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情感”“放飞”个性阅读

2009-03-02黄宝月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圆明园课文

黄宝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150—01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生动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诱发学生情感,因此,情境创设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间合作的纽带,是教学过程的催化剂。它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体验情感,感悟、探究课文内容。下面笔者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放飞个性阅读的一点粗浅体会。

1多媒体展示,在情境创设中体验“情感”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实践证明: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才能激发情感。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师有条件借助多媒体展现情境,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动起来,激发情感,省时高效地实现创新教学。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编者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想象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责任感。教学本课时,笔者在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品读、自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断,充分地感受外国侵略者的野蛮行为,学生情绪高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圆明园辉煌壮观景象的图片与毁灭后残垣断壁的图片放在一起,围绕着圆明园是重建,还是保留着残垣断壁,组织一个辩论会。这一场辩论,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深刻地感悟了文章强烈的思想感情。

2与文本对话,在感情的朗读中提升“情感”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特别感人的文章,描写阮恒为了救同伴,在以为自己会死的情况下毅然献血的事。具体地描写了他献血过程的心理变化。一位老师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刚才同学们读出了紧张、害怕、痛苦的表情,时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说出文中的三句话,老师将这三句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师:阮恒由啜泣到呜咽,到哭泣,到最后的抽泣,我们感觉到他内心的痛苦在逐渐加深。谁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心情。

(一学生读书。读得很平淡。)

师:(创设情境,语气凝重)我们仿佛看到在草地上,一根扎针进了阮恒的胳臂,血正一点一点地从他的身体里抽出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觉得自己的血要流完了。下面请大家一边读句子,一边想画面。读出自己的感情。

(生自由读)

师:阮恒矛盾、害怕,但并没有抽回自己的小胳膊,这是为什么?再读这一部分。注意看阮恒的动作,再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上面的教学片段,教师将纯真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把握感情基调的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对课文的深入体会和理解。教师在一个“读”字上做文章,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默读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学生的朗读在老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感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入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完成了从“平静”到“被感动”的过程。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提升了情感的体验。

3转化角色,在形象塑造中深化“情感”

转化角色容易让学生找到自我,把心融入文章,用心去分析、感受、品味,更生动、充分地表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转化角色不仅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消化蕴含的知识、思想,还能帮助学生走进生活,锻练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笔者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认识了鼎的样子后过渡并提问:1、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为什么送鼎?送鼎的含义是什么?)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找出并理解带有“鼎”字的词语3、老师发下有关“鼎”的资料,读一读,又有什么发现?4、分小组讨论,将读课文、查词典、看资料中的发现与同学交流。说说我国人民为什么给联合国送“鼎”?5、学生热烈地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扮演我国派去联合国送鼎的大使。介绍送“鼎”的含义。6、此时我们已经了解了为什么要送这个鼎,可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却来一定懂,此时你们是我国派去联合国送“鼎”的大使你准备怎样向外国友人介绍呢?7、学生练说。8、学生扮演表演实地采访:你就是新华社驻联合国的记者,采访外国友人,听了大使的介绍,你有何感想?9、播放《国际歌》。让学生伴随国际歌的音乐带着美好地祝愿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这个片段的设计,通过自己的读书、查阅词典和借助资料的帮助理解“鼎”的含义,在转化角色中感悟体验送“鼎”的意义。每个环节都注重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充分感受到课文的情感内涵,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4模拟生活,在情境再现中表达“情感”

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兴趣,触发学生的灵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有许多能模拟、再现生活的内容。如果能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角色朗读,自导自演,就能在练中品味,演中体验。不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略读课文《景阳冈》是一篇很长的优秀文章,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在一节课内学完,时间紧、满堂灌,无法让学生体验情感,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仔细备课后才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喝酒”和“打虎”两部分,而且与生活非常接近。于是。笔者采用了模拟生活,再现生活情境的教学法,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喜爱的部分进行合作表演。要求深入地研读,大胆地想象,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语言特色、表情、动作表现武松、店家性格特点。经过十几分钟地准备,学生把武松豪放机智、无所畏惧,店家好心相劝、无可奈何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轻松的表演中再现生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领悟文章的内涵,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中善用、巧用情境创设,能以情激情,在展示、朗读、表演、模拟中掀起情感的波澜,如果能再辅以高超的表扬艺术,一定能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圆明园课文
梦回圆明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背课文的小偷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