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勾践灭吴》中“父兄昆弟”及“国子姓”的含义
2009-03-02何荣松
何荣松
摘要:在《勾践灭吴》中,“父兄昆弟”到底是那些人?对于“国子姓”的理解,争议颇多,本文试从具体语境出发。结合上下文并参考工具书,认为“父兄昆弟”应该理解为“父兄/昆弟”,指父老兄弟和子孙。“国子姓”应理解为“(各)诸侯国子孙”。
关键词:《勾践灭吴》父兄昆弟国子姓
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111—01
1父兄昆弟
《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人教版2003年第一版以及2007年第二版)课本注释为:“(昆弟)兄弟。”在与此书对应的教师用书中将“父兄昆弟”译为“父辈兄弟”。根据文意到底理解为“父辈+兄弟”还是“父辈的兄弟”,这让学生在理解时感觉比较困难。此处,教参的意思应该是“父辈+兄弟”。但笔者认为有不妥之处,首先,下文中“国之父兄请日”,其中“父兄”教参中解释为“父辈兄弟”。就以教材中的注解来推论,则“昆弟”的意思并未翻译出来;其次,下文中“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父母昆弟”,教参中也解释为“父辈兄弟”。那么“父兄昆弟”、“父母昆弟”和“父兄”之间到底有没有差异?差异到底又在何处?
首先,“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一个“栖”形象地描绘出了勾践被夫差打败之后的惨状,国破家亡,带着残兵像鸟兽那样栖息在会稽山上。勾践“号令三军”,“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此时需要团结全国上下,共同对抗吴军的进攻。所以,抗吴不再是一辈人或者两代人的责任。再者,“栖”于会稽的或多或少也有普通百姓(战争中的难民)。勾践讲话的内容部仅仅是针对现场的“三军”(广大官兵),而是要广纳贤才。因而,此处“父兄昆弟”的范围不仅仅是“父辈+兄弟”。
其次,结合原文“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战争需要人力、物力,要实现越的复国大业。不仅要依靠士兵(男人),也需要女人的支持。所以,勾践与民休养生息,针对的不仅仅是“父辈兄弟”,而是针对全体百姓。此处“父母昆弟”和“父兄昆弟”意义应该相同。“母”在古汉语中可泛指妇女。如: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侯列传》)那么“父母昆弟”应该近于今天所说的“父老乡亲”,包括的对象有父辈、兄弟、子孙,既有男性,也有女性。
再次,从文言实词的角度,《古汉语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中对“父兄”的注释有:
(1)父亲与兄长。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
(2)指伯父、叔父和堂兄弟。例:父兄堂下被面。《礼记丧大记》
(3)古代国君对同姓臣属的称呼。例:不谋父兄,以为亚卿。《史记乐毅传》
(4)父老。例:纵江东父兄怜我,我何面目见之?
(5)兄长。例: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而在高中文言工具用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与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均对“昆”有解释:
(1)兄。例:终远兄弟,谓他人之昆。《诗经王风葛藟》
(2)后裔、子孙。例:虞、魏之昆。《吴都赋》
(3)一齐、共同。例:噍(jiū)噍昆鸣。扬雄《羽猎赋》
(4)昆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公元23年,东汉刘秀曾在这里打败王莽的军队。
(5)而对于“弟”,古汉语中也有两种解释:
(6)弟弟。例: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经小雅斯干》
(7)妹妹。例:女弟。弥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万章上》
综上,笔者认为,“父兄”应理解为“父老”;“昆”理解为“子孙、后裔”;“弟”理解为“姊妹”。“父兄昆弟”就理解为“乡亲父老、晚辈(子孙)、姊妹”。这样,不仅与下文中“父母昆弟”的意思一致,也与下文中“国之父兄请日”中“父兄”区别开来,毕竟古时为君战死沙场的多是男人。
2国子姓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日:“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勾践灭吴》)对于句中“国子姓”一词的理解,课本上的注解是“国君的同姓”。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对该篇“国子姓”的解释是“犹子民,即百姓”。此外,也有人提出应释为“国子孙”、泛指“全国百姓”、“国君的晚辈”……,各种训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对“国子姓”的理解却和他们不同,现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首先,前文中所说“凡我父兄昆弟”已经包含了国王的家族,此处再说“国君的同姓”未免重复,从语法上说也不必用“及”并列。
其次,从逻辑上说,他广求贤才,范围不可能局限于一国之内。“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人如鸟兽“栖”于会稽山。足见勾践被吴打败后国破家亡的惨状。此时的勾践需要广纳天下谋臣策士,以帮助他完成退吴(保住现有实力),以待东山再起。再次,“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是在“号令于三军”的情况下说的,如果只是希望“国君的同姓”出谋划策,那么号令三军就没有必要了。此外,文种也并非国君同姓,文种,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楚国文仲也能够为勾践所重用,可见强调国君同姓是不符合文意同时也是不合史实的。再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游学的人非常多,他们施展政治抱负并没有严格的国别限制。如苏秦。出合六国“合纵”而攻秦,身挂六国相印;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阊成就霸业,本也是楚国甚地人;李斯,辅佐始皇帝成就万古帝业,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
综上可知,课本与教参的注释行不通。那么,对于“国子姓”到底作何理解?
首先,“国子姓”当为“国,子姓”。在《古汉语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中,对于国的解释有“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如:秦出兵,五国罢兵。(《史记·秦始皇本纪》)孟尝君就国于薛。(《战国策·赵策》)而对于“子姓”,《广雅疏证》:“姓,子也。”又“姓者,生也,子孙之通称也。”《麟之趾》篇云:“振振公子,振振公姓。”又《玉藻》:“缟冠元武。子姓之冠也。”郑注云:“子姓,谓众子孙也,姓之言生也。”《左传》:“问其姓,对日:‘余子长矣。”可见“子姓”在此是一个词,连用表“子孙”之意,同是《国语》卷十八有:“帅其子姓,从其时享,虔其宗祝,道其顺辞。”又《墨子》卷九:“夫夏乞麦禾,五谷既收,大丧是随。子姓皆从得厌饮食。”此两处“子姓”都应解释为“子孙”。《词源》:“子孙谓之子姓”。又《辞海》:“子姓,犹言子孙。”《经义述闻》:“古者子孙日姓,或子姓。”如《墨子·非儒下》:“子姓皆从,得厌(餍)饮食”。其中“子姓”即子孙之谓也。所以,此处“国子姓”当为“(各)诸侯国子孙”。
因而结合具体语境和古汉语实词的含义,文中的“国子姓”当为“(各)诸侯国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