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构建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09-03-02黄文平
黄文平
摘要: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与高校的实际相结合起来,注重实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的结合。
关键词:思想道德体系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091—0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今天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要的就是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的就是要培养全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强调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1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以及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是一个有着极强自尊、自信、自强情感的民族,维系和凝聚这种情感纽带的,就是爱国主义这面大旗,这面旗帜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在今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为如何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结合起来,如何把爱国主义与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结合起来。如何把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这些都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要有爱国之心。而且要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要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为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同理想,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振兴中华做好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准备,并积极参与各项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
江总书记曾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2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构建中的意义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新世纪共和国的社会栋梁,未来的社会必然由他们来主沉浮。正因为如此,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的作用,那么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构建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在这里首先要引入一个名词一一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个历史的范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会道德状况,是个人和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在一定意义上讲,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把自己塑造成有德之人,在大学生的道德砝码和价值体系中,政治信仰,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占据重要的位置,政治道德是大学生道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点。而爱国是政治道德体系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最能激发人的热情和激情,这种爱国情感渗透到每一代人的思想道德体系中都将会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思想道德是一个人意识的主要构成,自然而然,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就应该被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历史任务能否完成或完成的质量的高低。如果大学生道德体系中的政治道德,经济伦理,性道德,文化道德等方面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并得到普遍提高,则标志着整个社会也将沿着更和谐的轨道运行。
3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爱国主义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依靠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性内涵,使他们所受到的爱国主义熏陶既承续着丰厚的历史传统,又洋溢着昂扬的时代精神。为此,除了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的理论研究,还应该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清晰、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及其文明发展和进步所负担的崇高使命,从而激发当代大学生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赋予自己的具体历史责任。
3.1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每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明确改进的方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发展经验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形成了“中国共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之说,作为亲历者和当事人。我们既享受到了发展的成就,也遭遇到了发展中的问题,成就能增强我们的信心,问题能唤起我们的责任,所以,要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了解和体验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更高的爱国主义热情,也要从对问题的亲身感受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慨。
3.2爱国主义教育要强调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写照,它对学生思想性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方式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塑造的。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校园环境是最直接的影响环境。大学校园既是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又是新文化的诞生地。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紧密相关,又具有校园特点的文化、精神。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能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调节个人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努力发掘校园文化底蕴,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不断促进其社会公德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3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
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那些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如何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是高校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做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4爱国主义与构建要和谐社会的教育结合起来
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良好的国民心态,为推动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中国几十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国际上既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赞誉,也引发了诸如“中国威胁论”之类不和谐的声音,以至于使国外有些人提醒警惕中国的民族主义。应该说,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是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但是,我们要走的发展之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应该韬光养晦。学会做具备有关怀、宽容、感恩的大国国民的品质,养成与泱泱大国相适应的胸怀和气度,要海纳百川。我们需要学会与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而不要四面出击,树敌太多。要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睦邻、安邻、富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国际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我们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都应该体现上述精神,而不应该寻求一些不负责的非理性的表达方式。这样,爱国情感才会成为发展的崔化济和润滑济,而不至于为和谐发展增添障碍。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让我们的大学生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践爱国之行,这正是我们思想道德体系构建中的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