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管窥
2009-03-25陈加琴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课堂提问存在“板”和“碎”的现象。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果呢?
一、设题新颖 激发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注意变换角度,使问题具有新鲜感,易引起学生深思、多思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这就要求课堂提问时,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要力求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问题在新课导入时尤为重要。例如:教《捕蛇者说》,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很多人都很怕蛇,有一种毒蛇咬人后,人就会命在旦夕,但有个地方的人却争着去捕捉它,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课文《捕蛇者说》。这样设疑导入,问题具有新鲜感,且指向性非常明确,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掌握时机 激活课堂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就要求教师的设疑提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抓住学生处于“愤悱”之时这一有利时机,提出问题来。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只有在关键时候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为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突出重点 避免碎问
优化语文课堂提问,首先要做到重点突出。所谓重点突出,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能把握教学过程,问在关键处,问在重点处,以达到知识间相互渗透的作用。突出知识与能力训练的重点、难点是教师设问的核心任务,因为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抓住了重点、难点就犹如拿到理解课文的钥匙。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老指出,提问有巧问和笨问之分。我的理解是:在课堂中做到巧问,就是要注意区分轻重主次,抓住重点、难点提问,避免纷繁琐碎、不分主次的“笨问”。教者要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藤野先生》一文,对藤野先生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教者可这样层层设问: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眼印象是什么?别人是怎么说先生的?我和先生直接交往的有哪些事?我对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
四、巧设难易 有的放矢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上起课来得心应手;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上课很吃力。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种不同现象的呢?其实,这是由课堂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决定的。为了避免后一种现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知识情况和能力情况,使答疑成功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使学生望而却步,挫伤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简使学生骄傲自满,滋生思维惰性。如果内容较深,那就要浅问,由浅入深,步步引导,让学生有拾级而上之感。因为有梯度组合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又能避免课堂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如教《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形式多样 换位提问
课堂中教者设计的问题,既要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可改变提问的方式,多方位提问。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教师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放开思想的野马,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驰骋,在发现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学习文言文《曹刿论战》,在理解文本意思时,我先让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意思,画出疑问的地方,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其他同学有人会,就请其他同学回答,如果没有同学会,这时老师再做解答。例如,有学生提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等句子应如何理解,没有同学能回答,这时就需要老师解答。理解课文意思之后,老师又适时提出:曹刿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让学生自由回答、相互补充,这样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无定法,常教常新。”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设计好发问,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陈加琴,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