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视角:浅谈汉语名词转形容词现象

2009-03-02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形容词话语语境

乔 妍

摘要:本文借助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从语用学的视角探讨现代汉语中名词转用为形容词的现象。先对名词转用为形容词现象的陈述,后从从说话人的使用动机到听话人的接受效果,从个人心理到社会心理等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力求揭示出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它对语言自身、人们交际、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顺应理论名词形容词语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2—0045—02

1引言

近来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汉语词汇的用法日渐多元,例如名词的传统语法位置和作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们中的许多词汇被赋予了形容词的色彩。此现象此现象反映了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自身心理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出现的异样。本文通过语用学这一视角,并且借助顺应理论,对名词转形容词的现象从语言内部到语言外部,从说话人的使用动机到听话人的接受效果,从个人心理到社会心理等不同角度进行剖析。

2文献回顾

徐盛桓教授就英语名词转动词的现象分别从语法和语用推理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从语法方面看,徐盛桓提出了“一个基础和两个过程”的假说。名动转用要经历一个以“功能代谢”为特征的语法过程和以含意内化为特征的语义过程。在此徐盛桓认为,从静态的刻划来说,话语存在着含意这种现象体现为话语的含意性;从动态来说,话语的建构又有一个含意内化于话语的过程,称为含意化。作为受话人对名动转用这一表达式的理解,就要将话语表达式所指向的逻辑内容通过语境的导向进行推理找出含意。邓思颖提出普遍语法有一个结构经济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语言结构应该越少越好,这种“越少越好”的特点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可以违反的,结构经济原则可能是语言使用的问题。具有“语言使用的创造性”的性质,透过讨论汉语名词谓语句等没有动词的句子,认为汉语句子遵守结构经济原则。

3理论框架

Jef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顺应理论。其主要思想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就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正鉴于语言的此种特点,名词转为形容词使用是可以被人们在日常会话中接受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转化地使用可以更有效更全面的表达说话人的意思,起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同时,Jef Verschueren特别强调: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作的是动态顺应。这种动态顺应包含以下三部分:(1)时间顺应。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会因时间差异而出现变化。(2)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语境是动态的,根据语境来选择语言、作出顺应的动态性,与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认知心理状态有关。另外,交际者的认知状态、信念、对所谈论的话题是否感兴趣等也都影响着语言选择过程所作的动态顺应。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语言词性的选择是否也可根据语境而作出选择?在下面文章中将予以探讨。

4成因分析

4.1语言成因

名词从语法角度看是一群开放的、活跃的词汇,可以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吸收和转化。这也是名词转用为形容词的潜力所在。根据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话的信息结构进行灵活的安排。在一定交际需要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把名词转用为形容词。

4.2心理成因

说话者的心理动机或意图不仅影响其话语的内容,而且控制了话语的表达形式或结构。汉语名词转形容词的用法就是由于说话人为顺应语境、听话者的心理而做出的主动心理选择。名词转变为形容词,在未考虑语境和说话人的动态选择心理因素之前谈名词,它只是存在于人们脑海中平面的、静态的图片,指示某种人或事物。但是,当语境和说话人的动态选择心理成为考虑的因素之后谈名词,它就成为了立体的、动态的场景,可以改变词性用来形容某个具体的画面。

4.2.1减弱话语刺激性的心理

说话者在选择词汇用于交流时,不仅要考虑词能达意。而且还要最恰当的达意,以顺应交际语境。所以,每一个典型人都会寻求一定的方式避免这些面子威胁行为,或采取某些策略去减轻言语行为的威胁程度。出于这种心理考虑,为达到减弱话语刺激性的目的,说话人选择将名词转成形容词使用。

例如:A与B是同学兼朋友的关系,以下对话发生在放学的路上

A:我要是也能保送就美啦。

B:别猪啦,你这成绩,做梦吧!

