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有序”的民主选举

2009-03-25

中外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监事长董事会候选人

“为了迎合社会上的一些看法,不愿意搞家族化,让家族退出,那恰恰是一种自私!如果我的儿子得到了大家拥护,我为什么不能认可他?”

2008年岁末,华北平原上朔风寒气。冬日的阳光唯有顽强地穿透莽莽雾霭,方能照耀在休眠的土地上。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干秸秆杂畜粪的清香。

12月18日下午,河北省大午集团自办中学的阶梯大教室里,满登登地坐着600多名员工。里边没有呛人的烟雾,甚至很少听到咳嗽声……男女老少都竖耳聆听着主席台上29位竞选者的激情演讲,然后,当场投出他们手中的选票,以差额选举的方式推举出集团董事会和工会新一届的领导成员。

新董事会将由15人组成,新的工会将由7人组成。

“投上你神圣的一票!”

会场上,“老当家”孙大午高大的身躯穿着合体的西装,却又习惯性地披了一件旧式蓝棉服,显然这才真正御寒。也许,这也正是孙大午四年心路历程的某种折射。

一段开场白,掷地有声,道出了这位“集团监事长”深思熟虑的变革思路:

“有人说董事长的权力无限大,尤其在私营企业。他可以把企业拍卖,可以把企业转让;他可以让企业继承,也可以让企业关闭。私企老板常常搞的是家庭董事会,可我们的《公司法》不也是产权法、资本法嘛!实际上,企业小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企业赔了是老板的,企业赚了是社会的;员工给老板打工,老板给社会打工。但是当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体现出来的时候,社会赞扬的仍然只是他们的施舍、崇高,而不是赞扬他们的制度。

“家族企业没有什么不好。我也愿意我的儿子当董事长,我也期待我的儿子当董事长,我也有权力让我的儿子当董事长!但据我所知:国外80%的家族企业都传承不下去,我们也有富不过三代的问题。大午集团也到了一个转轨期,所以我要探索一种‘私企立宪的制度。立‘宪的内容首先是限制我自己。这个企业是我的,我退出来,由董事长到监事长,就是要把董事长无限大的权力进行分割。同时,董事长必须从实践当中成长起来,这要靠一种制度约束,那就是:让资本说话,也要让工人说话。我们是搞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治理的这样一个模式,我们的实质是‘民主立宪。从上届选举至今已经四年了,我总结为三点:民主是可信的,民主是可控的,民主是可预期的。

“我们是一方水土养八方人,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根。我们要对这块土地负责,对后代负责,今天就体现在对你们的选票负责。我们要用手投票,不用脚投票。用手投票是选我们的当家人,用脚投票是选企业。南来北往的民工们不是到处在选企业吗?他们是用脚投票啊!我们现在有这个机会,监督这个企业发展,这个制度就是要让领导相信群众,必须相信群众。而群众没有必要相信领导,更没有必要迷信领导!只有在这样的监督情形下,领导才不会变坏,才能兢兢业业带领大家前进。希望在座的工友们,投上你神圣的一票!”

一切看起来,都似乎运筹帷幄。

民主是目的,还是工具?

事实上,这次董事会“大选”,程序也的确是经过周密安排的。

与四年前初选的最大不同,这次选举是从“等额”过渡到了“差额”。其基本规则是:

1. 上届董事会成员共15人,全部自动转入候选人,除非自己主动放弃(有两人称年纪已大而弃权)。

2. 全集团近2000名员工,凡工作一年以上的业务员和三年以上的正式工人,都有资格参加新候选人的选举与被选举。

3. 新候选人的选举分三轮完成:第一轮海选,产生86名候选人;第二轮,从86名候选人中再投票,依高票顺序产生16名候选人进入第三轮竞选。

4. 第三轮为集团大会选举,凡具备三年以上工龄的员工都有资格投票,共661人;新、老候选人则通过公开演讲参与竞选,然后分新、旧两列当场投票、唱票、公布结果。原董事会成员15人将被置换掉1/4,即票数后4人末位出局;而4名新成员将从16名新候选人中依票数产生。

5. 新董事会产生后,其余候选人竞选新一届工会成员。

6. 新董事会立即举行第一次会议,产生董事长、总经理、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并向全体大会当场宣布。不过,监事长孙大午拥有优先提名权,也拥有对工会主席的优先提名权。

