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复习:从技术方法中渗透生活智慧

2009-03-0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考试软件信息技术

王 力

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终于尘埃落定。从2008年4月公布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到10月18日的第一次测试,虽然前后只有短短6个月,但是对于应届考生来说,高考考查的内容与会考考查的内容相同,只在难度上稍有拔高,因此,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对即将跨入高校的预科生来讲,如何在信息技术复习中完成认知的迁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状分析——学生差异与学习需要

《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技术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明确对报考第四批高职、高专院校的考生,在语、数、外三门的基础上增加技术考试,采取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二选一”的办法,着重测试学生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备课组对报名参加复习培训的学生作了本学科会考成绩调查:165名学生中有51个优秀、80个良好、34个及格。单从会考成绩来看,学生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为进一步了解学情,备课组以信息素养为切入点,进行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4部分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此次调查看出: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都比较强,有一定的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创造能力,绝大多数学生选考“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学生之间知识水平相差很大,学生在信息安全、信息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此外,在诊断性测试(笔试)中发现,一旦脱离计算机,即便原来认为很容易的题,学生也会出错。例如在会考时,计算(110111110111)2=( )16几乎是零出错率,因为学生会调用“附件”中的“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因此,机考与笔试的区别,也将是复习课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考试说明”对考试目标作了总括:通过考核知识及其操作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些操作运用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考试能力要求侧重于理解性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化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高考对学生要求的重心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方法进一步深化到实际的生活能力。知识讲解不等于技术操作,技术运用也不等于智慧内化。基于对学生发展能力负责的态度,备课组最后一致认为:虽然信息技术高考采用笔试测试,但是高三的信息技术复习还是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

二、发展策略——关注生活的基本技能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二没有学习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知识忘记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复习的。学校从9月安排课程,每周集中授课4课时。考虑到高考复习时间紧迫、课时紧密的特点,备课组决定分5个专题开展教学:信息社会与网络生活、秀一把Office、声音的采集与加工、图像处理、视频编辑与动画创作。

1.信息社会与网络生活

这一专题与其他4个专题最大的区别在于,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多,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的要求并不高。对今天的大城市学生来讲,信息与网络已经不新鲜,他们需要的是在信息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网络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分辨真伪、思想观念里如何更好地增强免疫。案例分析与交流讨论是本次学习的主要方式。参考案例教学模式,复习的流程可大致表述为“发布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案例小结—评价”6个环节。案例材料均取自最近几年的重大事件:从今年年初的雪灾开始,讨论气象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共享性,学生从网络上搜索政府救灾的数据报单,分析图表数据,将结论以2进制或16进制的形式表述,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时代人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增强。接着,联系讨论了人类抵抗自身疾病的能力,引入2007年我国成功实现首例由智能机器人操作的心脏微创修复手术,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让学生分小组搜索国内外近3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发展。学生在搜索资料中慢慢发现,人工智能除了与程序设计密切相关外,还非常依赖背后的数据库支持。于是,教师有意识地强调了程序的算法与数据库系统的结合。对于数据库管理技术,教师列举了两位加利福尼亚学生试图通过黑客手段来修改学习成绩的反面案例,他们将面临20年的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金。学生进入黑客主题讨论区探讨黑客技术的利与弊,最后以小组结题的形式进行报告汇总,很多学生从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和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入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北京奥运会也是一个必谈的话题。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如何使用语音识别技术与光学字符识别系统信息进行快速的全程录入。此外,音频的延时技术、图像的显示和视频的非线性编辑也是期间讨论分析的热点。

这一专题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的灵活性强、师生的互动性好。“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了对问题的洞察力,为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场景做了准备。

2.秀一把Office

Office软件的学习一直都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内容,从初中的Word小报编辑和Power Point演示介绍到高中的Access数据管理、Excel数据图表处理和FrontPage网页制作,每一部分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应用息息相关。高考中虽然只将Excel和FrontPage列为考试重点,但从软件的系统性来讲,不同的Office软件在操作应用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对于这一专题,我们采用主题教学策略,在对主题活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采集、加工和发布信息的技能,完成学科教学的目标。在主题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进行了主题内容的分层。Word的《为杭州日报修饰版面》、PowerPoint的《个人介绍》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基础任务;Access的《最爱唱片收藏》、Excel的《帮班主任设计成绩统计表》是学生可以选择完成的分层任务。我还特意将FrontPage《班级网站制作》单列课时进行。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页面设计的分工与合作,共同体验了多媒体集成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素材采集和发布调试等工作流程。

3.声音的采集与加工、图像处理、视频编辑与动画创作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涉及的软件较多,如声音加工软件Cool Edi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和动画创作软件Flash。学生学习过后,无论对知识技术还是对过程方法都很容易遗忘。在复习中,我们通过发掘生活情趣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学习不等同于随心所欲,而是以满足学生生活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不一样,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想也不一样。教师在讲解了基本的操作后,会留出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最后,教师针对生成作品进行细致的点评与讨论。

三、教学反思——理想的教育还有多远

信息技术高考结束一星期后的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高考复习班学生马××的电子邮件:

老王:你好,一定想不到我会给你写信吧!

信息技术高考结束了,感觉这次有些超常态发挥,似乎题目比模拟测试要简单许多,我想其他同学应该也都有这个感受吧!可惜我要去澳洲昆士兰大学留学了,就在几天前爸爸给我制订了那儿的本科学习计划,不知道国内的信息技术高考成绩到那还有没有用。不过没关系,即使需要再考一次,我也是有信心的。

高三的学习真的太累了,学科基础差逼迫我不能松懈,只有在你的课堂里稍微还有点“人情味儿”,你不会要求我们必须怎样,也从不猜测考试可能如何。我会记得你的,因为我一辈子都要用到电脑。呵呵!

祝教学工作开心!

参加教学工作以来,我的教学理念一直就是让学生的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我觉得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行文至此,忽然想起自己大学时代学习英语的场景,深感今天《新概念英语》教学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在于,它教会的并不仅仅是一些英语单词、语法和写作,更多的是一种对欧美文化的理解及生活实践的运用。我想我会努力向这个理念靠拢:教学生三年,替学生想四十年,为国家想五百年。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考试软件信息技术
禅宗软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对对碰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