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正思想 注重方法

2009-03-02宋玉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思维

宋玉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171—01

德育的重要性及德育活动的功效性,早已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五育中德育为首,通过活动达到德育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1德育工作者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增强开拓创新能力

《教育法》中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不仅为当前的社会改革和建设服务。同时又要满足预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人类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培养的人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所以,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学生,作为已经或正在社会化的一员,培养目标确定了他们的成长要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成为预期要塑造的人。

从德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来看,学生的思维,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其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不再人云亦云,而是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愿意独立思考。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学生的思维与成熟的思维比还显不够完善,存在明显的偏激现象,容易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会是自然地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尤其是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学生肯定受到一定影响。

基于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德育对象的特点,以及当前的社会情况。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在能力素质中有不可缺少的一项——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更何况,德育工作者对新出现的事物也同样感到惊奇,不习惯,甚至不理解,有个适应过程,相对于社会进步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用有创见的、灵活的思维,发现尚未解决和将要出现的问题,善于发现、抓住解决的时机。利用活动主动出击,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境下,实现“润物无声”地在问题初露端倪时即予以解决,做到防微杜渐,才不会“按下葫芦浮起瓢”,疲于奔命。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地设计活动,抓住活动契机,及时地开展活动。

2摆正德育、智育的位置,认清德育对智育的促进保障作用

作为教师,绝大多数都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尤其是青年教师。工作热情比较高,但也显得比较激进,如果对这一点认识不当。那么他的“高度负责精神”,有可能是可怕的。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学习教育理论。思想上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认识:把学生成绩搞上去是正道,其他都无所谓。而对于学生来说。早在很多年前就发出“生活需要七色阳光”的呼唤。何况现在的学生呢?这样的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结果往往是学生不买账,有关领导不认可,而这种结果又与他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极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影响他一生事业的发展,更不要说培养出的高分低能的学生方面的损失了。

3活动中,功利成分少一些,保持活动应有的格调

对于上级各部门要求搞的一些活动,往往都附带着检查、评比。要想把这样的活动搞好,须经过周密设计,长期准备,多次演练。极易造成应付检查,检查过后身心放松的局面,好像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名次。实际上,搞活动,就是为教育学生。应把上级的检查、评比作为对工作的促动,一个良好的契机,每次演练都是一次巩固、加深。

4活动中,采用渗透型的德育形式,使学生成为主动型的德育主体

现在学生的思想一般不受条框的限制。其思维的独创性特别明显,他们对向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思想观点,不采取轻信盲从的态度,所以更应摆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有感可发,给他们以发的时空、不能将学生看成管教对象和接收机器,变灌输型为渗透型的活动形式。才能激发起学生参与的最初兴趣和积极性,成功实现德育目标才有可能。

例如家长会,传统开法是大会领导讲,小会班主任讲,一直到结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自己最关心的孩子的情况知之不多。如果以班为单位进行。校领导,老师、家长,学生坐在一起。校领导讲话,班主任工作总结,使家长了解学校,班级整体情况:就某位学生,先是同学评,然后老师评,家长评,最后是本人总结自评,在其乐融融的家庭会议气氛中,信息是丰富的,情感的表达是充分的,优点提得准不浮夸,缺点提得亲切易于接受。虽然有可能时间长一些,但实效确实很明显的。

更换班干部是班主任普遍感到很难处理的事。我校的一位班主任面临这一问题时未动声色,事先与学生家长联系好,说明用意,利用休息日带着全班同学把班会开到了他的家里。唱歌娱乐之余,话题自然涉及到这位学生,老师的良苦用心同学们的真诚友善都让他感动,指出的不足他也都心悦诚服的接受。上学后,就班长一职进行了重新的选举,一位能力更强,素质更高的学生当选,原班长虽然落选了,但思想上弯子小,在班级中仍发挥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如此操作,教师作为活动的领导者,绝不会是孤立的一个人,再加上学生的有感而发,一定会收到实效,那么活动也就不是只能看不中用的“景”了。

5要巩固活动的成果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其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学生在个人实践。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因而形成德育工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实践的深入,教育的深化,接受外界信息增多,学生的心里还会出现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协调,还要我们深入的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活动中即使解决了问题,也有反复的可能性。再加上教育对象千变万化,学生个性千差万别,使得德育工作不会向染布那样整齐划一,还有某个学生不成功的可能性,若不注意活动成果的巩固,过一些时间,所搞的活动也就变成了档案盒中的一景了。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多学习教育理论,注意总结,借鉴经验。端正思想,注重方法,不拘泥于一定时间,地点,形式。主动地设计活动,在我们自己不“整景”的同时,也不必怕别人说我们在“整景”,同时作好活动后德育目标的巩固,强化工作。德育活动一定会收到实效,获得的也将是一片喝彩声。

猜你喜欢

德育班主任思维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思维跳跳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思维跳跳糖
《中国德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