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经济困局的根源

2009-03-25石齐平

中外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

石齐平

温家宝访英期间,在剑桥大学演讲,和接受《金融时报》访问时,两度引述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论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这段话表面看,是道德哲学、伦理学,而骨子内涵,是社会学、经济学——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整个地球。

原以为“两只手”够用了

眼前全世界多数国家都面临着麻烦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相同,都是需求不足。大家需求不足,合起来就是全世界需求不足,即成了全球经济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全球化!说得更明白一点,是市场经济全球化;或更夸张点说,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靠的是市场经济与私有产权制两套机制,其优于生产,却拙于分配。换言之,资本主义可以解决生产问题,却解决不了社会问题。马克思当年所见的早期资本主义,就是一个具有旺盛生产力,却又导致严重剥削、社会分配极度不均的资本主义。这即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因此,是“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的。

所幸西方主流社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必要的手段进行矫正。基本的方式即是当代经济思潮普遍了解的“两只手”:一方面靠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解决生产问题,另一方面要靠政府职能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匡正市场经济之不足,特别是在解决分配问题能力上之不足。由此修正式的资本主义基本上已能大致兼顾到了生产与分配,也就是效率与公平这两个同样重要的目标。这样的修正,在上个世纪1930年代遭遇经济大萧条又再一度暴露出政府职能的缺陷后,经凯恩斯理论的强化补足,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

然而,面临到新世纪初百年一遇的经济风暴,屡经不断完善的资本主义似乎仍然禁不起严峻的考验。如前所云,当前无论就个别国家或整个世界而言,问题的表象都是供给严重过剩,需求严重不足。如再进一步细究,其中供给严重过剩,主要问题出在金融创新的过度异化,形成巨大财富泡沫,拉动出过多的生产力。而在此一过程中,当然也存在着普遍而严重的金融产业道德危机与政府监管的失职等问题。必须说,在一个“两只手”都已发展成熟的社会经济中,这些问题本都是不该出现的。

传统经济学的两个盲区

而相对供给,需求的严重不足则至少凸显了两个值得反省的问题:第一,是政府这双被赋予要进行财富合理重分配的有形之手,明显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这只要看看当前的“普世现象”——一方面是生产力的严重过剩,大量商品滞销;另一方面却又有许多人在基本生活条件上普遍不足。一国之内如此,全球范围之内也是如此。

其次,一种更为荒谬的现象还出现在更微观的层面,企业高层坐拥一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中低层员工则不仅收入微薄,还要面对失业的风险。说明当前世纪经济危机所暴露的深层分配问题,至少有三个层次:1.全球范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分配问题;2.國家范围之内的分配问题;3.企业之内普遍存在的分配问题。其中第一层与第三层均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所关注的范畴。

新世纪的经济危机,从供需大失衡的分配层面切入,或许可以给未来的新经济学提供一些新的启发。管理

(本文作者系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杨 光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经济学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的优雅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