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教育视角与“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改革
2009-03-24贾陆依
贾陆依
摘要: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是一场以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为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从“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视角探讨了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并就某些方面的问题对这一课程体系进行商榷。
关键词:RICH;课程改革;人文主义教育;话题讨论;网络媒体
一、引言
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是浙江师范大学一项持续近十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是一场以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为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吴宗杰,黄爱凤等2005:36)。RICH是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整合性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群体学习(Community Learning)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Humanistic Outcomes)的英文缩略词。研究型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知识面的拓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随时带着探究的状态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并因此而不断激发新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达到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整合性课程包括三个方面,即利用话题探索进行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方式的整合。群体学习主要关注学习群体的构建,善于利用群体中的各种资源来进行学习。群体学习有多种形式,而小组讨论(包括课堂以及课外讨论)是群体学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术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格内涵必须得到同时的发展。
RICH的教育思想吸收了新人文主义(Neo-hmanism)教育思想,如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他个人的发展需要,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吸收了现代西方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教育哲学思想(如Dewey;Kilpartrick;Vigotsky;Piaget等人),如知识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主观创造;语言学习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是自我成长的认知发展过程;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群体和良好社会关系是促进这种社会交流的前提,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也吸收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语言学习是学生个人的经历和体验。“RICH可以被理解为后现代课程论思想的尝试、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教师发展的叙述历程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新学科领地”(吴宗杰,黄爱风等2005:5)。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是中国外语界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为我国的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师发展机制建设开创了新的实践方式、理论视角和学科研究方向。本文试图从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视角来探讨RICH外语教学课程体系在实际课程中的应用,并就某些方面的问题对这一课程体系进行商榷。
二、教学目标改革
教学目标是教授任何一门课程都要首先解决的问题。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新《大纲》)指出:“外国报刊选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和杂志的能力。通过熟悉英美报刊、杂志的文章的一般特点,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报刊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巧、阅读策略等,因此阅读材料应包括各种知识,除语音、语法、词汇、篇章、语体等语言内容之外,还应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学等文化内容,同时应涉及到预测、搜读、速读、寻读等阅读技巧”(王雪梅,戴炜栋2005)。“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作用是为学生打好阅读英文报刊的语言基础,使他们掌握英文报刊的文体知识、阅读英语报刊的必要常识以及与报刊相关的国际知识等。”(贾爱兵2001)。从上述这些文字不难看出,英美报刊选读课一直被认为是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技能课程。在新《大纲》(2000)列出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课程中,外国报刊选读被列为高年级专业技能课程中的选修课。根据新《大纲》的描述,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是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也就是说外国报刊选读(本文主要指英美报刊)和基础英语、听力、口语、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一样,只是一门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强调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报刊的能力,掌握英美报刊文章的语言技巧和文体知识,通过阅读扩大视野,获取信息,那么“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是否只是一门英语阅读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强调语言概念还是人文概念?是强调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是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RICH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英语教学本质上是教育而非教学。大学生在学外语时,他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朱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格内涵必须得到同时的发展。”(吴宗杰,黄爱风等2005:64)也就是说通过RICH方式,最终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任何语言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说语言作为一种声音和意义任意结合的自然代码,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掌握多一种可以传达同样思想的工具。所谓人文性,是说语言是一种文化代码,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胡文仲,高一虹1997:4)。而现在的英语教学,包括“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就面临着重语言轻人文这个问题,认为传授语言知识在报刊选读课堂教学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过度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语言的人文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将支离破碎的符号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割裂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割裂了语言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关系,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被严重制约,长期以来被看成是知识结构单一、口语流利但思想单纯、谈话没有思想深度的群体。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毕业后对自己学了什么,如何学以致用,完全找不到方向,根本谈不上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坚持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对2l世纪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不管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国家,人文主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之本。在中国,除了“文革”期间,贯穿始终的是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刘祥清2007)。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英语本科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莫亚平,许凌渝2007)。笔者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具有其他英语类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报刊英语不仅语言时尚鲜活,内容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法律、文学、科技、娱乐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报刊英语针砭时事,揭露真相,是公众舆论思维的体现,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例如在面对自2007年以来出现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的新闻热点时,班里这些生活优裕的
