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2009-03-26黄旭东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比较出现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工人阶级;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1-0066-05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正是从对工人阶级存在的世界性意义的深入研究展开的,“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作用”①。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如以不同社会集团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工人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是雇佣劳动者等等,当代学者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工人阶级是否仅指从事体力劳动的雇佣劳动者,工人阶级是否包括从事脑力劳动的雇佣劳动者,工人阶级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如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
1. 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首先是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体力雇佣劳动者阶级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在一个意义上使用的,是相对于资产阶级的一个概念。“现代工人,即无产者,是伟大的工业革命的产物”②。“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③ 工人阶级是“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只得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一阶级叫做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④ “无产阶级是专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一句话,无产阶级或者无产者阶级就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⑤ 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绝大多数工人从事的都是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生产过程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体力劳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真正产物是剩余价值,所以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能力的行使者才是生产工人”⑥。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有几个方面的内涵:工人阶级是雇佣劳动者,主要是产业工人,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是无产阶级,只得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收入来维持生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剥夺,工人所获得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2. 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出现了脑力雇佣劳动者,他们和体力劳动者一起,构成了“总体工人”
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工人的劳动不再仅仅表现为简单的手工劳动或简单的机器操作,一个劳动过程的完成往往包括机器操作、工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等几部分,从事后两个部分工作的劳动者不直接操作生产机器,他们的劳动不是直接的体力劳动,不直接生产劳动产品,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但他们的劳动仍然是整个劳动过程的一部分。同时社会分工的细化又使一些生产性服务工作从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如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等,生产劳动不再仅仅局限于工厂,生产性服务工作逐渐成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环节。
生产过程的这种变化在马恩时代就已经出现,并引起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密切关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扩大和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工人的概念必然要扩大。“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⑦ “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⑧马克思在此提出了“总体工人”概念,扩大了生产工人概念,把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劳动者(体力的和脑力的)一起纳入了生产工人范畴。
恩格斯也提出了类似思想,他在1893年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的努力将使大学生们愈益意识到,正是应该从他们的行列中产生出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无产阶级,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⑨ 此外,列宁在《俄国的形势和其他国家的革命策略》中也曾提出了“工程师无产阶级”概念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的这些新概念是工人阶级历史发展的反映。从“总体工人”的角度去理解工人阶级,扩大了工人阶级的范畴。工人阶级既有“体力劳动者工人阶级”又有“脑力劳动者工人阶级”,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劳动的雇佣关系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的观点是一致的。
3. 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工人阶级因与大工业生产密切相连,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体现者,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必将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当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渐确立,他们的历史主体意识会得到真正觉醒。当工人阶级意识到它“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11}时,它就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党派,并在这个党派的领导下进行斗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工人阶级在发展进程中将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从此再不会有任何原来意义的政权了。”{1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剥削阶级被消灭后,作为剥削阶级对立面的工人阶级仍然存在,只不过其存在的形态和内涵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人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面,在资产阶级被消灭以后,不仅仍然存在,而且将要长期作为强大的和先进的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阶级和主导力量存在着,这是因为历史赋予工人阶级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工人阶级还担负着消灭阶级,过渡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1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阶级和主导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和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赋予了工人阶级主体地位的全部内涵,工人阶级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并不会因为其内部结构的分化和重新组合而动摇其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二、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新变化
在世界范围内,当代工人阶级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工人阶级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相对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比重上升,金融、保险、证券、信息和其他服务业的工人快速增长,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二是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使工人阶级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14}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性质和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创立者的历史使命,是由其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所处经济政治地位所决定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论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是以工人阶级的贫困相陪衬”{15}。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工人阶级已上升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工人阶级由过去的无产者变为现在程度不同的有产者。因此,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过时了,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6}。
我国2001年修改的工会法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用法律语言进行了界定,该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依这种规定,我国工人阶级的内涵广泛,所有“工资收入者”都可以划为工人阶级。
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来定义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即我们常说的工薪阶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雇佣劳动者”概念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无论是在什么所有制结构的经济体制中,“工薪阶层”都是受雇阶层,不管雇佣方是企业还是政府,“工薪阶层”都是“雇佣劳动者”。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有本质的不同,和传统的中国工人阶级(改革开放前)也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当代工人阶级先赋性身份资格被打破,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成分多元化、分配关系多样化、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契约化,这些都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赋性身份资格被打破,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
