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客车外观设计路向何方?
2009-03-25韩文
韩 文
近日,德国尼欧普兰汽车公司认为,江苏盐城中威客车公司等3家中国公司生产销售的大客车“抄袭”了尼欧普兰客车的外观设计,将其告上法院。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决中方3公司赔偿德国尼欧普兰汽车公司2116余万元。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客车业内人士对于国内客车外观设计的思索。
国内客车外观设计现状怎样?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客车外观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国客车外观设计未来前景如何?记者就相关问题与上海同济同捷造型工程学院汽车外观设计专家组陈广远、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陈晨、吉奥集团品牌总监陈敏三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
外观设计日益被看重
记者: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国内客车外观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首先,我们来谈谈国内客车外观设计的现状。
陈晨:现今很多中国客车企业的造型,其实都能在国外找到原版的。国内客车设计者模仿能力都很强,通过一张照片就可以把整车曲线拟合出来。
记者:国际客车外观设计是怎样一个流程呢?而国内客车外观设计又是怎么实施的?
陈晨:外观的设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从设计师的草图开始,草图确定了整车外观要表达的含义和风格,然后根据草图做出木模或油泥模,确定曲线和尺寸,最后开始进行机械设计。
陈广远:外观设计整体流程就像陈工程师说的那样,现在我来介绍一下部分设计方案产生的过程。它的主要流程为汽车厂商把样车送到我们这里来,经过对样车的解剖和扫描得出汽车外观设计的相关资料,根据分析出的资料,我们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从而得到相应的设计方案。
记者:刚才两位嘉宾都提到了设计方案,那么,汽车生产企业的外观设计方案主要考虑什么问题?
陈敏:我们2009年的新款微客外观的最终造型是由陈广远老师所在的上海同济同捷造型工程学院外观设计专家组设计的。
我们在研发此款微客时主要是通过与一线销售人员接触,了解国内现有的微车体系外观的发展趋势及消费者的需求,根据他们的使用实用性及对车辆外观的审美要求而定下设计方案。
因为现在的消费者无论花多少钱购车,都是比较慎重的,他们对于车辆的造型、性能需要已经由以前被动接受的角度转换到主动挑选。
记者:那么,目前国内客车市场上的外观主要呈现怎样的趋势?在购买过程中,是什么因素主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同时,外观在消费者购买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敏: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的微客外观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用型,也就是传统的卡车外观,这种外观主要讲究的是实用,此种车型以长安、五菱为代表。
另一种是乘用车型,也就是除了满足消费者对于微客的实用需要外,更注重车辆的舒适性与外观时尚性,这种车型目前以福瑞达为代表。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现在的消费者买微客已经不是纯粹把它当作一种劳动工具。
在终端市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决定因素有:价格、造型、质量、性能。在同等价格下,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正是消费者这种对外型的日益重视迫使汽车生产企业每年都在新车外观设计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小而精”或“大而全”
记者:在国外,特别是欧洲的许多城市,城市客车的外形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有些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是无意中形成的。比如,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伦敦的城市客车都是红色的,属于无意中形成的。这种红颜色的客车在一些电影、广告媒体上经常出现,久而久之就成为伦敦的一种标志。国内客车外观设计体现自身文化特色上是否存在不足?未来方向如何把握?
陈晨:简言之,中国客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着重结构性,忽视艺术性”。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一味强调“造型设计融合了中国元素”,但是外观设计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形成都市文化的一部分。城市客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在具备快速、安全、舒适等实用性特点的基础上,也应在车身款式、颜色、图案等外观造型设计上与所在城市文化相得益彰。而现在国内自己设计的客车外观还是比较落后的。
记者:现在国内客车外观设计呈现的这种状况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陈广远:国内汽车外观设计还主要停留在模仿阶段,谈到我国汽车外观设计业的发展障碍,主要还是设计人才极度短缺和汽车厂商对客车外观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希望。以第Ⅲ代微客为例,它是在大空间、实用性的基础上,融入轿车注重美观、安全、经济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配置的新一代微客。和以前的微客相比,第Ⅲ代微客已经突破单一的实用性功能诉求,进而在外观设计、安全配置、经济科技、舒适驾乘等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陈晨:其实客车外观设计不需要什么先进设备,造型的设计关键在于设计师头脑中的艺术细胞和思想理念。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未来客车外观设计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陈晨:未来的趋势也许是外包和自主两种模式的相互较量。外包是指把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交给专门的艺术设计公司,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小而精”。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这种方法实现资源的整合,防止了国内各个汽车企业在外观设计上的重复投资,国外很多都是这种模式。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汽车企业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进行自主研发。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大而全”,企业可以实现产品“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同时更方便把握产品走向。但是,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外包的方式更适宜未来的发展。
借鉴而非模仿
记者:据了解,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导王建昕曾表示,汽车外观设计中,模仿是难以逾越的发展阶段,但模仿并不意味着抄袭。各位是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的?
陈晨:完全照搬他人成果是抄袭,而以他人成果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则属于借鉴,也非真正的技术创新。模仿是企业创立初期缺乏人才资金设备的一个临时策略,我称之为一种“模仿战术”。但是单纯的模仿并不能使得企业长久立足,必须要在模仿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开发的思路,企业要尽早确立“创新战略”才好。而国内客车在发展之初,选择通过借鉴国外大品牌的外观设计并进行二次开发的方式是较多的,因为这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
记者:据我了解,吉奥汽车的“星旺”微客在年初上市了,它大胆地采用了国外某知名汽车的大嘴巴前脸的设计理念。请问陈总监,吉奥在采用这一外观设计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外观设计是否会带来法律纠纷的问题?
陈敏:首先,吉奥选择这样的外观设计不存在法律纠纷问题,这种大嘴巴造型的前脸不是该国外汽车的专用,在轿车领域中有不少车也在沿用这种外观设计。第二,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王建昕博士说法的。记得有人说过,借鉴其实是为了超越,没有借鉴就没有对比的基础与超越的目标。
另外,在考虑大胆地采用大嘴巴前脸之前,我们其实也考虑过其他很多方案,但是我们认为传统的外观在一定程度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了审美疲乏,而轿车领域中不断推出的新款造型已经在不断地改变人们对于外观的需求与视觉的冲击。为了迎合消费者对外观的诉求,最后我们决定吸收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理念,前脸采用此种大嘴巴造型。
陈广远:国内汽车外观设计现状处于一个借鉴为主的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公司占国内汽车外观设计的10%-15%市场,其中包括江淮、长城和重庆力帆等国内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吸收国外汽车外观设计理念除了美观外,还有它的实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