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9-03-02王秋爽董玉琦
王秋爽 董玉琦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发展始于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至今已有八年的历史。为了解区域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状况,把握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机理与问题,为信息技术课程持续开展提供依据和发展策略,我们对吉林省长春市的某区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
一、调研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研从2007年10月开始,历时两个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听课等形式,对该区42所中小学(包括初中11所、城区小学20所、乡中心校2所、村小9所)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每所学校主管信息技术课程的1名校长、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以及部分学生。
校长和信息技术教师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基本状况,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二是教师和校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和课程发展的认识,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学生问卷分为小学版和中学版,均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我们还对校长和信息技术教师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技术课程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包括硬件设备、师资培训、教材选用、开课依据、政策支持等方面;二是校长对教师的评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对课程价值的看法等;三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评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对课程价值的看法等。
经过统计汇总,我们回收校长有效问卷42份、教师有效问卷80份、学生问卷2,260份、区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问卷1份;校长访谈录音38份、教师访谈录音37份、区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访谈录音1份;教学录像课21节;照片196张。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对访谈录音的整理,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论: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后,该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形成了专门的管理体制。在信息化投入、设施设备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督导等方面有了逐步提高,但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各类学校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1.基础设施
调研数据表明,在2004年之前该区信息化投入主要依靠自筹经费,经费来源差异造成学校在信息化投入上的差距,但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加,学校的设施设备不断改善。2000年~2004年,年投入经费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到2005年达到150万元,2006年达到346万元。从1998年的无盘工作站到2005年的“奔4”计算机,虽然有些学校的设施设备仍不尽如人意,但整体来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如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从无到有、日益完善,生机比逐渐降低(见下表),除部分村小之外,基本上能够达到开课标准。
随着基础设施设备的不断改进,接入因特网的学校不断增加,为“校校通”工程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到2007年,该区90%的初中和92.7%的城区小学建有接入Internet的局域网,有10%的初中和7.4%小学虽没有接入因特网,但已建有局域网。
2.开课情况
(1)开课率
该区自1998年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计算机)课程,尽管当时条件比较简陋,乡镇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和初中也有近一半的学校开课,村小10%开课。2000年之后,城区学校的开课率达到90%以上,到2003年,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开课,30%的村小开课。2005年,全区仅剩20%的村小没有开课,信息技术教育在该区已经基本普及(如下图)。
(2)开课年级
学校统一执行该区的课程计划,课时数及开课年级按照区里规定。2000年时,小学3~6年级、初中1~2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周学时2节。2001年初中增加了3年级,周学时1节。调研中也有部分小学1~6年级开课。小学3~6年级、初中1~3年级为必修课。2007年初中1~2年级开课周课时1.35节,小学1~6年级均开课,平均最高开课率达到周课时2.17节。由于小学开课年级已经普及为1~6年级,而课程规划只有3年级以上的,所以,小学1年级和2年级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适用的教材。
3.教材的选用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该区一直选用的是长春市电教馆的市编教材。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选用这套教材的原因是由于上级领导部门更重视本地的地方性教材。但在该教材的使用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在2005年的访谈调研中,该区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就反映该教材里有错误,教师都不太愿意用。2007年,当我们就教材问题再次访谈时,现任负责人言辞比较激烈:“电教馆那个教材知识性错误一大堆,提了几次意见都不改。学校还不得不订,因为是强制性的。但这样的教材不能用啊!”对比两次访谈结果,发现教师对教材的不满意程度越来越强烈。
4.师资状况
(1)教师学历与从业时间
从教师的学历层次及所学专业角度来分析,该区信息技术教师的第一学历普遍偏低,初中学校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占42.9%,其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有81%;城区小学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占2.1%,其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仅占22.4%;农村中心校和农村小学没有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来,由于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初中教师中最后学历为本科的达到95.2%,小学教师中最后学历为本科的则达到78.2%。
调查数据还显示,相当比例的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为3年~5年。这与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是相关联的。特别在农村学校中,有近80%的教师从事了3年~5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这表明国家政策对农村学校的课程开设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2)工作范畴和待遇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不仅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担任其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承担的主要工作,但半数以上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承担着维护机房、培训全体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和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我们还了解到,在教学环境相对落后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更多地承担打字、收学杂费等繁杂的工作。参与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中,有90%以上认为待遇不如主科教师,85%的教师希望得到重视、提高待遇。
(3)对信息素养的认知程度
所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知程度整体偏低。其中,初中教师信息素养认知程度为66.7%,城镇小学教师为70.0%,乡中心校小学教师为45.0%,农村小学教师为62.5%。
5.督导和培训
2000年以来,该区在教学管理上逐步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备课、统一培训和统一考试,并通过不定期检查与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督导的力度,使全区在教学管理上更加规范化。但农村小学由于地域和经费限制,接受督导和培训的次数较少。
调查数据显示,该区所有学校共参加了27次国家级培训、49次省级培训、380次市级培训、523次区级培训和603次校级培训。其中,参加培训最多的学校一年能参加20次各个级别的培训,而有的学校一次也没有。即便参加培训多的学校,也多是参加一些区级和市级的培训,而较少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
三、建议与对策
1.推进课程建设均衡发展
从对该区调查的各项指标来看,无论是信息化设备的数量与质量、生机比、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水平均好于小学总体水平。
在小学中,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村小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由于该区所有学校在2004年前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靠自筹经费,使学校在信息化投入上呈现出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农村小学由于经费紧张,导致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与城区小学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城乡差异拉大反映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现实情况。各级教育部门应注意到这种趋势,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乡镇、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加大对乡镇教师的培训力度,保证区域的均衡发展。
2.尽快制定小、初、高一贯制的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据可依。参与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几乎都对出台统一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所期盼。正如该区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访谈中提到的:“我们区的信息技术教师经过几轮的专业技术培训,基本上专业能力都没什么问题,但是组织教学的能力还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教材存在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因为到现在为止,国家都没有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我们很希望能够尽快出台一个实用性强、指导性强的课程标准。”
只有制定符合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的小、初、高一贯制的课程标准,才能够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要制定出具有前沿性、实用性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需要综合国家、地方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吸收专家、教研员、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3.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
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推进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然而,专业教师匮乏一直是中小学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目前有90%以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不是专业出身,而是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如由本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转岗而来,“半路出家”、“干两年又不干了”,以至“评价时找不到人”。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师来源较杂乱、稳定性差。工作量过大也客观上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师在质量上显得不尽人意。
信息技术教师能力不强,造成了他们在理解课程目标、处理教材和专业提升上的困难。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半数以上信息技术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不会对教学自行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偏重教学技术设计,不注重教学目标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中,多数教师仍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层次上,还不具备“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并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等深层次问题的意识。从教师与教材互动的角度来看,教师的问题也是产生教材问题的原因之一。目前,迫切需要通过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只是我们通过调研长春市某区的信息技术课程状况而得出的结论。本次调研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推行需要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和明确的、分层次的政策指引;课程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各地区的具体实际与实施情况,明确地方各层次的主体需求,加强调查研究并及时跟进与反馈,为课程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监测与质量保障,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农学部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