80后大学生感到非常困惑,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仍然会出现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西方各国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视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称中印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两个“食肉喝奶”大国,两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是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莫须有”的言论,作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应如何应对?如果他们仅仅只是能够流畅地陈述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事实,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大量的报刊阅读和广播电视新闻了解事实真相,搜集材料,用强有力的思辨和准确恰当的英语语言进行有理、有力、有据的驳斥,告知西方各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粮价暴涨的“罪魁祸首”是生物燃料,推动全球粮价飙升75%,其中美欧“贡献”最大。笔者认为这种在进行新闻阅读和视听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从人文的视角来看待和学习用英语构筑起来的这一整套文化视界应该是英美报刊选读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目的。
新《大纲》(2000)明确提出了高校英语专业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英语人才。笔者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属于复合型和应用型课程,应更加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所谓“复合”并不是英语和另一门专业知识(此处指新闻媒体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思维模式和认知方法的融合。如果只是强调通过英美报刊选读课程获得一些简单的新闻业务知识和技能,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或达到扩大词汇量、熟悉新闻文体结构、提高阅读能力、拓宽知识面的目的,那么这仍然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学习。笔者在教授该课程时只用30%的时间讲授新闻知识,70%的时间则用于新闻视听讨论和学生小组活动(下一节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因为这些视听讨论和小组活动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新《大纲》(2000)把英美报刊选读列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已经不是乔纳森(Jonassen,摘自温彭年,贾国英2002)所提出的初级阶段的学习,而是高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开始接触大量的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乔纳生(Jonassen 1991)等人提出新的知识类型的划分方法: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以概念和技能为基础)、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以相互联系的知识为基础)与精细结构领域的知识(图式化的模式)]。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联系,通过分析和思考,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因此笔者认为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是坚持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在掌握一定新闻知识和阅读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这是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笔者教授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三、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很多西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流派传到了中国,被广大高校教师吸收和采纳,其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是教育界的共识,交际法教学和任务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交际教学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时至今日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核心概念。“它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学观念,把语言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和语言功能的剖析,因时、因地、因培养对象而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武和平1999)。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以计划和操作为其中心内容(岳守国200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次课制定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教师所预定的任务。
但是大部分教学理论,包括交际教学思想和任务教学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仍然是在教师的掌握和调控下进行的。它们或者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交际活动的话题或任务,或者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问题。这些教学思想和方法虽然比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有质的区别,但在这种接受任务,问题一搜集资料一小组合作讨论一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一切活动仍然是在教师的思维体系和框架中。那么教师所提出的任务,问题是否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是否靠近学生的最临近发展区(即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是否体现了对学生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的尊重?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提出交际活动话题,并以群体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话题讨论。正如RICH所提出的观点,话题不是作为一项内容而是作为一种问题和兴趣提出来的。它不是教师给予、教材规定,而是学生根据他们内心的感受和对社会事务的关注逐渐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发育出来(吴宗杰,黄爱凤等2005:13-14)。笔者认为,这种由学生“自下而上”而不是由教师“自上而下”提出交际活动的话题和任务的观点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它将提问的主动权,将话题的话语权交回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提出问题。他们讨论问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要在讨论的过程中享受思维和辨析的快乐,感受自我的成长。这种个体需要和兴趣的内在动机是学习最大的驱动力,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重要参数。由学生主动提问式的教学不是西方教学理论的独创,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论语》记载的106条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有102条是孔子的学生先提问,然后由孔子来解答。孔子通常不是直接回答,而是循循善诱,引证说明。
但是笔者认为RICH提出的由学生自下而上提出交际活动话题应当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在当今高校大量扩招,大班上课的情况下,如何在课堂上协调学生个人需要和兴趣与班级其他同学的需要和兴趣?笔者在英美报刊选读课上通过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求学生订阅一份英文报纸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或年级的不同可订阅China Daily或21stCentury),每个小组交际活动的话题从该期报纸内容中选择。二是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时必须与班级其他同学互动,使他们参与到小组交际活动中来。全班订阅同一份英文报纸作为课外阅读材料,目的是通过大量阅读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审视和思考。此外,报纸涵盖的内容广泛,政治、经济、科技、娱乐、教育、时尚无所不包,而且贴近生活,时效性强,能够比较容易选择到班级大部分同学认可的话题,同时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通过阅读熟悉了解该话题。为了使小组活动更好地体现新闻性,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小组活动一般以新闻发布会、新闻采访调查、专家访谈、新闻讨论会,辩论会(由一个小组的同学通过角色扮演的