在传统体制里,国家对社会资源配置实行计划管理和行政审批,工人作为劳动力资源是属于国家的,工厂作为生产资源是属于国家的,资本作为经济资源也是属于国家的,所有资源都由国家统一配置,社会结构简单单一。阶级或阶层内部各群体是相同的利益主体,有相近或相似的经济利益、政治地位、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较高程度的封闭性或凝固性,利益一体化现象明显。工人阶级整体作为一个身份象征而不是一个职业概念,作为“职工”被固化在一个个的“单位”里。国家对工人阶级“领导阶级”的赋予和全福利政策的实行,使工人阶级先赋性地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在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一系列有别于农民的特殊权利,工人阶级的身份地位要远远高于农民阶级。最明显的是,具有“职工”身份的人,即使是从事农业劳动(如国营农场的职工)、社会管理劳动(如政府工作人员)、脑力劳动(如教师、科研人员),仍是工人阶级;而农民身份的人,即使从事工业劳动(如当时社队企业的工人),仍是农民。{17}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人阶级的就业主要是计划分配,其工作岗位相对稳定,全福利政策使职工的衣食住行等等都被国家包了下来。改革开放后,在市场机制的直接作用下,企业的劳动关系从行政关系转型为经济利益关系,计划分配的就业方式被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契约化方式所取代,国家对工人的永久雇佣制被国家或企业对工人的合同制所取代,工人阶级的先赋性身份资格被打破,工人从一种身份象征转变成了职业概念。这种就业的契约化方式应当说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流动中的身份壁垒,增加了社会成员的选择和流动,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有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英国的法学家亨·萨·梅恩说,同以前的各个时代相比,我们的全部进步在于from status to contract(从身分到契约),从过去留传下来的状态进到自由契约所规定的状态,他自以为他的这种说法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其实,这一点,就它的正确而言,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说过了。”{18}
2. 劳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使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是无产阶级,只得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收入来维持生存;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剥夺,工人没有享有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权利,工人所获得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19}。关于未来社会的产品占有方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20}因此,未来社会的产品占有方式是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作为个体的劳动者拥有的只能是消费资料而不能拥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也只有自己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与我国早期的工人阶级(新中国成立前)和资产的关系有一致性,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也有相似性。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人阶级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高积累、低收入、全福利”的分配方式使工人的工资收入只能进行家庭生活消费,没有多少结余,通过工资收入去进行资本积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工人的工资收入没有超出劳动力成本的范畴。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企业改制和分配激励制度改革,我国确立和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到收入分配中,当代工人阶级的工资不再局限于劳动力价值范围内,不再仅限于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不再像传统的工人阶级一样将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留存在企业中。当代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各种分配形式享有剩余价值。如:他们可以持有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股份,可以参加劳动分红,经营者、技术人员有期权期股和年薪制。因为有积累起来的资产,他们或者可以在股市上购买股票,或者可以拥有债券或银行储蓄等金融资产,当代工人阶级可以走向富裕。工人阶级和资产关系的这种重大变化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的工人阶级有了质的不同。
3. 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当代工人阶级由于在就业状况、收入分配、产权拥有等方面存在差异,工人阶级内部必然会出现阶层分化,出现贫富差距,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等级。有学者从劳动关系转型中的不同状态的角度,把工人阶级内部分为以下阶层:国家管理者(国家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阶层;国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阶层;企业经理层人员阶层;传统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阶层;新兴的非公有制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的务工者阶层;农民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阶层。{21}
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方面相差悬殊,形成了五个不同的社会等级。工人阶级的各阶层分别融入其中。这五个社会等级是:上层等级;中上层等级;中中层等级;中下层等级;社会底层等级。上层等级由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构成;中上层等级由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构成;中中层等级由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级技工、农村经营大户构成;中下层等级由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构成;社会底层等级由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构成。{22}上层、中上层等级和中下层、社会底层等级贫富差距悬殊,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引发利益冲突,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收入差距过大引发贫富阶层的利益冲突,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23}。
在工人阶级内部,这种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表现得非常明显和复杂。它既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工种工人之间收入的巨大差距,也表现为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所有制、同一工种工人内部收入的巨大差距。从地区来看,东部发达地区工人的收入要普遍高于中西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工人的收入;从行业来看,垄断经济、高新技术企业工人收入要远远高于非垄断经济、传统行业企业工人收入;从不同所有制来看,非国有企业工人收入要高于国有企业工人收入;从国有企业内部来看,实行年薪制企业与未实行年薪制企业以及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有明显差距,有的达数十倍,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有的达数百倍之多。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背离了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的。
当代工人阶级中的企业管理者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层(那些凭借体力和操作技能使用生产工具,生产物质产品、提供劳务服务,或者为这些生产、服务提供辅助帮助的群体)无论在政治地位上还是在经济地位上已经有明显的不同{24}。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大量传统体制下的工人承受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滞后和缺陷以及企业福利系统的全面撤退给他们的压力,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层中的一部分在经济地位上已经越来越接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弱势群体:下岗、失业和一部分较早退休的工人,甚至连温饱都存在问题,一部分人已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弱势群体的问题,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国家在法律和政策上给予保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格局,切实救助弱势群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改革本身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应该使社会各成员都得到利益,分享改革的成果,实现利益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而不是出现一个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我们要高度重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严重分化现象,正视工人阶级中的弱势群体在经济、社会地位上与社会其他阶层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采取有力措施,确立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的福利,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分享改革成果的和谐社会{25}。
注释: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74-75页。
③{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160页。
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59、357页。
⑥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7-148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6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7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7页。
⑩{17}{21} 柳可白等:《当代工人: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16-1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页。
{13} 刘卓红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地位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77页。
{14}{15} 吕薇洲:《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及历史使命》,《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6}{24}{25} 黄旭东:《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76页。
{19}{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19-320页。
{2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23页。
{23} 白书祥:《收入差距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黄旭东,男,1965年生,贵州黄平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编审,贵州贵阳,550002。
(责任编辑 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