎合多样性,使多样性能够互相补充。当世界银行向穷人询问他们是如何理解贫困的时候,贫困随着过去几十年的变化,世界银行得到的回答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充分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个方面,是所谓的失败者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敏感。由于相关各方利益不同,公益创新也会带来一些摩擦,所以有些人在遇到变化的时候,总感觉到自己是变革中失败的一方。比如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小额贷款项目,农户非常欢迎,但是稍具规模的一些企业,他们得到的资金就非常少了,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综上所述,我认为,公益慈善组织完全可以支持非营利组织进行慈善创新,但是要鉴别创新方法是否成功或者是如何把这个创新方法很好地落实下去,并不是像我们纸上谈兵那么容易。

猜你喜欢

非营利公益活动慈善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慈善义卖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