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战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贡献

2009-03-16赵秀忠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胡锦涛旗帜党中央

赵秀忠

摘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导引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在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夯实了统一战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思想基础,拓宽了统一战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实践路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统一战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贡献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4-0022-04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事业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理论创新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伟大实践而展开的。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组成部分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也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事业,也是道路,也是理论。事业与道路属于实践层面,是在理论指引下发展的;理论属于认识层面,产生于事业与道路的实践,而又用于指导实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里所说的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高度评价和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的导引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方向,准确把握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时代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并把统一战线事业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中来审视、来思考、来处理,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统一战线理论观点上产生了新思想,在方针政策上取得了新突破,在实践环节上推出了新举措,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新时期统战理论,夯实了统一战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指引方向,旗帜代表理想,旗帜凝聚力量。一个党、一个国家,举什么样的旗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原则问题。也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为夯实统一战线成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凝聚了力量。

1导引了统一战线成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前进方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面临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就要求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积极应对新挑战,解决新矛盾,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旗帜、方向等事关大事大非的重大理论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的同时,再次强调了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并把统一战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结合在一起,把发展作为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统一战线必须把握的政治方向,把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责。这就非常鲜明地指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永远是统一战线要高举的两面大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统一战线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统一战线的共同目标,从而鲜明而正确地导引了统一战线成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前进方向。

2坚定了统一战线成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想信念

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巩固发展,能够把各方面力量团结起来,靠得是旗帜的指引和凝聚。这旗帜就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目标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包括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各个界别、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正是对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和智慧结晶,体现着统一战线成员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形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共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思想基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不久,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时的谈话,就明确地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对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要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打牢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辟地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对于统一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使统一战线成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凝聚了统一战线成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体制的转型,我国的社会阶层、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观念向多样化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复杂性不断增强,不同阶级、阶层、政党和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靠什么把党心民心高度凝聚起来,靠什么建立起最广泛最牢固的统一战线,靠什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答案只

有一个,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精神支撑、共同的追求目标。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要求,又反映了各方面群众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共同理想和目标,又兼顾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愿望和追求,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凝聚作用。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协调好、处理好它们的诉求,代表好它们各自的利益。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有如此广泛、深厚、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以胡锦涛同志为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根本点和核心点,就是把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界别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凝聚成强大的力量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论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是把握和处理“五大关系”;不论是团结港澳台同胞贯彻和推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还是团结鼓励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为世界和平与中华民族的兴旺做贡献,都是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凝聚团结中华儿女为实现党的三大历史任务而共同奋斗。

二、新时期统战理论,拓宽了统一战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实践路径

道路问题,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开辟出的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不仅是理论,也是一种运动和社会制度。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统一战线的各个领域为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宽了实践路径。

1巩固和拓宽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是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共同探索开拓出来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着眼于为我国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拓宽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路径的探索和认识,使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其先进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体系、系统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道,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2坚持和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进一步做了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和部署安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了全会的决定。2004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就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构成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新概念,明确规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社会阶层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月19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些理论创新和政策突破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

“一国两制”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政治理论,也是一种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高度政治智慧的一种制度安排。实现“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是统一战线的神圣使命。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环境的现实状况,在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着这一政治制度的内涵。党中央在处理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始终把实现和维护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和维护港澳台同胞的福祉放在第一位,表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民族利益与港澳台同胞利益的高度统一,求爱国与祖国统一之大同,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大异。采取了一系列体现政治智慧的重大方略和举措,从而把一切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统一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广泛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奋斗,赋予了新阶段统一战线比任何时候都更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更宽广的政治家胸怀,也开拓了更加全新的祖国大陆与香港、与澳门、与台湾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三、新时期统战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各个领域,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1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不但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这一指导思想,而且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它进行了丰富和深化。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中央不但针对整个统一战线提出了“要把发展作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的总要求,提出了统一战线要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的基本任务,而且还针对各民主党派提出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的新论断。与此同时,党中央还把促进发展落实到统一战线实际工作的具体部署中。如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智力优势,为经济建设献计出力;发挥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密切的优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统一战线海内外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活动;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都深化了统一战线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体现和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统战工作的本质是研究人的工作,做团结人、联合人的工作,同时又要靠人来做工作,靠高素质的人来做好统战工作。人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坚持以人为本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一是从统一战线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出发,把握好、协调好、处理好统一战线联盟内“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关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各阶级阶层、各党派团体、各社会力量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在统战工作中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统战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把新的社会阶层明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后,对他们包括对他们的创业精神、优秀分子、合法权益的鼓励、团结、表彰和保护;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就是从新的角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统战工作者发挥我党在统战工作中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用富于人情化的方法去做好工作,赢得人心,增强统战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形成了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以照顾利益凝聚人、以教育引导团结人、以共同理想激励人的独特风格。

3落实和细化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统一战线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这一基本要求。党中央做到了既把统一战线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去思考、去谋划,同时又坚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统一战线涉及的领域和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宗教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各个方面都应当做好,党中央注意协调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统战工作的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了保证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工作,研究和把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规律,拓宽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渠道,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使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持续地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发展道路,为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4运用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就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五大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方法在统一战线处理重大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党中央交给统一战线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统一战线只有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的方法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工作,才能使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更加巩固,56个民族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更加协调,海内外同胞的联系更加密切,进而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最广大的力量支持。

编辑:魏方

猜你喜欢

胡锦涛旗帜党中央
旗帜
时局图
旗帜呵·旗帜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关于党的领导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月历
论胡锦涛的生态环境思想
20、30、40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