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依存关系与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

2009-03-03刘辰诞杨慧芳

外语教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

刘辰诞 杨慧芳

摘 要:汉语歇后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对歇后语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徐盛桓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用其中的涉及到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为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在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过程中,歇后语的解体作为自主成分先是通过相邻/相似关系中的语音模拟相似性推衍出一个类自主成分,然后类自主成分会再次通过常规关系的联结得到依存成分也即歇后语的引体部分。说话人头脑里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解体——通过常规关系心理建模的联结即拈连的两次运作生成依存成分——引体,是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的一般机制。

关键词:谐音类歇后语; 生成机制; 自主成分—依存关系;相邻/相似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09)01-0040-04

Abstract:Chinese Xiehouyu has always been the concern of many scholars, but few studie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mechanism of its generation. Based upon the Autonomy-dependency Framework put forward by Xu Shenghuan in his Model-based SR Reasoning Theory, we try in this paper to offer an explanatory mechanism of the production of Xiehouyu of the homophone type. We hol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generation of Xiehouyu of the homophone type, a quasi-autonomous element is derived from the Jieti, the autonomous element, through the similarity of the phonetic stimulation under the laws of proximity and similarity. Then the Yinti, as the dependent element, will be produced through thealignment of stereotypical re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perative mechanisms of Nianlian (interrelating) and the stereotypical relation shown in our analysis, a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Xiehouyu of the homophone type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Xiehouyu of the homophone type; generative mechanism; autonomy-dependency relation;proximity/similarity

1.前言

歇后语以其“浓厚的民族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结构形式”(俞建梁 2006:29)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并因此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不少学者从文化起源、社会功能、语言特点、分类特点等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但是对其生成机制问题研究触及较少。2005年,徐盛桓提出了“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并希望这一理论能为语言理解和生成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普遍成立的工作假说。本文试图通过该理论中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来为汉语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力求丰富和深化对歇后语的研究。

2.“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及“自主—依存分析框架”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的基本点如下:话语交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意向,意向是不明说的,因此表达总是牵涉到两个表述:隐性表述和显性表述。话语理解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建立心理模型是推理的基本形式。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即大脑在抽象知识系统的制约下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抽象、存储、组合、表征的心理过程,语用推理同这些活动都有关。话语表达的显性表述是从大脑中要表述的相对完备的意思推衍出来的;相对完备的意思就是隐性表述。在一次具体的表达中,从显性表述同隐性表述的关系来说,大脑中要表达的相对完备的意思是自主的,据此推衍出来的显性表述是依附于它的,二者形成了“自主成分—依存成分联结”。自主成分在交际意向性制约下和相邻、相似性关系作用下推衍出依存成分。推衍的机制是拈连。其流程图形式刻画如下(徐盛桓 2007a:11-12):

3. 歇后语的构造特征

传统研究认为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譬喻,像谜面,称之为“引”,是引出话题之用;后半部分是解语,像谜底,对前半部分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称之为“解”。古代歇后语通常只说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故称“歇后语”。对于歇后语的名称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马清文(1991:IV;V)认为:人们现在所说的“歇后语”和严格意义上的歇后语是完全不同的,严格意义上的歇后语大多来自现成的熟语并都要歇后,形式如杨柳细(腰)、瓮中捉(鳖)、秋胡戏(妻)等等,现在所说的歇后语应该叫做“俏皮话”。他所指的“俏皮话”和现在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歇后语是完全一致的,例如《辞海》(1999:1876)对歇后语的解释是:“熟语的一种,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 ‘不对路数;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下文所提到的歇后语一律指人们现在对歇后语的认同形式。

汉语歇后语就后一部分是否谐音可以分为谐音类歇后语和非谐音类歇后语(赵秀琴 2004:v),如下图所示:

4.自主—依存关系与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

一般说来,话语表达所蕴含的说话人的意向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内容和交际态度。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态度传递,例如明白、隐晦、谐谑、庄重、古雅,甚至为某一目的而使用某种语言或方言或语码混用等等,这就造成了生成话语的多种方式和多种结果(徐盛桓 2007b:47)。因此,话语的表达方式是说话者表达意向的反映,说话人传递表达意向时会将所需要的表达方式考虑在内。人们最初在使用歇后语这种表达方式的过程也是如此:说话人要表达某种意向,但这种表达意向又不便用别的方式来传递,或者很难从经验或语境中搜索到现成的表述。例如:张三想去找李四借钱,担心说话方式太严肃别人不借会尴尬,于是他便考虑使用歇后语这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向:

李四:老兄,你今儿个来是有事吧?

