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存在:新课程改革的博弈剖析
2009-03-02李彦博
李彦博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遇到了众多的困难,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的改革主体追求不同的利益而产生博弈,博弈产生在利益主体、决策主体与行为主体之间。本文分析了产生博弈的原因,认为必须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不同的声音,理性地对待中西文化。
[关键词]博弈 改革主体 新课程改革
一、改革主体的博弈
教育改革是由人发起并承担。旧的教育不能满足人类新利益的需求,成为人类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动力。所以,新课程的博弈转嫁到课程主体的博弈。
所谓的博弈,即game,amble,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通俗地讲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使自己赢。本次课程改革涉及面广,改革的主体构成也随复杂。从改革主体对改革的作用角度可以把改革主体分为三类:即利益主体、决策主体、行为主体。政府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构成,它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及满足人民需要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时代的今天,一切瞬息万变,提高国力,争夺国家在世界的强国之位,必须靠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去实现。而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育实现。通过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利益。作为利益主体的国家,同时也是最高决策主体,根据国家需求对课程改革做出总决策。教育理论专家也是决策过程中的决策主体,为国家制定的课程改革决策提供专业理论知识,避免教育理论方面基础性错误。教学一线的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行为主体,其职责就是执行上级的决策。这里的行为主体的教师也作为一个“经济人”出现在教学一线。“经济人”即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不同改革主体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状况。由以上对各改革主体所追求的利益分析以及教学一线的现状可知,新课程改革对行为主体的利益关注不够,教师追求自己的利益,学校则追求升学率。教师采用新的方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新的利益却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仍就保持了原有的观念与行为模式,并未真正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各主体之间相互博弈,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新课程改革主体产生博弈的原因
1.利益主体、决策主体有限的认识视阈与时尚追求。从认识论角度讲,有两种解释:一是人类认识是有限的;二是人类本身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的事物的认识与理解都是不同的。在新课程改革中,不论是代表利益主体的国家,还是决策主体中的教育理论专家,都是以自己的观念与认识去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试行)受到国际课程界、教育学界的高度评价,也就是说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很先进,非常完美、完备。但这毕竟是部分教育专家的思想与理念,大部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试行过程中对新课程的理念争论热闹非凡,这说明每个人对些都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就个体而言,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并非都是真理和科学的化身,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与不同,不同人的观念也可能是南辕北辙。再次,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诠释是不同的。如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式,但对于什么是“探究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回答,甚至对“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这两个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讲,新课程改革是课程理念的一个飞跃,并不是课本的改朝换代,从课程结构、阶段设置、由重视学科内容到重视活动和经验课。如“综合实践”,大多数人都理解为课外活动,不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对此课重要性的理解也是千奇百怪。认识的解释就可以显示出新课程产生博弈的部分原因。
2.时尚名词的追求。第八次课程改革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生命教育、赏识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等。这些理念在理论层次上是合理的、完备的,但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也正是因为这种理论过于合理、过于完备,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不现实。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非是好的教育,课程的改革并非是完全追求时尚。建构主义在我国被认为是经典,而在西方国家只是众多教育理念的一种而己。那么,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改革?难道就是要使教育理念走在前沿吗?就是使教育理论完美、完备吗?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与冲突,而不是为了追求新名词、新理论。当今西方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就是最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育理念?引进的教育理念能否解决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问题?教育部基础司对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作了以下归纳: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业绩和甄别选取拔功能等。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此进行一一对照,对此否定的一无是处,难道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正轨吗?
3.学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教师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核心,是完美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教师是真正的课程实施操作者,是实践的主体。如果没有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支持和理解,任何课程改革都将是“边缘化活动”。我们在基层学校中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对新课改的抱怨,如“太理想化了、太难了、这次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等。各省市县的教育管理部门向学校要的是升学率,学校向老师要的是升学率,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却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熊掌和鱼二者不可兼得”。教师成了中间者,对此报怨甚多。通过调查表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支持的态度仅41%,有47%的教师持消极态度,12%的教师明确表示反对新程改革。对教师新课程理念培训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目标有所了解;7.4%的教师只是被动地参与,毫无任何收获;23.1%的教师转变了观念;19.9%的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只有14.6%的教师认识到了新课程的必要性。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现状。
4.新课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本次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教材全部是新的。这些新生事物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过程中貌似一帆风顺、全面展开,实际上是困难重重。新课程提倡学校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呼唤教师的专业精神;需要教师的创造;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学科知识;需要调整教师智能结构;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对于我国农中小学来讲,难以达到这方方面面的要求。
(1)课程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所在地域决定了其课程资源的相对稀少。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提供给学生,只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新课程所述的要求一一对照,农村中小学只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然资源,其他都无从谈起。打开新版教材,无论是书内彩页画面还是内容,基本上是农村中小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农村没有动物园、图书馆、部队、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无法给学生提供这些资源。农村中小学的经费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日常开支都很紧张,语音室、实验室、专用教室等设施更是无源之水。由于课程资源的缺乏,教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只能“穿新鞋,走老路”,这是行为主体与决策主体之间产生博弈的又一原因。
(2)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要求不相符。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自身专业发展有很大欠缺。新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但众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能充分地理解这些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也就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结果,决策主体忽视了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与能力,行为主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只能抛弃新课程。
三、对当前新课程改革博弈的反思
新课程从2001年的试行到今天的全面实施,已经经历了8个春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新课程的态度由一边倒的赞美、期待,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困惑、怀疑、反思批判甚至反对。仔细审视这些声音,都是新的教育理念进到入实践层面时产生的,也就是说,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讲是一个很难逾越的沟壑。我国中小学教师都是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己经在他们心中打上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烙印。同时,教师们也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突然转入另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方式,如果没有对新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怎么能更好地去操作呢?这些同时也反映了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在认识上的偏差、疏忽,并未充分考虑到师资状况。笔者认为,既然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新课改实施之前就应当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教学方法技巧的培训,然而,这一切都还滞后于新课程的实施,决定课程成败的因素——教师被关在了课程改革的大门之外。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到教师利益,得到教师的认同才能得到教师对新课改的真正支持。
1.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不同的声音。只有批评,才有进步、才有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批评总有着不正确的看法,认为批评就是否定,对于批评总是远离。一切对于新课程改革不好的声音,才真正是使其不断完善的一个切入点。课程的改革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利益主体、决策主体以及行为主体,都要树立正确的批评观,接受各种批评,这也是对认识局限性的弥补。
2.理性对待中西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应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在教育方面,更应该谨慎对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应该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目标为基石。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以中国传统为轴心的东方文化与以英美为轴心的西方化的互补交融,对世界统一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验,同时更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
综上所述,新课程真正的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只有周全地考虑各方主体的利益,得到改革各个主体的认同,才能使新课程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6-154.
[2]罗晓欢.新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6):7-10.
[3]钟启泉.教育民主:新课程改革的诉求[J].新教育探索,2008,(5):5-11.
[4]李克建.教师对课程改革消极抵制态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课程探索,2008,(6):15-18.
[5]彭虹斌.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7):34-37.
[6]张红.杨秀颖.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省察及期待[J].东北师范大学报,2008,(2):124-129.
[7]钟海青.戚业国.走向高效能的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43.
[8]葛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偏离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4):39-42.
[9]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8,(4):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