当我们看到字典中“猪”的解释时,在脑海中呈现的只是这种动物客观的平面形象,没有参杂任何个人感情因素。但上例的语境中,“猪”由名词转变成了形容词,用来表达B对A的讥讽心理。值得注意的是,讥讽属于言外行为的冲突类(conflictive),这类行为在本质上是不礼貌的。Leech认为在实施这类行为时,根本没有礼貌可言。由于A与B是同学兼朋友的关系,B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就得考虑运用礼貌策略,留给A一定的面子。Brown和Levinson认为,如果人们在交际中要互相合作,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这就是说,每个人在交际中的面子要靠对方给予或保留。B经过动态选择心理过程,为顺应自己的表达意图和A的心理感受,选择使用名词“猪”,这样即可以起到讽刺的效果,又会保留A的面子,因为“猪”在人们心中是可爱且憨态可俱的形象,比直接使用形容词“傻”或“蠢”更易被人们从心理上接受。

4.2.2幽默的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幽默的心理可激发语言创造灵活性和可促进语言选择的多样性。说话人顺应一定的交际语境,将名词转为形容词使用,不仅保留名词的具体指示含义,而且补充了形容词的抽象意味,就是出于幽默的心理,可活跃谈话的气氛。避免尴尬的局面出现,达到最佳的交流效果。

例如:R与X是舍友,以下对话发生在宿舍里

R:M这人可真胆大,居然敢署上自己的真名和学院名在学校的BBS上胡说八道,不怕校长把他请到办公室面谈啊?

X:他可真旷世奇才啊!

X出于幽默的心理,顺应自己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用“旷世奇才”名词性的一面对M的行为予以总结,让听话者意识到M行为的独特性,同时,又把“旷世奇才”转变成形容词,对M的行为给予评价,让听话者明白M此人的罕见和怪诞之处,营造幽默讽刺的效果。

4.2.3模仿的心理

模仿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发现新奇的行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出现模仿心理。在言语生活中,人们也会顺应这

一心理特征。当人类个体发觉某人的言语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就会喜欢该言语作品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相类似的言语行为。具体说来,言语模仿是对新近出现的词、句、篇地模仿,名词转形容词是汉语口语中新出现的语法现象,人们或者出于欣赏、好奇,喜欢,对这一使用现象进行模仿以满足自己喜欢并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

例如:某一种饮料的产品名:“非常可乐”

“可乐”本是一种饮料的名。但在前面加上副词“非常”使之转化成了形容词。1998年此广告一经打出,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随即出现大量的模仿用法,如非常男女、非常空间、非常生活、非常假日等。可见模仿的心理对丰富词的使用方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种模仿亦可称为模因,它是文化信息单位,像基因那样得到继承,像病毒那样得到传播,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增加人们对词汇语法功能转变的认识。

4.3社会中的经济成因

由于语境和语言结构的顺应是动态的过程,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动态性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随着时代而发展变化绝不是偶然的,那是语言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变迁所作的动态顺应。汉语名词转形容词现象的出现,正是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步伐不断加快,要求使用地语言也更加简单明了。这一点和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有相似之处,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满足(或最大利润),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在保证交际效果充分实现条件下,尽量节省言语,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当名词转成形容词使用后,即保持了名词原有的内涵,又把形容词的外延附加在了名词上,这样并没改变词汇的数量却丰富了词汇的功能,同时使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扩大。

例如:尽管他挺土鳖的。但在工作上取得的成果不比那些海龟少,甚至更胜一筹。

在这句话的语境中,名词“土鳖”被转变成了形容词。“土鳖”是指那些一直在国内完成学业又在国内发展事业的人士。上例中,一方面用“土鳖”原本的名词含义指明了主语的身份、学业经历和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借转变的形容词性表明主语的性格特征(典型中国人性格特征),思想特性(传统的中国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和行为特点(在本土化思维模式的引导下表现的非常中国化)。

美国哈拂大学教授G.K.齐夫(G.K.Zipf)提出“省力原则”:当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时,我们就像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单一化的力”和“多样化的力”的作用。这两种力在说话时或写文章时同时起作用,一方面希望尽量简短,说话者以只用一个词来表达概念为在最省力;另一方面又要让人能够理解。而以每个概念都能用一个对应词来表达,则听者理解起来最省力。“单一化的力”与“多样化的力”在一篇完整文章中必须取得平衡。名词表达的意义与其他词性的词比较,更能与所其指概念清晰地对应,用单一的概念表达多样的词性和功能。因而,名词兼具形容词的功能,可以较好的顺应社会经济环境对语言结构选择的需要。

5结语

本文主要以Jef Versehueren的顺应理论为背景并附之以其他相关的语用原则,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名词转为形容词的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了粗略的分析,认为为顺应一定的语境和交际目的,词性是可以转变的,无论名词转化成动词还是形容词。

猜你喜欢

形容词话语语境
认识形容词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形容词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