张三:怎么说呢,我是“百家姓不念第一个字……”

李四:怎么这么巧呢,我这阵子刚好是“百家姓里少了第二个字……”。

在以上的语言交际中,“借”与“不借”这种本来比较难开口的话因双方借用了歇后语这轻松的表达方式而少去了许多尴尬。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引用到的歇后语大多都是经过长期使用已经被约定俗成的习语,认知语言学家也将它们视作“构块”,即看作一个整体的表意符号(徐盛桓 2006a:35)。作为符号它向人们展示出来的只是符号本身所表示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会显示出它的交际功能。

本文所关注的不是歇后语的应用,而意在揭示人们今天所谓的歇后语最初是如何被使用者或者说创造者创造出来、又是如何被概念化为符号来使用的,即歇后语的生成机制问题。篇幅所限,本文只讨论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

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用语音来表达语义的过程,或者说是语音通过由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构成的语言系统的干预与语义发生关系的过程(熊学亮 1999:13)。但是,语音单位作为一种符号,它具有形式和内容不完全统一性的特点——形式和内容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意义的表达不只具有一种语音形式,反过来,一个语音形式也不只是表达一种意义,谐音类歇后语在形式上正是利用了后者存在的相关联系而产生的。认知语用学“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认为话语交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意向,传递这一意向的是显性表述;意向是自主的,传递意向的表述是从意向推衍( derive)出来的,是依存于它的,所谓“推衍”,就是作为隐性表述的自主成分通过常规关系将自己的“意向”拈连到作为显性表述的依存成分的过程。(徐盛桓 2007b:50)。在汉语歇后语中,解体(以下用“解体”来指代歇后语的“解”,用“引体”来指代歇后语的“引”)作为说话人表达意向是一种相对完备的表述,但这种表述说话人不便直接表达出来,因此便通过另外一种媒介——引体(即显性表述)来传递,但它和解体部分的联系绝非偶然,完全是常规关系作用的结果。

常规关系是指事物间的一种自然关系: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环境中,而且事物都会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同其他事物建立联系。常规关系可通过相邻或相似关系来体现。相邻主要涉及时间相邻、空间相邻、因果相邻、上下位范畴之间的相邻等等;相似包括类比相似、模拟相似、象征相似、概括相似等,没有什么事物是不能从这两个维度来观察它同另一事物的联系的。

谐音类歇后语的引体作为显性表述是从大脑中要表述的相对完备的意思(即隐性表述)推衍出来的,解体作为表达意向是自主的,推衍出来的显性表述即引体是依附于它的,二者构成了自主—依存成分的联结,引体和解体之间常出现的破折号,形象地标示出联结的作用。解体在交际意向的制约和相邻/相似关系的作用下推衍出依存成分——引体。谐音类歇后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表达,自主成分要通过常规关系的两次衔接才能推衍出最终的依存成分。具体来说,自主成分先是通过相邻/相似关系推衍出一个类似自主成分的过渡体成分(类自主成分),接下来类自主成分会再次通过常规关系的联结得到依存成分。前者体现出来的常规关系是相似关系中的模拟相似性,即语音的模拟相似性,后者体现出来的常规关系可能会涉及到相邻/相似性的各个方面,例如相邻/相似律中的传递律:在话语A中出现x,如果在过去某一语境中x曾同y相邻/相似(即提到x就可能内在的蕴涵y,下同),而在过去某一语境中y又曾同z相邻/相似,则可能A: x (A: y) A: z ,即 x同z相邻或相似(徐盛桓 2006 a:38)。

比如在歇后语“荷花塘里点火——偶(藕)然(燃)”中,“偶然”与“藕燃”通过语音的相似性联结到一块;而“荷花塘”与“藕”、“点火”与“燃”则是通过事物的相邻性联结起来的,该歇后语用传递律可表示为:“偶然 藕燃荷花塘点火”。

