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2009-03-24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公共课人文精神人文

顾 沛

摘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各高校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逐渐显现。在从文、史、哲、艺术等方面“切入”和“突破”以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必要适时地考虑扩大战线。南开大学近些年来开设了一系列面向全校的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的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这方面的一种新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新理念;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南开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隶属于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唯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其他均为专业课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中现有7个课程组,开设以下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校公共课:“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环境伦理学概论”、“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物理演示实验”。这些课程都在教学团队被批准之前早已开设,大多已经开设10轮以上,文、理科学生受益面相当广泛。

本文中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指的是由理工科教师讲授的科学教育课程,不是专业课,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公共课。

一、“开设科学教育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关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长期以来许多领导、专家都有过论述。例如周济部长的《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周远清先生的《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杨叔子院士的《身需彩凤双飞翼》,王义道先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刘献君先生的《科学与人文相融》,等等。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关“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提法的过去和现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针对当时专业教育过窄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周远清先生说,“文化素质教育”的提法“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所谓“时弊”,就是当时专业教育过窄和人文教育的缺失。

因此,长期以来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更多开设的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课程。涉及“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时,也较侧重于人文的一翼。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正确的、必要的。当时教育部的表述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文化”一词,既包含人文,也包含科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经过教育部和各高校十多年的努力,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人文课程逐渐壮大的同时,显现出科学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现在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两翼并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

纵观历史和现实,人类社会的进步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科学实践中批判与超越、求真与务实的创新精神,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研究中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系统的处理问题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原则,无一不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科学课程中也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地两翼齐飞,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在对学生人格养成、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特别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张岂之先生说的:“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2、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

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理所应当由理工科专业教师讲授,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却发现,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相当困难。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困难,一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二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客观方面的困难,一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不大,二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提级晋升”帮助不大。此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即理念方面的原因,笔者已经在2008年第8期《中国大学教学》上发表文章详细叙述。

事实上,开授理工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常常要比讲专业课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果高校的领导不理解这一点,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就会有“吃力又不讨好”的感觉。

3、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

南开大学开设的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公共课,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从“文化”的视角讲世界科技史,不仅是史实和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2000年以来该课程成为全校文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正在向国家精品课程的方向努力建设。该课程的教材2002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科研方法论”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处理好科研基础、科研实践与科研方法的关系问题。南开大学多年来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百项工程”成效显著,许多学生反映:“科研方法论这门课中学的东西,在‘百项工程中用上了!”

“天文学概论”课程,讲述无穷无尽的宇宙;不但开阔学生眼界,而且使他们自然地把自己短暂的人生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较,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苏宜教授,特别被邀请在全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该课程的教材被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许多高校采用,并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以生物结构与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能源、健康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专题的形式,对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的素养。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境伦理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程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人们的认识如何一步步地逼近真理;对大到星团、宇宙,小到夸克、电子的物质世界进行探讨,并展现它们的演化和联系。

再加上“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及国家精品课程“数学文化”等,共

10门课程;教学团队的这些课程既有侧重理论的,也有侧重实验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2008年5月27日的《科技日报》以“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影响广泛”为题,报道了该教学团队及其中8门课程。

近年来,许多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向我们咨询:如何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支持下,南开大学于2008年11月9日至12日举办了全国高校“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试图以这10门课程为平台,为推动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公共课做些实事。在该研修班上,周远清先生作了题为“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的报告,王义道先生作了题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报告,笔者也作了题为“建设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报告。会议代表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不但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获得了一种“开设科学教育公共课,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新理念。

二、在课堂内外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

多年的实践表明,由于这些公共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且有许多改革措施,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课堂教学为文化素质教育增色添彩

例如“数学文化”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开创了以提高数学素养为中心的数学公选课,深受各专业学生的喜爱。

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既把多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次上,又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数学发展中的规律;既学习了历史上的重大数学事件,又学习了科学家、数学家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既了解到社会进步对数学的推动作用,又了解到数学发展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说:“这门课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领域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品味数学,形成大局观念。”也有的学生说:“数学家从定理公式背后走出来,使数学中‘人的因素得到凸显。例如希尔伯特捍卫真理、不屈从权贵的事迹,使我产生崇敬的感觉。这些,赋予了数学人文意味。”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对于理论界的某些疑难问题,包括对某些有争议人物(如柏拉图)、有争议学说(如“以太说”)、有争议问题(如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有争议“时期”(如中世纪)的评价,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讨论或辩论。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哲学专业一位学生写道:“许多文科同学过去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方面,殊不知科技发展史对于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益处。了解人类如何拨开层层迷雾,从洪荒世纪发展到火箭和信息时代所付出的汗水和鲜血,十分必要。认识了历史便有了一种责任,多了一份追求,少了一些迷惘。”

“科研方法论”课程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小组,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选科研课题做“大作业”。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实践,完成大作业。结课时,教师总结典型,集锦学生优秀成果并作为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南开教育在线”供学生观摩。同时,提供课堂演讲机会由学生自己介绍大作业的设计、研究及完成过程,模拟学术报告形式进行答辩。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目前已有数百件优秀大作业在教学中使用。

“天文学概论”课程以康德关于“道德与星空”的名言为引导,启发学生关于“宇宙与人”的哲学思考,影响着他们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看法。

