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语篇的语用学阐释:互动性及其取效行为

2009-03-03陈海庆

外语教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互动性

陈海庆

摘 要:本文旨在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语篇的语用学问题进行阐释及分析。根据Iser(1974,1978),Levin(1976),Ohamann(1971b),Freund(1987)等人的文学阅读接受理论 文章对Austin有关文学语言的“空洞性”和“依赖性”观点进行了重新解释,阐述了文学语篇的互动性是作者意或目的传达与读者对之积极的领悟、补遗和反应得过程,是取效行为的表现方式。此外,文章还阐述了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段在获得文学语篇取效之果层面上的劝说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文学语篇;互动性;取效行为;劝说功能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09)01-0030-05

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issues in literary tex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ading and reception proposed by Iser(1974,1978),Levin(1976),Ohamann(1971b)and Freund(1987), the paper reinterpretates Austins point of view on the literary language that is considered as “void” or “parasitic” in speech act theory; and it also elaborates the nature of interaction in literary text, which means the process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of authors intention or goal and the readers active uptake, gap-filling and response to it. So this process can be viewed as the ways of realizing the perlocutionary act. In addition, it explains the persuasiv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language style and rhetoric devices in achieving perlocutionary effects.

Key words: literary text; interaction; perlucutionary act; persuasive function

1. 引言

人类语言主要沿着两个维度进行发展,一是口语,二是书面语。前者以“会话”为主,后者通常指的是“文学”(literature),两者构成了人类语篇的主要形式(Mey 2001)。文学语篇同口语语篇一样,是向人们讲述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描述,是对作者想象中所发生事情的写照。因此,文学语篇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世界”。Iser(1978:x)认为,文学作品是对已经定型的现实世界的再次勾画或描述,它给现实世界添加了以前不存在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对已经存在或曾经存在的事物的一种文字记录。如果说作者创作了一个连贯的语篇,那么读者就可以根据该语篇构建一个连贯的世界(Schmidt,1976)。就读者而言,阅读是发生于作者与读者之间一种合作活动,作者所创作的语篇并非完整,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是一个读者重新创造的过程,他不但要积极合作,而且还要有所创新。Mey(2001)将该互动过程比喻为“论证求实”过程(dialectic process)。

根据Iser(1978)的观点,如果把文学语篇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的话,那么它的互动性就体现在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层面,因为作者的目的和意图是通过语篇传达给读者,与此同时,读者在对语篇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会在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做出积极的反应。虽然Austin(1962)认为文学语言(如诗歌)是“非严肃”性的(non-serious),不属于日常语言哲学研究的范畴,但文学语篇和口语语篇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特点,如传达信息、改变接受者的思想和情感、唤起接受者的反应和行动等。在这里,语篇效果与读者反应特征是潜在性的(potential),它们既不存在于语篇本身,也不属于读者自己,而是实现于读者和作者互动过程之中(Iser 1978:ix)。可以说,在共享世界知识基础上,文学语篇的互动性是作者(语篇)的目的、意图与读者的领悟(uptake)、反应之间动态关系,是言语行为理论中“取效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2. 重解Austin文学作品语言的“非真实性”观点

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诗歌等,通常被认为是虚构的文本。出于这个原因,“小说”和“纪实”经常被划分为对立的两种语篇。然而,小说和现实之间是有联系的,因为小说常常被看作是讲述现实事物的一种手段。van Dijk(1976)认为,对于文学语篇,我们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并把它看作是具有自身适且条件的一种言语行为。我们知道,言语行为理论源于日常语言哲学,其目的是尝试对日常语言所完成各种不同功能进行分析和描述(涂纪亮 2001:F24)。这样的分析和描述同样适应于对文学语篇的阅读和理解,因为阅读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对语篇的理解或对语篇试图要表达内容的把握,该活动是通过建立语篇和读者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的”(Iser 1978:54-5)。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任何文学作品都要求读者“搁置其怀疑”(suspend his disbelief),与作者一起把自己融入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该世界中,语言、事物和事件都以非常规的情形得以表述和运用(Levin 1976)。

然而,Austin(1962:22/44)多次提到,他的语用学理论不适用于“非严肃”的语言活动。在他看来,诗歌是正常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空洞的”(void)或“依赖性的”(parasitic)语言现象。说它“空洞”,是指它不可能产生一个真正的语言活动;说它“依赖性”,意味着它虽然具备表述性言语的内部特性,但却不能直接地加以使用(Levin,1976;Iser,1978)。易言之,文学作品只能模仿表述行为和行事行为,它的内容不能产生它所预期的意图和效果。

我们认为,Austin的观点存在着有待商榷之处。其实,文学语篇是人类交际的特殊形式,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产生取效之果的一种特殊言语事件。所不同的是,诗歌和其它文学形式是对语言规则的一种违反,即对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的违反。在凝练的表达形式中,这些适切条件包括了具有某种常规效果的规约程序,读者必须正确完整地执行这个程序才能领悟作者(或语篇)的意图(Ohmann,1971b)。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斥责奥菲莉娅时的言语行为,按照Austin的观点来看,这些话语是“依赖性的”,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在任何情况下只需要模仿该“空洞”的言语行为就行,因为扮演哈姆雷特的人根本不会真的想斥责扮演奥菲莉娅的人。然而,在观众眼中,哈姆雷特的话语并非是“空洞的”或“依赖性的”。恰恰相反,哈姆雷特的言语行为不但能传达戏剧语境的信息,而且还能唤起观众/读者的情感和思考,使他们对戏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哈姆莱特的动机以及英国历史上所发生事件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和感悟。因此Iser(1978:59)指出,当一个言语行为能激发如此深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悟时,即使它没有在真实语境中产生任何真实的行为,它必定也不是“空洞的”或“依赖性的”。观众/读者可以发现,正是因为哈姆雷特的言语行为,才唤起了他们对人类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才导致了他们对真实情感的洞察和体验的取效效果(perlocutionary sequel),并非是“空洞的”或“依赖性的”东西。可以说,文学作品是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类型,或者说是一种“准言语行为”(quasi-speech acts),具有劝说、建议、忏悔、宣告等语用功能(Ohamann 1971b)。

猜你喜欢

互动性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玩转表演
工业设计专业英语互动性教学
B2C模式下互动性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师生互动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保险营销工作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探究
“物”化的空间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