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

2009-03-16闫丽红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和平世界国家

闫丽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和”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其中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开放包容、追求民主平等的优良传统,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实现世界各国间的和平稳定、互利合作、共存共荣、开放互补具有强有力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和;和谐世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9104-0056-03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古老的观念,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性格、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中,是中国人对待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

“和”字的起源很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其字形如成熟的庄稼的样子,说明“和”起源于农业,来自于农作物之禾。《说文解字》认为,“和,调也”,“禽,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庆贺丰收时,边吃边歌的欢宴场景,有饮食调和与音乐和谐的意味。杨树达先生在《论语注疏》中明确阐释:“乐调谓之和,味调谓之务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和”字实际上是人类生活需要同古代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最初的基本意义就是和谐、调适。随着时序的流动,人们对“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和”从“饮食之和”、“音乐之和”进一步引申为一般事物的“和”。首先,表示“和”的词很多,像“协”、“雍”、“谐”、“燮”等。其次,是领域的多样化,从人与人、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有“和”的观念渗透其中,“和”在中国文化、甚至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一、协和万邦

中国历来就有“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之说,希望达到国内政通人和,与邻国和平共处的和谐境界。协和万邦的观念第一次出现在《尚书·尧典》中:“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亲九族”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平章百姓”就是继而把自己的国治理好,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这就是“协和万邦”。《尧典》此句的背景是在殷周时期邦国林立的情况下,以道德教化为本,以治理好本邦为前提,然后去感化他国,体现了一种处理邦国关系的原则和理想。这个原则和理想就是“和”。随着《尚书》被尊为儒家经典,《尧典》中宣扬的处理邦国、部落关系的准则也就逐步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处理民族、国家关系的标准。“协和万邦”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精神在民族、国家、文化层面上的重要体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把和谐作为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准则,以和平的方式处理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方面,中华“和”文化可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理论思想,可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世界所作的又一大重要贡献。

“协和万邦”的“和”在这里作动词用,有协调、调和、平衡的意思,这就又联系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概念——“中庸”。孔子的“中庸”思想,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无过无不及,反对走极端,即处事合乎中道,把握适度原则,防止事物向反面转化。孔子常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都是强调要努力保持事物的“正”,不要使之走向反面。这说明只有坚持中道,才能保持对立面的均衡和和谐。《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便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可见,“中”是用,是达到“和”的方法和途径。做人做事要坚持适度原则,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否则就会因失衡而导致灾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追求利益合理化,追求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仁义之邦。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国际上不断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人类本来是一个大家庭,应当平等和睦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和谐相处就要有沟通、对话、妥协与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可以成为处理民族、国家关系的最基本的准则。每一个群体和国家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推己及人,每一个国家都承担实现发展的国际义务。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但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合作和调和,这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原则。

二、和而不同

西周末年郑国的史伯提出了“和同之辩”。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也就是说,“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如果“去和取同”,那就会“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以此治国,就会排斥异己、独断专行,这就离灭亡不远了。这就告诉我们:天下万物,差异、矛盾等“不同”是客观存在。不同民族、不同人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矛盾是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人种)的文明差异是客观存在。这种“不同”,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是内在的、本质的。所以一万年也要允许、肯定“不同”的存在。可以说,“和实生物”是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它承认了事物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是世间万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这和老子主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秋末期,孔子从做人的角度进一步区分了“和”与“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意是说,君子讲有原则的调和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讲原则。“和”是不同因素、成分以一定关系相结合而构成的,“和”之中包含着差异、对立,而不是单纯的同一。就社会来说,不同思想、不同意见的存在是正常现象,社会和谐并不是要取消不同意见,归于一统,而是要正确处理不同意见之间的关系。和而不同。

中华民族具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历史上,先秦诸子的学说在战国末年即开始相互融合,而不是一味地相互排斥,荀子的学说即融合了儒、道、法的思想而成。汉代的儒学融通了法家、阴阳家等各

家思想而成。汉代以后,佛教传人,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它。唐代是颇具包容性的时代,不仅佛教长足发展,而且伊斯兰教、基督教(景教)、摩尼教等都相继传人且都在当时的长安建立了寺庙。正是这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才有了历史上的“汉唐气象”,才造就了璀璨的汉唐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反之,与此相背的单边主义及由此而生发的经济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政治霸权主义、军事霸权主义威胁到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而不和”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构造和谐的国家关系,使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民族和国家和平地生存和发展是当代人权追求的目标。要和谐相处就要有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胸怀气度,就要尊重人类各种文化和各个国家的特殊性,在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作,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世界和谐的发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三、礼之用,和为贵

中国自古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所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也。当然,传统文化中的“和”绝不是毫无原则地为和而和,和稀泥,除了文中提到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外,“礼之用,和为贵”也可为证。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意思是说:“礼”要以“和”为目的,以“和”为基本精神,以“和”为宗旨。但是,又不能只讲“和”,也就是不能为和而和,为和而和反而达不到和的目的,还必须节之以“礼”,亦即用法律、伦理和各种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视、听、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

传统贵和思想里的“礼”是万物的根,“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诉,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官学事师,非礼不亲;颁朝治军,往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礼记·曲礼上》),礼是治理国家,稳定江山社稷,安定人民的根本途径。可以说,“和”为本,为体,“礼”为用。这里,“礼”的实质就是国家的典章制度,以及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当历史的车轮进入现代社会时,“礼”也由现代的民主、法制所取代。构建和谐世界,更要以一定的国际规范、国际秩序做保证,必须有健全的国际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等一整套国际规范对各国的行为进行约束,营造民主法制的国际环境,否则,世界就会陷入混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说:“我们主张的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和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

国家与国家之间平等而民主的交往准则,是发展友谊,和平发展的基础,当然,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的联盟,没有永久的朋友,但正因为如此,各国之间的利益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在世界民主和法制的机制下建构共同创造财富、共同分享财富的准则,并在准则机制下实现利益的互补与共赢,若能如此,永久朋友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奉行和平共处的和平外交政策,但是。和平共处还处在世界新秩序的初级阶段,于是胡锦涛又提出了和谐发展观,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发展的核心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与共享,也就是说,在平等与民主的前提下,创建平等分享利益的世界秩序。单方面利益最大化不是创造和平世界,而是制造世界动荡和敌意,因此,平等与民主,是国与国之间利益配置合理化的最佳途径。

世界人民有一个不息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世界和谐发展!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和谐思想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达到全人类的和谐、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代,传统的“和”文化仍具有积极的价值。它可以成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不同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标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将“和谐世界”的内涵概括为:和平稳定、民主公正、互利合作、开放包容。可以说,中国的“和”文化所体现的和谐理念,已将这些内容全部囊括其中。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所说:“要使人类避免危机,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编辑:国圳

猜你喜欢

和平世界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博弈·和平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