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素质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2009-03-02格绒珠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溶质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格绒珠扎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139—01

1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得呆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常常上课听懂,做作业无从下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改变这种教师包办思维的教学方法,改成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双向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自学、思考、理解、独立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取如下方法:

1.1课堂上自学阅读课文

每节课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学阅读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的一般和重点的层次,让学生采用一般阅读和“咬文嚼字”两种方法,找出重点、难点、疑点,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然后老师集中讲解,这样可使学生学得主动,记得牢固,理解得更深刻。

1.2课后认真阅读作业习题

阅读时,要求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未知,表面的信息和隐含信息。关键词语,联系书本知识内容,最后写出解题的思路和答案。这样可防止学生对作业题走马观花,一知半解,达到深刻理解,以一当十,也可以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1.3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对于学习较好,余力较大的学生,应提倡他们多阅读与课本学习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但是,对此老师不能放任不管,应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知识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化学教育教学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必须狠抓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申拓宽,然后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讲制O2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那么在第三单元又将了制H2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那么在第五单元出现了CO2的制法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学过O2、H2的制取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制取气体的规律,然后应用规律解决制取CO2的问题。这样可引导学生由“零散”知识去总结规律,由“会”到“活”,由“活”到“用”。最后形成能力。如遇到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的实验设计信息题,学生应用以上的规律就迎刃而解了。

3创设问题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创设积极思维问题的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中,努力创设提出问题的环境,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3.1以疑导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盐的化学性质时,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首先,演示光亮的铝丝、铁丝、银片分别放人CuSO4溶液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很快学生提出了:“为什么铝丝、铁丝表面变红而银片没有呢”?然后让学生们讨论,寻找答案。然后接着又问:“如果把钠放入到CuSO4溶液中会发生什么反应”?这时学生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能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得出生成Cu和Na2SO4的结论。然后老师马上演示此实验,从而得出了与学生不同的答案。这时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实验事实,大胆设想、讨论。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活泼金属(K、Ca、Na)和盐溶液反应的结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也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索、创新的思维能力。

3.2在一题多变、多解、多问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可设计这样一道习题,把10克NaCl溶于90克水中,求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学生很快得出答案10%。如果把10克CuSO4·5H2O或10克Na2O溶于90克水中。让学生大胆想象,老师加以指导,然后得出CuSO4·5H2O溶于水中得到的是CuSO4溶液(溶质为CuSO4),Na2O溶于水得到的是NaOH溶液(溶质是NaOH)。经过学生们动手动脑,既改变解题思路,又锻炼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知识能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一个学生良好的素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教师必须从每一堂课,每一次练习认真做起,只有长时间的抓,才能抓出成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溶质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滴水成“冰”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