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2009-03-08高志军陶双凤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差生因材施教笔者

高志军 陶双凤

当前,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全面推进落实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紧要任务。然而,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差生的素质水平,的确不是件易事。它不仅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个班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兴趣、性格、能力各异。“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因此,歧视差生,说差生“朽木不可雕也”是不应该的,也没有道理,那么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全面了解学生,把爱心放到每个学生身上

要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当对他们有全面的了解,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行动倾向,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的工作。

经观察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差生之所以差,并非他们智商低,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缺乏兴趣,专注水平低,抗干扰能力差,缺乏自控。成绩一旦落后,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心态调控,以至于自尊心不够或自信心不强。对这样的学生,应采取保护其自尊心、培养其自信心的办法。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可以鼓舞学生攀登自信心的高峰,也可能使学生落入自卑的深渊,所以要转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主动接近他们,多关心,多过问,用炽热的爱点燃学生上进的火花;在学习上,应耐心辅导,百问不厌,同时结合帮教计划,使差生、优生结对子,互助互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集体的温暖,树立起自信心,扬起上进的风帆。有一名学生,由于父母离婚后,产生了逆反心理,造成学习成绩差,纪律松懈,经常打架,久而久之,成了班中“打架大王”。笔者主动接近他,与他促膝谈心,给他讲邱少云、华罗庚的故事,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他喜欢打乒乓球,课余时间,笔者便陪他在体育室一起打乒乓球,热情赞扬他的球技。后来,笔者看见他的头发很长,乱蓬蓬的,就又带他去理发、洗头。他激动地说:“老师,您真好!”笔者告诉他:“只要你改正了缺点,老师就心满意足了。”后来,他改正了缺点,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大家选他当了纪律委员。事实证明,教师对差生的感情投入越多,其进步就越快。

二、注重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当今社会是个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的社会。如果没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那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尊重,更不可能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所以作为老师,就要在教学中把这种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对学习有种责任感。要让学生明白,过去我们国家之所以受帝国主义欺凌,就是因为我国各方面都落后,尤其是科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从而震慑其心灵,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自尊心和羞耻心也是学生们勤奋学习、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责任感和道德情绪的一个重要支柱。有了自尊心、羞耻心,谁也不甘落后,这是一种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教师应把它变成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一种动力,从而勤奋学习,从思想意识中真正懂得勤奋学习光荣,懒惰无为可耻。

三、从学生性格差异入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的性格是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对学生因势进行教育,这里的“势”就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对差生家庭史、生活史进行调查,然后通过各种活动细心观察,逐步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对过于畏缩、怯懦的同学,教师应采用鼓励的方法,促使他去做一切事;对于盲目自大、自以为是的同学,教师应采用抑制的方法,让他做作业、回答问题时小心仔细。如笔者班上的邱汉雄同学是一个全校有名的“双差生”,谈学习没精打采,唉声叹气,说打架闹事,眉飞色舞。在他的影响下,班风一直不正,因此成了老师们的“心病”。笔者接班后,就决定从他入手,重塑良好的班风学风。笔者首先了解其个性,对他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经常与他交心谈心,与他交朋友。刚开始,他根本不领情。于是,笔者转从找他的闪光点入手。笔者经过观察,发现他在班上的号召力很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就故意安排他当劳动委员。一次植树,他带领同学们种得又快又好,笔者借机大大表扬了他,并要求学校配合表扬他。通过这一次活动,他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迅速高涨起来。笔者趁热打铁,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他终于被笔者的诚意打动,开始主动学习了,同学们对他的看法也改变了。在他的带动下,班风学风明显好转。这一年,我们班被评为学校“文明班集体”。工作这几年,笔者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没有不懂爱的学生,只有不会爱的老师。每个学生都能教育好,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爱每一个学生,要走进他的心灵。

四、分析学生的能力,因人制宜,循循善诱

差生的转化工作应对症下药,因人制宜。顽皮、好动、贪玩的学生大多学习不用心,致使学习成绩较差,自卑感较为强烈,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神旺盛。转化的关键在于引导和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情感用到学习上,用到为班集体多做好事上,多用疏导、迁移的办法,进行教育;反应迟钝的学生,通常智商有差异,自卑感较为淡薄,转化的关键在于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教给或探讨适合的学习方法,解除自卑感。不论哪一位差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转化的关键在于改变他们学习的落后状态,帮助其树立信心。

笔者班上有一位同学反应迟钝,各科成绩总在30~40分之间徘徊。笔者就给他讲了我国清朝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琚的故事。阎若琚,少小愚钝记忆力差,六岁入学,读书千遍还背不了。他明知比别人笨,就“笨鸟先飞”,一生格外努力,苦学不已,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考据学家。此后,又给他介绍了多种学习方法,使他的成绩在第一学期末上升到50~60分。又如,李某某聪明过人,但常常顽皮捣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给他讲“乌龟和兔子赛跑”中的第二次赛跑,让李某某充分利用自己头脑灵活的优势。经过一学期的勤奋学习,他的各科成绩均升到70~85分之间。

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力求接近、研究或获得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一种心理特征。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是推动他们探求知识,主动发展的动力。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就必须巧设导语激发兴趣,组织交流讨论,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学习,把课堂形式游戏化、教学内容故事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迷恋感,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欢乐中再产生兴趣,有助于每个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状态。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已。”因而,教师不但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各种读写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5分钟口头作文比赛等。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促使他们自己去找课外书,去读去想去写,既发展了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如5分钟口头作文比赛,经过预先引导,学生开始注意观察其所看到的一切人、事、物的特点、状态和发展,并做好记录,到比赛时才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引导帮助,比赛中多给他们机会,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一开始由老师、家长、优等生一起帮助他们准备,鼓励他们参与,等他们有了兴趣,有了成就感再慢慢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一切。当然,对于差生来说做到这些肯定不是一帆风顺,教师要像在课堂教学中一样,抓住一切机会,随时拉他们一把,促使他们的读写能力与全班学生得到同步提高。

对差生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转化。作为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在教学的设计、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要研究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方法,还要有恒心和耐心,不断观察,掌握不同差生的特点及其瞬息间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变不利为良机。上课时,注意分层教学,鼓励差生发言,把难度小的问题留给差生回答,抓住他们回答问题的点滴优点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六、在教学中对待差生要热情、耐心,培养差生勤思善问

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花费很大力量已经使某个问题学生有了转变或者有了很大进步时,这个学生往往会在某个时候或者在某些事情上又突然变坏。此时,教师往往会因这个学生“太不争气”而感到“不可救药”。笔者认为,既然这个学生是差生,就应允许他们有反复,出现反复并非说明转化工作的失败。差生的反复,是在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斗争中消极因素一时又占了主导地位。只要有耐心,教师的热情帮助总会促使其克服消极因素,思想转化就会一次比一次巩固,前进的动力就更大。

现行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偏重于大量的记忆和简单理解及应用,用高层次的能力培养却不够,这就是不善提问,尤其是差生更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不善提问,究其原因是不勤于思考。那么,如何培养勤思善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判断能力;②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③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想象,甚至标新立异;④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质疑并释疑。

总之,只要教师以爱心善待学生,以耐心帮助学生,以恒心鼓励学生,注重发现学生尤其是差生的闪光点,使其扬长避短;只要教师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差生,他们就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差生因材施教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在书上睡觉
找你算账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性能相差达32%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