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2009-03-13

学理论·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徐 敏

摘要:目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和諧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和谐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各类文化的关系问题。总的看来,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研究存在着如下特点:政策宣讲有力,学理研究有待加强;传统和谐文化研究深入,世界其他文化的和谐资源研究不足;一元指导的口号很响,但其和谐资源的理论转化研究不足。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2—20—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理论界也围绕这一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展开了研究,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和有影响的观点。本文围绕在研究中理论界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和简要评析,力图呈现理论界对该命题的研究状况及研究特点,以期引发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和谐文化的相关论述,论者从多角度界定和谐文化的概念。一般论者视和谐文化为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含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1]也有观点把和谐文化的内容归纳为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诚信友爱的道德文化,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制度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文化等文化形态。[2]还有论者认为除文化形态之外,还可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把握和谐文化。任何文化实体或文化形式,只要从价值判断上具有和谐的特质,都可以宽泛称为和谐文化。[3]

有论者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一般的和谐文化区分开来,指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其他和谐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4]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国和谐文化的历史性超越,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

有观点从反映论的角度阐释和谐文化,指出“和谐文化就是指在和谐经济与和谐政治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以和谐为导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文化思维,是人们对和谐经济与和谐政治的一种感知和认识。”[5]总之,和谐文化不但建构于和谐社会的基础上,也是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反映,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6]

还有论者从文化类型学、文化结构论、文化社会学等多面向诠释和谐文化。认为从文化类型学的意义上讲,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它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和谐文化”是相对于“斗争文化”而言的。在文化结构论的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其根本特征的文化,它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在文化社会学的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的全面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它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愿景。[7]

有论者认为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依据在于道德建设具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认识的特性,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只能由思想道德建设的性质决定,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主要由思想道德建设来指引。[4]还有论者探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旋律,是和谐文化在道德伦理层面的展开,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基石。提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和谐思维的特征有系统整体性、差异和谐性、等级层次性、动态平衡性。和谐思维的基本原则有:整体和谐、有序对称、和谐协同。[8]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9]

关于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有论者概括为多元互补、兼容共存、和谐有序、活而不乱。[9]也有论者概括为尊重差异、倡导包容、强调协调、主张平衡、一主多元。[10]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民族科学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征。[11]

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会涉及到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区分。有文章指出“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来看,我们经历了一个从精神文明建设到先进文化建设再到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三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比较而言,和谐文化的兼容性更广泛,它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之外的许多方面或领域”。这类观点主要是把和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价值特征来认识,所以认为和谐文化兼容性更广泛。而作为一种特定阶段的文化类型看,多数论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12]

也有论者从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先进性的角度论述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关系,指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整个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体现着先进性的要求。”[13]先进性体现在使和谐文化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确保和谐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

位,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14]

二、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谈和谐文化多涉及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其讨论的旨归。

论者普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塑造当代中国的精神形象和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文化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不断实现。[16]

有论者主张研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把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系统中,并以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为基础。”由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依托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所以发展和谐文化既要注重发展和谐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同构与互促关系,还要思考“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传承性、时代主题性、制度阶级性三重维度和基本关系在当代中国的和谐统一问题。[12]

从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看: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支撑。[3]和谐文化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和展示,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并为和谐社会培育良好的文化基因。[17]

从上面罗列的观点可以看出,和谐文化的提出主要是依傍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即是论述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也是和谐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指导谈的多,和谐社会对于和谐文化的影响谈的少。就关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的研究看,多是就文化谈文化。如有论者指出在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中,必须辨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继承与创新、和谐文化与其他文化、形与神、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等诸方面的关系。[17]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选择性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18]和谐文化建设要以平等、宽容的理念对待多元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消解多元文化的消极冲击,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在走向世界、回归传统的基点上寻求文化主体地位。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树立与中国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地位与文化模式。[19]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