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活动目标设计及表述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009-03-02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幼儿园目标幼儿

陈 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192—02

1意义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目标的确定是每个教育活动设计的首要环节,教师的每一种教育行为都应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教育活动目标的恰当与否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技能水平及教育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质量。因此,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有必要从提高教师的活动目标设计入手。

2现状调查

我们经常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观摩中看到有些教师东抓一把、西挠一下,表面花里胡哨、热热闹闹,劳神费力换来的教育活动效果却很不理想。许多教师常为此困惑不已。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育理论概念模糊,设计思路不清,目标制定不明确,造成教学的盲目。其中目标不明确是关键,既反映了教师理论的匮乏和理念的模糊,也导致活动思路不清。

为了解我区幼儿园对新《纲要》贯彻程度,了解教师活动目标设计水平的现状,笔者对部分教师的活动目标设计进行了分析评估。

调查对象:我区20名幼儿园教学骨干。

调查内容:教师活动方案中教育活动目标部分。

评估工具: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技能评价表。(如下)

统计结果:

教师得分情况:

3结果分析

从统计结果看,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技能存在许多问题。

3.1对幼儿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握不准,导致目标过高或过低

[案例]小班韵律舞创编目标之一:

幼儿能够有节奏地揉搓身体相应部位,随乐舞蹈。动作具有美感。

[分析]小班幼儿尚未形成稳定的节奏感,能够有节奏地揉搓身体相应部位已属不易,再要求随乐舞蹈、动作有美感就显得目标过高了。

[案例]大班音乐游戏创编目标之一:

努力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自找空间,不互相挤撞。

[分析]大班幼儿在游戏时已有了相关经验,不需努力也应能自找空间游戏,不互相挤撞,按一般常规应该能做好。此目标要求偏低。

从统计结果看90%以上教师能考虑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来设计目标,但对准确度把握有偏差。

3.2目标没有层次即没有高、中、低不同的标准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孩子存在不同的差异,不同的发展水平,《纲要》中一再强调要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现实教学中我们并未真正做到,目标设计环节仍然是齐步走的模式。理念与实践脱节。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几乎所有目标中都没有对不同幼儿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案例同上)

3.3目标设计书写格式不规范,一些目标内容表述错误

语言表述方式中出现的问题是本次调查中较突出、较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目标中的行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幼儿。70%以上教师书写格式错误,教师往往书写为:让孩子怎样,教给孩子什么,使孩子怎样,培养孩子怎样,引导孩子怎样等等,而恰恰不是幼儿能够怎样。幼儿和教师位置颠倒。

[案例]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分析]虽然目标中的行为主体缺省,但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同时,能力兴趣等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过程,一次活动也难以完成。

(2)目标中表述的是教育内容,如让幼儿要学习什么,而不是教育目标,如幼儿学会了什么。本次评估:70%以上教师表述错误。

(3)行为动词不确切。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教师存在动词选择不确切,甚至没有写行为动词的现象。

(4)行为条件不明确。行为条件表述的是幼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相应的行为。行为条件和标准虽然有些情况下可省略,但调阅教案中此项内容的空白,可看出教师无此概念的比例较大。

4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理论概念模糊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在某一具体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标准,即: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学会了什么,学、会的程度如何,教育目标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的特点。行为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

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把握不准,对幼儿各年龄段知识经验水平、能力水平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了解不够。对个体差异缺乏认识。

教师对目标的书写格式没有明确的概念。以往案例中很少有此类范例,传统书写格式也以模糊的表述方式为主,甚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目的混淆不清。一些教师盲目模仿幼教刊物中教学活动目标书写格式也是原因之一。

5对策

目标制定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目标过高或偏低都会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产生不良影响,而兴趣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必须慎重对待。

5.1加强新纲要的学习和领会

新纲要的最终目的是要高质量的促进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高质量的教育要通过教师高质量的工作去实现。只有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才能不断的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新《纲要》总则第五条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组织与实施部分提出“幼儿园教育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要照顾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满足和成功”。这些都为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5.2普及有关教育目标制定的有关理论知识

推广“主体——行为——条件——标准”的行为目标表达模式,养成教师规范的表述习惯。其中关键是制定行为动词表:以便明确教育活动的方向,客观地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行为动词应指向具体的,外显的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选择的行为动词要具体、外显、贴切,如:认出、说出、背诵、参与、做成、辨别出等。准确地反映出幼儿发展程度。同时,要求教师明确完成这些行为的客观条件,已确定行为的水平。如目标:幼儿能够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成可用的指南针。其中“教师提供的材料”即行为条件;目标:幼儿能够用几种常见的蔬菜,通过拼、接、帖插等多种方法,制作成可观赏的装饰品。其中“几种常见的蔬菜”是行为条件。

5.3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

针对幼儿园教师活动目标设计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幼儿园急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组织教师专业培训。可组织教师同头班备课,采取“理论学习——讨论——实际操作——再讨论评估”参与式的理论学习方式,反复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目标设计的水平。也可借鉴微格教学中培训教师的方式,制定出符合幼儿园特点操作及评估标准,请有关专家指导,针对教师案例找问题查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使教师设计目标更加准确规范。

猜你喜欢

幼儿园目标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