中文专业的一位学生写道:“一直相信‘人,诗意的栖居,‘美的比‘真的更有价值;宁愿相信月中的玉兔,而不相信环形山。直到有一天,我走进天文学课堂,才发现自己的空间是多么狭小。我的心灵体验到一种极度的充盈,这种理性的美是感性的美所不可比拟的。”生物系一位学生写道:“我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曾经对人生抱着绝望的态度,有过轻生的倾向。天文课的学习,自然界极致的美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再次燃起了我幼时对大自然的兴趣之火。我必须忘却烦恼,感受豁达,走出疾病的阴影,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位学生毕业后现在北京某研究所攻读博士。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分布的实地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位学生写道:“老师在清楚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在课余时间带领我们参观自然博物馆,更是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希望下学期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有幸选上‘基础生命科学这门课。”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去天津郊区的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并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看到,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的、经济的问题,而且是文化的和价值的问题。在现场,教师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详细观察与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七里海湿地特有的动物,植物,影响学生环境保护的价值观。信息学院的一位学生感慨地说:“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现状,折射出中国整体自然环境的问题”。

这些课程的教学,注意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开辟了新的途径。

2、课外活动为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内容

这些课程带动的课外活动,广泛、多样,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每一轮“天文学概论”和“宇宙掠影”的选修课,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认识星空,考察关于星座、月相、行星运行规律,学习黄道和赤道等基本天文知识。几年来还组织学生去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和怀柔观测站13次,总计参加人数约700人。在20世纪我国能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时,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和“天文学概论”课程组织的南开大学日全食观测队,师生8人赴黑龙江漠河实地观测。物理系一名学生拍摄的日全食照片获得全国天文摄影竞赛二等奖。2008年8月1日,21世纪中国首次日全食,课程师生经过组织,又获得了日全食成功观测的成果。

“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与数学学院学生会一起,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陆续举办了四届全校范围的“数学文化节”,既使“数学文化”课学以致用,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些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师还结合课程教学举办讲座。自2001年以来,各课程负责人每年都应邀在校内外举办各种讲座。如笔者除在本校“南开周末论坛”做讲座外,还受邀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八十多所大学为本科生做“数学文化”讲座。李建珊教授、苏宜教授及笔者在天津科技传播发展基金会、天津市科协、《天津日报》等单位主办的“科学传播”系列讲座作过大型报告。张伟刚教授为南开大学及天津大学等高校作过多次“科研论文撰写方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科研方法”讲座及报告。苏宜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破解1999年人类大劫难”、“从神5

到嫦娥”、“黄道13宫与星座迷信”、“8大行星新解读”、“国际天文年与日全食观测”等多次讲座。李建珊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等讲座。王南林教授在天津市社会科学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做了“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报告。这些讲座或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课程教师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学生按照要求申请立项,获得资助,查找文献,钻研讨论,进行深入学习与科研实践,最后结题、汇报及评奖。学生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实践科研项目程序,感悟科学研究方法、体会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如张伟刚教授及笔者分别指导的学生,在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中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取得了“百项工程优秀项目”两个特等奖和五个一等奖,其中一项还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课程组教师也因此多次获得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奖”。他们指导的两个学生科研小组还分别获准万元以上的资助,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8年11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报道。

在天文选修课的影响下,南开大学天文协会于1996年成立。课程组教师用课程经费为其配备了1.5万元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设备。协会还利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借中秋赏月、观测行星、观看“神七”等时机开展“路边天文”科普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社团的活动,提高兴趣,发展个性。南开大学天文协会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天文协会已连续举办8届“天津市大学生天文节”,在全国天文界和天津市科协系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数学文化”课程组与“高等数学”公共教学部一起,以学生课程小论文中的优秀文章为主,组织编辑出版《数学之美》校内刊物,传播数学之美,阐释科学精神,融合人文精神。该内部刊物现已出版四期,每期有约50篇文章。这种方式受到南开学生的喜爱。2006年、2007年、2008年我们还在此基础上分别举办了三届南开大学大学生“数学之美”论坛。在每届论坛两天的活动中,《数学之美》论文的获奖学生每人做15~20分钟的演讲,既培养了他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素质,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还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些课程带动的诸多课外活动,成为校园内外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经常地、有效地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助力。

三、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应挖掘其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其实,每一专业课程中不但蕴涵着丰富的专业思想,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王义道先生说,“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导引科学”;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化。

对于各个专业课程中蕴涵着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两点:一点是要有挖掘的意识,一点是要善于去挖掘。我们教学团队中的每个教师,不但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同时也讲授专业课程。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自从在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中注意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专业课程中也能主动去挖掘其中蕴涵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实施素质教育;而且这样做以后,觉得更加抓住专业课程的本质和精髓了,课堂也更加生动活泼了;我们教师自己也有一种“教书又育人”的成就感。

需要特别再次强调的是,这里的措词,不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而是它们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水乳交融的、水到渠成的、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混合的、勉强的、凑合的“结合”;这一点对于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打算另文表述。

笔者以为,理想的愿景是: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成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素质教育的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责任编辑:文和平

猜你喜欢

公共课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Seven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large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