上述从自主成分到依存成分的表述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如下:

在“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中,推衍的机制是拈连,而拈连的具体手段是通感、通知。

比如在谐音类歇后语中,从自主成分到类自主成分的生成是通过人的认知机制中的语音通感手段拈连起来的。例如歇后语扯“胡子过河——谦(牵)虚(须)过度(渡)”中谐音字的拈连就充分利用了人的认知机制中语音通感的作用。同样,从类自主成分到依存成分的推衍仍然是拈连的作用,只不过此时的拈连手段可能会涉及到人的认知机制中的各种感知觉。如歇后语在“和尚(秃头)打伞——无法(发)无天”中,无发无天与和尚或秃头打伞能够联结起来就是人的社会知觉和空间知觉在起作用。另外在“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中,依存成分应可向意向性回归,并原则上反溯自主成分的基本内容,即在歇后语中生成过程中,歇后语的引体不仅要体现说话者的表达意向,而且还要反溯解体的基本内容,具体刻画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机制中,从解体到引体的生成过程不仅要受到相邻/相似关系的制约,它还是下向因果关系作用的结果。所谓下向因果关系是指较低层级的所有过程要受较高层级的表达意向的制约,并且按这些规律行事(徐盛桓 2007b:49)。具体到歇后语的生成上来说,歇后语引体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它是较高层级——解体制约的结果。

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过程是从自主成分推衍到依存成分的过程,即从解体衍推到引体的生成过程。歇后语生成之后会脱离最初的语境和解体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符号整体使用,并逐渐在口语中流传直至形成今天这种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式。当然,上文所提到的生成机制并不是指人们在创造歇后语时有意识按这个规则行事,而是指人们的一种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认知活动规律(徐盛桓 2006b:110)。

从认知状态来说,从解体衍推到引体的过程其实也是两个认知域的转换过程:引体作为显性表述是一个认知域,解体作为自主成分也是一个认知域。Lakoff等人关于概念隐喻的观点认为隐喻就是概念系统中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跨域结构投射,即一个范畴得到解释的概念域可以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Lakoff & Johnson 1980: 10)。

根据图2刻画的框架,谐音类歇后语的理解流程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a: 显性表述(引体) 类隐性表述(过渡体)隐性表述(解体);

b: 显性表述(引体) 隐性表述(解体)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会利用受话人的听觉错觉把过渡体省略掉,直接得到隐性表述(如b所示),甚至还会根据对听话人知识经验的判断把隐性表述也省去,即“歇”去解体。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这一过程详细刻画为图3:

(*说明:图中的类隐性表述意义上和上文的类自主成分等同。)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最初的歇后语是在口头语言中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因此,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难免要受到方言的影响(马清文 1991:II),例如: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毛八的弟弟——没救(毛九)

两只手伸进染缸——左也难(蓝),右也难(蓝)

受方言影响的谐音类歇后语它的生成机制同普通谐音类歇后语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语音模拟成分是方言语音,它的使用范围也主要局限于该方言区。

根据以上的理论描述,我们以“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这一歇后语为例来简述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

说话人——该歇后语的最初使用者——想向人们表达一种说话意向,即要表达某种无视法纪状态,但是出于某些原因说话人的意图不便直接表达,因此他便想通过一种比较含蓄委婉或比较新奇轻松的方式来表达。这个过程也是以说话人的意向为自主成分寻找依存成分的过程。

第一步:说话人由表达意向“无法无天”(X)推衍出它的谐音表达式“无发无天”(Y)。当然这不是理想的表达方式。

第二步:由“无发”与“和尚”、“无天”与“打伞”所具有的相邻性关系推衍出显性表述“和尚打伞”(Z)。

第三步:利用听话人听觉上的错觉将Y仿拟成X达到完成表达意向的目的。

第四步:该表达形式流传并固定下来形成今天的歇后语。

事实上,这种描述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在歇后语的生成过程中,歇后语引体的选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任何歇后语引体的选择在固定下来之前可能都经历过非常复杂的过程才最终找到理想化的描述。

