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学意境欣赏与教学

2009-03-17喻凤一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

摘要:文学意境欣赏教学是在教师主持下的双边活动。教师具备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掌握文学意境欣赏技巧,是顺利开展文学欣赏教学的前提。文章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分析意境创作和欣赏的一般规律,从品情景交融、品虚实相生和品无穷韵味三个角度,探索意境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学意境;欣赏;教学

文学欣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文学欣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解读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体验审美情趣。在艺术形式上,最具欣赏价值的是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意境,是文学欣赏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从意境的三个基本特征入手,探讨意境欣赏教学的有效途径。

品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现特征。作者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意境的探寻和体味,一般从景和情两方面着手,其中“情”是难点。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找情感源头,知人论世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要品评艺术作品,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之外,还必须“知人论世”。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找到作者情感的源头,才能摸准作者情感的脉搏。例如,必须了解李白重情谊、爱游历的性格特点,才能准确把握《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情”——对美景的向往、对不能同游的惋惜、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情别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故都秋景的“清静”和“悲凉”,不仅仅是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故都赏景时的心态,而且是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写作背景,为深刻理解文中之“情”做好铺垫,将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抓文眼,顺藤摸瓜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眼”可以细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境界。“诗眼”、“词眼”能传达主旨。如王维《送别》中的“君言不得意”。“不得意”,不仅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表达他的不满,而且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散文中的“文眼”,是散文主题的凝聚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故都的秋》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是故都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一情调弥漫了全文。引导学生找“眼”,顺藤摸瓜,弄清楚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教学过程不可忽略的环节。

分析景物特点和情感语言,把握情感“境由意造”,“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特点传递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借助对寥落苍茫、迷蒙凄清、萧索零落秋景的描写,表达羁旅愁思。情感语言能直接或间接表露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作品中的“愁”、“悲”、“孤”字,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如李益的《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不堪”、“强”间接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凄凉、意志的消沉。教师如果能正确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景物特点,体味其寓意,并琢磨情感语言,学生便有可能较顺利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体味其中的意蕴。

品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增添审美情趣。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朱雀桥”、“野草花”、“乌衣巷”、“夕阳”和“燕子”等为实景,对六朝古都繁华景象的联想、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对大唐社稷的担忧以及诗人忠贞正直的形象和无边的思绪等等,均在虚境之中,这数层意蕴均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得来。

在虚与实之间有一桥梁,那就是联想和想象。文学作品的构思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作者在创构意境时,以联想和想象为桥梁和纽带,将客观和主观相结合。宗白华说:“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其强烈的不可遏制的情绪,挟着超越平常的想象力。”欣赏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文学欣赏活动从艺术形象的感受开始。文学的艺术形象是间接形象,必须借助语言的中介,运用想象、联想,把语言描绘的形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欣赏者的头脑中间接地映现图像,然后才能在感觉上感受、把握形象。再则,文学形象体系和意义结构中包含着许多意义不确定的“未定点”或“空白点”,即所谓的“召唤结构”,这种结构是想象的用武之地。欣赏教学又是一个审美再创造过程。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自己的经验,还原并充实意境的形象,铸造自己的“哈姆雷特”,学生便可以在欣赏作品意韵的同时,享受到艺术再创造的喜悦。

从“实”到“虚”,由“境”索“意”作者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自然景色中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实”到“虚”,由“境”索“意”。表现人物动作、情态和心理的词、修饰性的词以及细节描写都可以作为由“境”索“意”的桥梁。例如,欣赏《故都的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出文中的实境:破屋、槐树、日光、破壁腰、落蕊等,再由“细数”、“一丝一丝”、“静对”、“极细微极柔软”、“衰弱”、“落寞”等词或短语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出观察者悠然的姿态和闲适、惬意的表情;感受北国秋风的萧瑟、秋意的凄切和作者心境的清静与悲凉,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欣赏赵师秀的《约客》,由“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一细节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蕴藏其中的情——客人久久不至时的焦躁不安。

由语言的变形处展开想象中国的诗歌创作,有时会将语言变形,如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等,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如蒋捷的《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语序颠倒。遇到类似的情况,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还原颠倒的语序,斟酌活用词的深层含义,并由变形处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思索及寓于景象中的情趣,从而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用联想和想象填补作者留下的空白。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像影视中的“蒙太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空间。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象”好像是孤立的,“意”却有着内在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将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盼归但“归期未有期”的哀伤、惆怅和无奈,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一点点涨满池塘,诗人的心理感受等等,统统隐于空白。“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含蓄隽永的语言,都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用想象和联想去补充、完善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作品的场景,会其意,并再创造,便能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

品无穷韵味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更为充分,它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如欧阳修的《踏莎行》,构思新颖,上片写游子途中所见所感。以乐写愁,倍增其愁,欲抑先扬,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由实景到想象。即景生情,即物设喻,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含蓄。下片设想闺中人对游子的深切思念,进一步衬托出游子思归的强烈与迫切。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整首词比喻生动,以春水喻愁,以春山况远,设想新奇,以虚衬实,情景交融,言简情深,婉曲深致地表现了缠绵的离愁。意境深远,有强烈的美感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品韵味,可以作为欣赏教学的一个单独环节,也可以将品情景交融、品虚实相生与品韵味交叉互换进行。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将表达技巧和文体特点作为关注焦点。

熟悉意境创作常用的表达技巧在意境创作中,作者十分重视表达技巧的运用。在表达方式上,最常用的是描写和间接抒情;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通感、对比和夸张等;在表现手法上,除上述的虚实结合、想象和联想之外,常用的还有:反衬、烘托、用典、渲染、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等。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气氛,衬托夜的深和静。教师若能帮助学生熟悉意境创作常用的表达技巧且熟记一些典型例子,将会使教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注意文体的特点诗歌和散文在意境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品韵味的过程也基本相同。但是,在表现技巧上,各有特点,欣赏美感效果的过程也应注意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品诗词,要特别注意作者所“炼”的字。诗词佳作中所“炼”之字,往往达到几字乃至一字传神的精妙境界。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仅用一个“闹”字,就把一派生气蓬勃的热闹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诗词中,常常借用典故,使诗歌的内涵更丰富,意蕴更深远。如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典故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咀嚼、体味诗词中关键字、词的无穷意味,细心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品味其技巧。散文一般通过描述生活片断来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其基本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内容散、“章法”散和“笔法”散;“神不散”一方面指意蕴通达,围绕一个主题,一线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指内在的韵味、情趣笼罩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因作者的风格而异,归旨却为一。品散文的韵味,不可忽略“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唤醒他们的美学细胞,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情”,揭示作品的思想境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以作品描写的“景”为对象,引导学生鉴赏美,接受美的感化;在品无穷韵味时,引导学生享受审美的快感。“文无定法”,意境的欣赏也没有固定模式。欣赏意境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可用多个视角交叉切换。教师若能根据作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挺.文学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劳承万.现代美学原理纲要[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喻凤一(1956—),女,广东省湛江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文化素质教育、校企联合办学。

(本文责任编辑:宋开峰)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侧重欣赏实效,着眼音乐创造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