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009-03-23解永强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研究对象范围

解永强

摘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对象就是要确定其研究的内涵,应该对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本质、内在规定性作出鉴定,并确保其具有周延性。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范围就是要确定其研究的外延,只有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积极应对社会现实问题,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对象;范围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1-0034—04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对象,解决的是其研究的内涵。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范围,解决的是其研究的外延。

一、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对象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政治在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作为政治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党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讲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党关系及其有关体制、机制的发展规律。

1,弄清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上最根本的贡献就是“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所制约”。就是说,制度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中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而制度一旦产生,又作为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以强制的形式影响人与社会的发展。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政党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指特定国家中在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层面上,各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竞争与合作),包括三个层次内容,一个国家有多少政党;政党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把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一是中国共产党处在领导和执政地位;二是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三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四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具有丰富的内容;五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

2,揭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的一切活动“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的关系、统治形式等等。”这就是说,制度从本质上看,是维护一定社会集团利益的工具、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是对上述关系与形式的规范化的表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从本质上讲,就是为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制度安排。它采用协商民主的形式。协商民主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由公民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决策,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对话,形成共识或找到最大的共同点,做出具有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决策。我国的政党制度就是在党派之间实行协商民主的一种制度安排,即是说通过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直接地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的协商民主形式。

3,明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在规定性

社会发展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而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行为规则。因此,就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言,制度又是可以设计和安排的。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以一定的理念为基础,通过对特定的对象设计、安排,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则,并按照一定的程序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制度体系的内在规定性看,制度应该包括制度的价值、规则、特定的对象、实现载体、功能表达。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价值。一是指其产生必须符合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律和要求,符合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得到现行中国宪法、法律的支持。二是指其内容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潮流,即应该高扬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是以人民为目的的,而不是把人民当手段的;是为了解放人民的,而不是奴役人民的。人民不是政党的工具,而政党是人民的工具。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规则。某种程度上看,制度总是表现为一系列见之于文字的规则,我国政党制度的规则在国家的宪法、法律中也有所体现,在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也有所体现,但主要表现在党的文件中,中发[1989]14号文件、中发[2005]5号文件、中发[2006]5号文件等等中。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特定的对象。中国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围绕国家政权,干预政治的方式、方法,具体讲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公共权力体系中执政党、参政党如何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二是如何通过法制建设规范执政党、参政党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三是如何通过调整组织结构、职能和权责关系改善执政党和参政党治理政治的方式。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实现载体。制度的实现载体主要包括体制和机制。体制是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即制度框架。机制是制度内部各种要素之间有规律的互动,是使制度发挥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有机组合,即制度的运行规律。我国政党制度在体制上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方面已经基本“定型”。我们在政党制度建设上需要下大工夫的在于机制建设。在现代民主社会,机制实际上已经成为制度有效运行的内在动力,许多国家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其建立的完备的运行机制。我国政党制度应对制度的技术过程设计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方面加大力度,为建立周密的具体制度、规范的实际运作程序而努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表达。研究一种制度仅仅从静态考察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它的运行状况,即考察处在不同社会地位上的角色按照制度规范的要求而进行社会活动和社会互动时产生的客观结果,了解这些结果的意义,这就是制度的功

能。所以,制度的功能是制度的动态表现。任何对制度功能的研究,都应该从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积极层面,即在实践中制度所表现出的功能在多大程度上与理想中理论上相符。另一个是消极层面,即在实践中制度在理想中理论上应该表现出的功能没有表达,出现制度失灵或制度异化现象。对政党制度进行功能研究,就是对受这一制度制约的政党的行为在整体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认识和作出评价,当然,既要研究积极的层面,更要研究消极的层面。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把我国政党制度的功能概括为: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五个方面,这些功能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既有着独具特色的表达与创新,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研究政党制度功能的目的在于扬长避短。

4,确保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周延性

制度作为一种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社会规范体系,其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既要有利于制度的持续演进,更要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全球化浪潮,使地球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趋同愈来愈明显。政治制度建设必然要受一定的价值支配和制约,而这种价值只有具有普适性,才能被世界认同。强调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周延性,就是要把其建设成能被世界认同的一种政党制度形式,成为世界政治文明的一种成果。

二、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的研究范围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只有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积极应对社会现实问题,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当前,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发展应当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1,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价值理念研究。价值理念是一切制度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价值判断不同。研究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本价值理念,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当代政党政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解释和说明。

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组织结构研究。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或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规范化的系统。因此,制度首先必须有组织结构,具体包括组织首脑、职能机关或部门和具体的办事人员。组织系统作为制度的代表机关或实体,执行一定的职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组织结构研究,对制度的运转影响极大。

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研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我国在政治建设方面的重大创新,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与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联系起来。

4,中国的执政党、参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研究。政党执政的对象是国家政权,政党领导的对象既包括国家政权也包括社会。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它不仅组织和领导政府,而且也指导和领导人大、司法、政协、军队的工作;它不仅对全社会进行政治领导,而且对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公司和各种经济组织、传媒进行直接政治、组织领导。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格局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国家政权、社会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政党制度研究的重点。

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研究。当前,加强政党能力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它涉及政党的性质、职能、使命、组织结构、活动方式、制度安排和管理方式等自身诸多因素。在多党合作格局中,既要加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要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要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中国共产党要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的全面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履行执政使命。各民主党派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从本质上看,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问题,就是一个运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看待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地位和自身建设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

6,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原有的利益格局经历调整、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诉求不断出现,引起社会上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平衡,造成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方面的失衡,使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尖锐。因此,能否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成为当前中国的重大现实课题。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以“以人为本”、“和谐”、“科学发展”等的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控制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需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界做出积极的回应。

7,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存在一些共同性的规律。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但是,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也要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政党自身发展的共同规律,西方政党制度中有一些反映人类政治文明进步成果的具体制度和做法,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的。从中西政党制度研究的比较中,我们能够得到许多启示的。

8,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文化研究。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需要开展相应的政治文化研究。

通过有关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文化研究,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提供合理性、合法性的解释与说明,为其构筑起政治文化精神与政治智慧的动力支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进行系统、深入和切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广泛采取社会政治认同态度,从而保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的畅通,以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治制度完善、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转变政治观念、转换基本政治价值取向、以及政治行为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等,建立完备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研究对象范围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与治安行政行为的界定
关于小学朗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民俗活动对皮影戏演出的影响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广谱哲学及其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