5.歇后语引体的选择

如上所述,在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过程中,引体的选择不是任意的,它始终要依存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向即自主成分,并且还要受到常规关系的制约。但是即便这样,歇后语的引体相对于别的话语形式来说是一个比较自由的表达成分,它的选择空间仍然比较大。比如,从自主成分所要表达的意向内容来说,能同它结成相邻/相似关系的可能性不只一个, 因此同一意向内容会有不只一个推衍的结果,这就需要由意向性做出选择和限制(徐盛桓 2007b:49),或者说,人们在选择隐性表述的认知参照物时可能会激活多种常规关系从而得到多种可能的显性表述。例如在歇后语“樵夫卖柴——两头担心(薪)”中,依据常规关系,可能会出现“樵夫买柴”、“铁匠卖柴”“农夫砍柴”等等相关联的引体,但是人们为什么只选择“樵夫卖柴”呢?话语关联原则的最佳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对话语和语境假设的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就越清楚,人们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能正确的理解话语(何自然 1997:138-139)。人们在选择歇后语的引体时会依据常规关系进行“优化选择”——接受最合理的因素,拒绝不是最合理的因素,从而达到最佳引体选择的目的。在上述歇后语中,如果引体改为“樵夫买柴”或者“铁匠卖柴”人们在将这些引体和解体关联起来时会付出过多的努力,因为思维是涉身的,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获得意义(Ungerer & Schmid 2001:106)。在人们的经验中,提起樵夫就易联想到砍柴、卖柴;提起铁匠就易联想到打铁、卖铁;同样提起农夫就易想起到耕田、种田,如果引体改为“铁匠卖柴”或者“樵夫买柴”,在意义上与常识有违,人们在将这些引体和解体关联起来时会付出过多的努力,因此最终没有被选择为引体。

在引体的选择中,还会涉及到同一类范畴成员的“优化选择”问题。比如在“和尚(秃头)打伞——无法无天”这一歇后语中,最初人们在选择引体时可能会依据经验联想到许多和“无发”有关的表示人的范畴成员,如尼姑、秃头及剃过发的张三等等,但人们为什么不用尼姑打伞、剃过发的张三打伞作引体呢?认知语言学认为,同一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受人们注意的常常是那些典型成员,典型成员的形成与人们对它的注意程度和认知经验有关。比如汉语中在表示无发的范畴成员内,“和尚”“秃头”受人注意的程度要高于“尼姑”和“剃过发的张三”等成员的受人注意程度,这是人们选择“和尚(秃头)打伞”做引体的又一个原因。汉语歇后语在选择引体时基本上都是以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为参照的对象,这样做易于让人们接受到它的解体及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这也正是歇后语能逐渐演变和概念化为一种符号得到普遍认可的原因。

6.结语

研究话语的生成机制,就是要揭示说话人头脑里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生成话语过程是什么(徐盛桓 2007b:52),其实质是作为“自主成分”的表达意向内容如何显性化为话语表达形式,考察谐音类歇后语的生成机理,也必然要探寻这个过程,即探寻谐音类歇后语解体和引体之间的“自主—依存”关系的建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常规关系的两次联结进行的心理建模,或者说拈连的二次运作是其中的中介。这个过程的操作是谐音类歇后语生成的认知动因。

参考文献

[1] Croft, W. & D.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 Lakoff, G.& M.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0.

[3] Ungerer, F. & H.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8-139.

[5] 马清文.俏皮话词典[Z].北京:三环出版社,1991.

[6]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

[7] 徐盛桓.相邻和相似——汉语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二[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a(3):33-38.

[8] 徐盛桓.相邻与补足——汉语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b(3):107-111.

[9] 徐盛桓.心理模型与类层级结构,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讲习班提纲[Z]. 长沙:2007a:11.

[10] 徐盛桓.说“拈连”[A].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长沙:2007b:44-52.

[11] 俞建梁.汉语歇后语认知心理表征之研究[J].现代语文,2006(8):29-31.

作者简介:刘辰诞,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杨慧芳,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收稿日期 2007-11-12

责任编校 薛旭辉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警察腐败生成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内在生成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情感催生权威:小学教师权威的生成机制探索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商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
神奇婚姻故事深层叙事程式探析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