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2017-02-20张笑雨

党史文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中国特色传统文化

张笑雨

[摘要]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兼具社会发展需求与历史传承的特殊文化形态,它一方面具备了和谐文化的属性与特征,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科学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和文化自身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特色 和谐文化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地对待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并对其内涵和表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扬弃,立足于现实国情和实际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出兼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本质上就是承载、传承、培育、彰显和谐精神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性于一体,充分展现出尊重历史、包容差异、与时俱进的特质。也就是说,其突出特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接受、凝聚、整合和塑造,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汲取,在开放性与创造性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在兼容性和柔韧度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在:

1.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和谐统一。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正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文化形态。因而,其最基本的特质就表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多样性则是指不但要坚持主导,更要承认和尊重多样,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又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与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整合、开创新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和凝聚社会共识。由此来看,当前中国所追求的和谐文化就是这种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高度协调的文化形态,二者的和谐统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本质特征之一。

2.世界性、民族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重点论述过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将文化比喻为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报告中强调,无论何时,中华民族不能丢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也不能没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是这个民族永恒的标志。这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期,中国人民要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我国制度和文化中有缺陷的内容要努力剔除,国外有益的、优秀的内容要虚心学习和大胆吸收,既不能照搬照抄、全盘西化,也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在当今全球文化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保持自身文化形态的独特性,保障文化建设的独立自主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将传统文化的和谐要素作为基础,将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作为借鉴,努力开创具有时代特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和谐文化。

3.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以正确反映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融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人文性体现在人文关怀,体现在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要以文化进步为重要动力,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建设的起点与归宿,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做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调动广大人民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目标任务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民族文化从未断续的文明古国。尽管历经磨难,却始终生生不息;尽管纷争不断,却终能合而统一。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和”的基因、“和为贵”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认真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思想、人际和谐思想、自身和谐思想。

1.构建天人和谐文化。《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这一儒家思想强调了“礼”的效用与“和”的价值,治国理政的根本之道全在于此。这里的“和”同样也包含了天与人的“和”、国与家的“和”。道家讲“和”以“道”为本,以本统末,认为“道”能使纷繁复杂、矛盾对立的各种事物至和不分、至中不偏。天人和谐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一追求不受民族、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与阻隔,尽管各种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但种种概念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恩格斯曾说:“与动物相区别,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带有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这些行为具有协调性、计划性、目的性的理性色彩。”[2]p382这里所指的“一定目标”便是涵盖了天人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恩格斯看来,自然与人是并存的,并且是相互包容的。他在同马克思的书信中也强调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意识都是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2]p383,“我们所统治的自然界,决不能像人类占有统治异类人那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那样”[3]p911。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一方面肯定了自然是客观的存在,一方面也正确认识和利用了自然规律,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人和谐作为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不仅要实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2.构建人际和谐文化。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84,而一切形式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与否以及和谐程度,它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人际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不言而喻。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追求,从“和为贵”思想,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提出,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程度。同时,孔子所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警训,也表现出我国古人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共同理解与普遍践行。从《论语》的多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社会危机的根源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是人心的危机,是人自身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危机,因而救世之本在于救心,救心之方在于教化。他如其他学生曾子所言,“仁以为己任”,席不暇暖,如“木铎”般之警众,周游四方以行其教,以仁义正人心而遏人欲于横流,诲导人进德修身以成就君子人格,以自己的言行对人的生命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做出了切实的回答。

与中国古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不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在和谐的物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才能健康发展。然而毎个人都处于不同的具体社会环境中,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经历,还有各不相同的抱负,这就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我们将人际和谐文化作为和谐文化构建的主要内容,既要考量人际和谐文化本身的建设,同时也要全面地分析这一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培育出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具备完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的人际和谐文化。

3.构建自身和谐文化。自身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自身和谐文化也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在社会中,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必定是人自身,因此,只有人自身达到了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全面而真正地实现和谐社会。反过来说,个人自身的和谐如若不能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会难以实现,而天人合一的社会和谐便无从谈起。因此,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自身和谐的建设,还要将自身和谐文化的构建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自身和谐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第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自身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客观地认识事物、分析矛盾,遵照自然规律,加强自身修为,追求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在重视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下促使社会价值的生成,以达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之间、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第二,自省自律意识教育。自省自始至终被儒家认定为君子人格中最基本的品质和克己修身的方法。只有首先达到每日每事的常规性、习惯性省身律己,才能实现儒者朱熹推崇的“慎独”境界。《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与子路对话中还提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安人”最彻底的办法是以自己的修养仁德影响他人,使人人皆修养仁德而自安,安于心、安于仁。自身的“安”方能构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安”,即我们当前所提到的和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之自省自律的修为素养,辅以健康的心态,三者相互促进构成自身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路径

和谐文化,本着“和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旨在于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和谐之理念,培育和谐之精神,营造和谐之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寻找具体的实现途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以其引领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尤其是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这一基本前提决不可动摇。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适应社会思潮的多变性,融合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兼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引领和谐文化发展方向。

2.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夯实构建和谐文化的基础。建设中国特色和谐文化,需要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积极的精神理念和思想共识贯穿、凝聚、融通在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整合利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先贤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夯实构建和谐文化的基础,必须把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并将中华精神和传统底蕴与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相融合,注入新的内涵、新的释义,使其传承文化特色,彰显中华韵味和中国气象。

3.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涵的价值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独特理解和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贡献和文化资源,其中许多思想内容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并接受。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具备实践特色、涵养旺盛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挖掘出来,使其转化为当前社会主义独特文化的精神源泉。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不竭动力。毫无疑问,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最终依靠力量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治理的主人,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关键点就是要使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激发他们无穷的开拓力、创造力和建设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7-10-1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马永义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中国特色传统文化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明清小说的本质特征与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