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阅读教学,来自文本细读
2009-03-02岳宁
岳 宁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却使得有些老师缺少了静静琢磨文本的耐心。教师没读透文本就照搬教参上现成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甚至凭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匆匆走上讲台,是使得语文课堂缺少有效性的原因。要让40分钟充分发挥效应,语文教师课前就要对文本有深度的触摸,静下心来从容地多读、细读文本。
关键词:有效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158—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和挑战就是教学的费时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了挑战,呼唤着智慧。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追求。
最近在校内听了几节语文课。感到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虽已是七年之久,但很多语文课堂依然缺少有效性,宝贵的40分钟没能充分发挥效应。有的执教者不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课件演示,介绍科普知识的自然常识课,就是对教材理解不到位,让抒情散文变了味。再不就是让学生讨论问题时,把持不住,课堂乱成一锅粥。没有了层次……课堂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教师心里没有底。如案例一《高粱情》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图知道了“高粱”这种植物。下面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出示:1.这篇课文重点写了高粱的什么?
2.那些段落写了高粱的根?
(学生读文)师:谁来说说高粱是什么样的?
生:高粱的秆子笔直,穗子硕大血红。
师:高粱生长在什么地方?生活环境怎样?
生:高粱生长在故乡雁门关脚下。……
师:作者用哪些段落写高粱的根?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3——6自然段,找“根”的特点。
学生在老师指点下找出根“有气根、苦、扎得深”等特点。
齐读课文后,师:这篇课文重点写了什么?根有哪些特点?
生答……
从这个案例看。执教老师的目的仅仅是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重点写什么,知道“根”有哪些特点。而人教版编者把这篇抒情散文编排在小学语文第九册二单元的目的仅仅是这些吗?需要学生在这篇课文的阅读中获得些什么呢?
《高粱情》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按总分思路写出了高粱鲜明的个性——外部特征后,对它的根作了详细描写,文中还运用了比喻、联想,借物喻人,以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高粱坚韧不拔品格的敬佩之情,并寓意要做高粱那样的人。听课时笔者就感到:执教者不是在引导学生品读散文,而是把了解高粱的根的特点作为首要任务。这么一篇寓意深邃、语言优美的散文到这位教师的课堂却成了介绍高粱样子、作用、特点的小短文。没有了散文的韵味。怎么就变了味呢?显然这位教师在课前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甚至连文本的体裁特点也没有把握好。那散文的神韵被他弄得魂飞魄散。如果教师不能深入理解教材,对教材驾轻就熟,又怎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案例二《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
课前老师准备了课件和实物蒲公英。引入新课后,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师: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办法。哪几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各自的办法?
生1:第2小节介绍了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
生2:第3小节介绍了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第4小节介绍豌豆妈妈传播种子。
师: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出示蒲公英实物,让学生上台吹落蒲公英的种子演示蒲公英是怎样离开妈妈的。
板书:借风传播
师又演示课件让学生再看蒲公英借风传播种子。
师:苍耳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
[演示课件]让学生体会苍耳传播种子。
师:苍耳的刺有什么作用?读读第三节后再说说苍耳刺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演示,听到的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解。语文课堂少了语文味,倒像一堂自然常识介绍课。语文课堂没有充分的读,学生、文本、教师之间怎样对话?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读得不好到读得精彩的训练过程,就更看不到了。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教师在阅读课前没有充分地细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没能与文本融为一体。那她将是难以与学生对话沟通,无法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徜徉在文本之中。虽然钻研教辅用书能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等,但却不会有细读文本而生发的感受真切灵动。仅仅靠钻研教辅资料是备不好课,教不好学生的,就像光听别人讲授游泳技法学不会游泳的一样。教参告诉的哪有自己细读文本后获得的个性体验更深刻灵动?
要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是基础。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是基于深入的文本细读的。王崧舟、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虽各具风格,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本细读的功夫做得很足。
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时针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对“冒”字的精妙处理得相当精彩。“冒”是一个看似平常、实际是个蕴涵极深的文眼,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像泥鳅一样从你的感觉之中滑落。但王老师的一句“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便将“冒”带到学生眼前;又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让学生又有了一番拓展和联系;随后的一句“怎么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冒出来时的心情怎样?”又将“冒”的灵动与韵味让学生品味了个够。“冒”字蕴涵的教学过程非常美,而这么美的过程却是来自于王老师无数次的磨课,对文本的细读。
窦桂梅老师2006年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在我们面前。她大胆取舍,把教学主题由“母爱”升华为“好好儿活”。用“好好儿活”把一篇教材与多篇课外阅读文本串起来。在她的引导下,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一步一步地领略着“好好儿活”的意蕴。有了窦老师的引领。学生思维活跃,说得精彩,读得精彩,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么精彩的课堂同样来自窦老师课前对文本的细读。窦老师课后曾介绍:执教这课仅开头她就十易其稿,还专门在课前阅读了史铁生的其它作品,如《合欢书》、《我与地坛》等,专访了作者史铁生。
通过研究发现,教师没读透文本就照搬教参上现成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甚至凭自己想当然的理解确定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是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原因之一。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虽不能如名师们那样磨课,仅“导入”就十易其稿,但课前的文本细读却是能够做到的。教学肤浅不到位,偏差不深刻等现象也都是可以避免的。作为教辅资料仅仅只是一个借鉴和参考,细读文本才是语文教师最好的备课。要让40分钟充分发挥效应,语文教师课前就要对文本有深度的触摸,沉下心来从容地多读、细读文本。首先要多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知道文本告诉我们什么,文本中有哪些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文本内容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挖掘文本内涵,寻找文本隐藏的潜在内容,用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最后,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再依据学生实际。针对文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法。于永正老师说得真好:“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是的,读中自有策和略。只要文本读熟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成为一个谙熟的向导,就可以在前面为学生引导着,提示着,点拨着,使之获得个性的飞扬。生命的成长。
总之,语文教师要具备解读教材的能力,具备静静琢磨文本的细心和耐心,课前细读文本,实现与教材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知识内涵,才可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也才可能达到理解教材、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境界,从而获得有效的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