形式演绎一个新闻事件,再由全班同学一起对该事件进行反思、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进行,并且要求该小组的同学通过随机采访、即兴问答、记者旁听席等各种形式调动全班所有学生,使他们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因为是生生之间而不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是现场即兴的,能够充分刺激学生表现欲和挑战欲,进而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准备,一旦被同学提问,他们都能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另一个问题是笔者对学生的一次课堂问卷调查显示,有93.6%的学生最喜欢最经常读的是娱乐新闻(Entertainment),只有4.05%和9.34%的学生经常读政治和经济新闻。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都是一些轻松愉快的新闻,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适当地深入讨论一些严肃性话题而同时又让他们觉得很感兴趣呢?这需要教师进行有益的引导。有一次一个小组给全班同学观看一个美国歌星的访谈并准备就这十话题进行小组活动展示。访谈中当被问道最喜欢吃哪国菜时,这位歌星说了一句“我从不吃中国菜,因为没有质量保证”。这个回答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不满,也有十部分学生表示了不屑。这时笔者想起了近期美国ABC、CBS新闻以及New York Times等各大报刊连续刊播的有关中国产品的报道:毒牙膏、宠物食品、含铅玩具、劣质轮胎、问题水产品等,已经在海外市场造成了巨太的负面影响。那么那位歌星所说的“我从不吃中国菜”是否与此有关呢?笔者于是引导学生到学校校园网上去着录播的美国ABC和CBS英语新闻,或从其他渠道,包括平面媒体和电子网络媒体,获得最大额度的信息。笔者并没有向学生提出问题,只是告诉他们认真阅读或收看新闻材料,准备两周之后的课堂活动,他们可以从任何角度,以任何形式提出任何问题,表达任何观点。两周之后学生搜集到了大量的有关信息,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的主流媒体会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集中报道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问题的责任全在中方吗?是不是美方故意刁难中国而吹毛求疵?中国大众应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又应如何正视并处理这些问题?应如何消散国际社会舆论对“中国制造”产生的影响?由于关系到中国,关系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学生对此话题非常关注。借助于大量报刊(包括纸质和电子媒体)材料,他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点他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对这一系列产品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及时消除事件对中国产品乃至中国形象的影响。这种通过教师引导而将一个学生自选的娱乐性话题深入为严肃性话题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又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促进、引导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改革
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兴起给教学手段的改革带来了空前的机遇。RICH的教学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因此,虽然它强调对互联网的综合利用,但仍然只是停留在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的初级层面上。笔者认为,由于英美报刊选读课的特殊性,其对网络媒体的综合利用应该是多维立体式和互动式的。英美报刊选读课的传统教学资源是教材和纸质媒体,教学资源的局限性造成了该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互动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互联网的普及使英美报刊选读课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多样。很多一线教师利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的特点,从国际国内各大英文报刊的网站下载最新的文章,以弥补教材和纸质媒体内容局限、时效滞后的不足,但是这仍然没有走出无声阅读的局限。这些教师还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另外两大优势:超文本性和交互性。
网络媒体的超文本性能够有效地将信息以多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受众,即除了文字外,同时以图像、影像、声音等有机结合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给受众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正如施良方(1994)所言,视觉影像是一种强有力的记忆辅助手段,如果搭配适当的视觉图像,学习者回忆相关说明性文字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一段影像画面往往胜过几千字的文字叙述。当读者在阅读一段有关伊战平民伤亡的文章时,那些伤亡数字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字,但当他们看到画面上血肉模糊,亲人痛苦的场面时,心灵一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一篇有关科技最新发明的文章可能让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配上一段清晰的影像说明就能让他们恍然大悟。影像画面上的人物表情、身体语言、背景渲染以及说话者的语音语调都是单纯的文字无法传达的。网络媒体调动了人体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感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网络媒体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交互性。这里的交互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在网上,传与受几乎同步进行,互联网的速度快、范围广和超文本链接等特征使得传播者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可以立刻得到反馈。二是原来的受众改变了自己的地位特征,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或改写信息,做一个信息的传播者(黄鹂2000)。Ken Ellis(2005)也指出,“today's youth……,are acquiring a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media,Media is。for them,not something to be consumed,but also to becreated,This has broad consequences for how we designmedia,howtheyoungaretaughtin schools,and howmassmedia markets will need to adjust”利用网络媒体交互性这一优势以及当代年轻人希望在网络上能有所自我创造的特点,笔者在网上开通了英美报刊选读课的课程博客。它有两个功能:(1)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转贴英语报刊上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感兴趣的任何文章,或者自己写新闻,并且就这些文章进行评论。笔者要求每个学生一学期至少要写五到十篇评论;(2)师生可以随时相互留言并及时回复,达到一种即时沟通,共同探讨,相互信任的情感交流。在网络媒体的环境下,交流的双方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精神交流,因此学生可以摆脱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时所承受的无形压力,其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的“本我”,即潜在的“本能”体现,有助于他自由发挥和随意创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教师则以一个参与者和讨论者的角色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开通师生平等自由交流的博客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本我”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传统的教材和纸质媒体虽然在信息容量、报道范围和新闻时效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系统性、准确性和深度性上比网络媒体更具优势,是学生系统深入学习的一种阅读方式。因此笔者在教授英美报刊选读课时将教材、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有机地相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立体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五、结论
诚如RICH所强调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教育的目标不止是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新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确定了在英语教学,包括英美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强调语言的人文性,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学术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对英美报刊选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对部分教学过程享有决定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仍需要所有教师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