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转制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与师资队伍再造

2009-03-17阳大胜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合并转制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的重组虽能优化配置资源,但只是“冰山一角”,而师资队伍再造才是关键。文章重点分析了合并转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再造的内涵、原则和保证。

关键词:合并转制高职;核心竞争力;师资队伍再造

合并转制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成人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学校通常各有特点,但普遍办学规模小,办学定位模糊,偏重学历教育,脱离产业实际。一句话,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教育市场环境的变化,它们时常感受到“夹缝求生”的窘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同病相怜”的成人院校纷纷合并转制,兴办高职高专教育,以期“突出重围”,另辟蹊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合并转制院校重新组合后,无疑能在硬件资源上互补有无,扩大规模,但软件资源尤其是师资队伍的薄弱成为“短板”,制约着其内涵质量和竞争优势。诚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先生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因此,面对新的办学环境和长远的发展要求,如何整合一支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已成为高职转制是否真正成功的标志之一。

合并转制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重组

成人院校合并转制的动因和直接效果之一在于它的重组效应。师资队伍的重组效应包括:优化效应(人员有效配置,专业“强强”联合)、“鲶鱼”效应(相互学习,相互超越)、“羊群”效应(赛马机制,团队建设)等。

但是,师资队伍的重组也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如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比例极低。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见表1。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的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A级达到70%以上,C级达到50%。而我院目前“双师型”教师只占专任教师的23.78%,远未达到国家评估标准的要求。

再如,合并转制后由于外力强迫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工作习惯、教学方法,难免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精神压力甚至消极抵抗,不同价值观和经验会相互影响和渗透,也可能会使其冲击师资培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会导致教师队伍两极分化,处于弱势的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职业厌倦。

合并转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再造

据上所述,师资队伍的重组只是“冰山一角”,要打造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师资队伍,合并转制高职院校还必须推进师资队伍再造工程。

(一)师资队伍再造的内涵

“再造”一词,1993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米歇尔·哈默和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伯尔正式提出,其本来含义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并由此掀起了一股企业组织再造的热潮。后来“再造”这个概念被其他领域广泛引用,其内涵和外延也逐渐丰富起来。合并转制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再造的内涵应包括:

转变观念“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刚刚合并转制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来说,抱残守缺、患得患失的传统教育观念成为束缚职业视野、削减工作动力的障碍。教师面对新的挑战,关键是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要转变过去时代的“重知识,轻技术”的教育理念,契合市场的需求,建立“知识→素质→能力→生产力”的新理念。注重市场需求导向、实用技能导向、竞争创新导向等。

提高能力作为传统成人高校的教师,他们不乏高等教育所必需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所以,合并转制高职院校的师资再造工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师资的教学实践能力上。应培养教师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能力、包括重组与更新现有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

规范流程传统成人院校由于教育目标偏低,教学过程管理过于粗放,长期形成的惰性导致教师不思进取。要提高教学科研实践的水平,必须再造业务流程,使一切工作有程序讲效率,逐渐走上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

打造团队与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一样,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实践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但从我们调查的成人高校的状况来看,许多成人高校教师各自为战,缺乏团队意识;教研室形同虚设,课题合作水平一般,专业学术梯队凝聚力不强。所以,转制合并后,打造团队优势在必行。

(二)师资队伍再造的原则

师资队伍再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些指导性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的原则高职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在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都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特点不同,当然,对师资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高职院校合并转制后,教师一定要迅速转换到高职教育上来,帮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也能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目标。

坚持增量带动、存量盘活的原则合并转制高职院校成立之初,因面临着学科带头人、高职称(或高学历)“双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加之对上级的承诺和评估的压力,通常学校会使用“空降兵”的措施来引进高级人才。我们不否认高级人才的作用,但“空降兵”能否根本性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值得商榷。因此,要分析造成人才不足的原因,以增量带动、存量盘活为原则,调动原有教师的积极性。

坚持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原则普通高等教育师资注重学历与教育背景,学术能力门槛较高;成人高等院校师资来源虽广,但参差不齐且很不稳定。而高职院校希望教师既有学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若要“鱼和熊掌”兼得,有必要学习澳大利亚高职教育的经验,对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首先重视经验与技能,其次才重视学历。在中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拥有许多实践性人才,况且他们中也不乏高学历者,只要能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双师型”兼职教师的来源将会非常充足。

(三)师资队伍再造的保证

文化再造是师资队伍再造的根本保证。高职文化的形成是成人院校合并转制成功的标志,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所谓文化再造,就是将合并前各高校的文化通过比较分析、沟通融合、变革再造,以摄入、同化、增强、减弱和创新的方式,重塑成一种更新、更先进的文化——高职文化。这种文化在价值观、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能以及作风七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高职教育的“烙印”,它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它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它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调适和辐射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登辉,王自劳.市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培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胡茂成.升格高职院校转型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3]张金成.再造工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阳大胜(1972—),湖南郴州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保险、高职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李亚平)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家政服务平台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论电信企业在大客户营销中的核心竞争力
优秀企业文化铸就基业长青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