那天,五个多小时的竞选活动,漫长而有序。几乎每一位竞选者都竭力陈述自己的业绩及能力,并提出新的奋斗指标、目标。终于,会场前方幕布上打出了新董事会成员名单。

而当新一任董事长、总经理、副董事长的名单公布时,场子里一阵轻轻的“哦”声——结果出来了。新一届董事会的15名成员中,上届董事长孙二午(大午的大弟)以617票、并由监事长提名,仍当选董事长;上届总经理刘平(大午夫人刘会茹的侄女)以592票、并由监事长提名,仍当选总经理;上届副董事长孙志华(大午的二弟)以618票仍为副董事长兼常务副总经理。原董事会董事、大午中学校长孙萌(大午的长子)也以628票高票留任董事。

“核心班子”并未发生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大学毕业两年、现任大午集团下属温泉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的孙硕(大午的次子),在16名新竞选者中以第一名的票数(368票)首次进入董事会。

包括《中外管理》在内来自全国媒体的19名记者受邀全程跟踪,当然是要看看选举怎么个“民主”法。显然,过程与结局不能不令他们追问以下几个尖锐的问题:董事长、总经理为什么仍然由监事长提名?孙硕进入董事会的资格、条件是否成熟?选举的“可控”痕迹似乎太重,民主是目的还是工具……

“去家族化,才是沽名钓誉”

这天的晚饭,由企业给每位员工发送餐券就餐,以示祝贺新领导班子的成立。孙大午三兄弟和侄女刘平,在餐桌前举杯相碰,一饮而尽,会心一笑。就这样,一个家族的核心层、一个企业的核心层,再一次结结实实地拧在了一起。孙大午掩饰不住兴奋,连说:“没料到”。他没有料到的,是小儿子孙硕竟然也被选进董事会!

交流会上,《中外管理》随机请在场的12位董事谈谈孙硕能入选的理由可能是什么?结果更是让人“没料到”。第一位董事开口就说:“我没有投孙硕的票。”接下来,竟有9位董事相继表示他们也没有投孙硕的票!在他们看来,年轻的孙硕人品尤佳,工作中也显露了认真办事和善于动脑筋的少年成熟,但是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孙硕进入董事会显然还没有这个必要。而两位投了孙硕票的董事,恰恰都是与孙硕一起新进入董事会的年轻人。孙硕自己则回答:“我很抱歉,由于我的入选,挤占了别人的机会。”

给孙硕投票的既然不是高层干部,那么无疑是群众。

不过孙硕自己所在温泉中心的100多名员工中,有资格投票者也就只有20人,而孙硕的票数有300多张。显然,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子公司普通群众的投票。现场考察的北京理工大学裴蓉教授分析:孙硕也在其他子公司工作过,至少年轻人与孙硕更容易产生心灵上的沟通,将来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孙硕共事。

这时,孙硕的哥哥孙萌透露了当天晚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董事们都沉浸在喜悦中时,孙硕却没在饭桌前,而是亲自开车送一位普通员工回家,因为那位员工家里临时有事需要他赶回去。

在外人看来,孙大午的那番“开场白”里似乎包含着某种暗示。

有媒体问:选举与其说民主,还不如说是在保证家族所有权和统治权的前提下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孙大午坦然回答:“如果说我不愿意孙硕当选,不愿意搞家族化,为了迎合社会上的一些看法,把我弟弟换掉,让孩子退出,家族退出,那恰恰是一种自私!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行为!你们看到了,董事们不选孙硕,是因为他年轻,进企业时间短,还是小人物。当然我也没投他的票,说白了,我就不想让他上来。但是退一步讲,就是我的儿子当了董事长又有什么不好?如果我的儿子得到了大家拥护,我为什么不能认可他?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没有民主程序的时候,民主就是目的;有了充分的民主表达程序时,民主就是一种形式,一種监督。”管理

责任编辑:杨 光

猜你喜欢

监事长董事会候选人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两大行监事长卸任,其中一家行长亟待补位!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关于2020 年《乐器》杂志新一届编审委员推荐候选人的公示
四大行将迎来首位非金融系统出身监事长!工商联王永庆转任建行党委副书记
首届启功教师奖候选人名单
航天企业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模式开展监事长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