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动“激趣”

2009-02-25邓娟梅邓南荣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约数激趣新知

邓娟梅 邓南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像语文那样,文章大都文质兼美,生动有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好奇心变成强烈的求知欲,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现就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的活动教学,谈谈以动“激趣”。

一、游戏激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运用游戏可调动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感。将数学知识融于游戏中,可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公式、运算等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传达出来,浅显易懂,使学生乐于接受。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游戏的形式引入新知识教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教师应积极建立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游戏的形式引导他们将教材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如:我在教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之前,设计了“售货员与顾客”的游戏。老师扮售货员,学生扮顾客,老师说:“我这里有一些乒乓球,每个1.2元(12角),你们随便说出需要的个数,我能很快地说出总钱数来。”在老师的激发下,几位同学想出几个较难算的数字想考考老师,有的说:“我要22个。”有的说:“我要45个!”“我要97个!”……老师很快说出总钱数。学生见老师对答如流,计算准确,感到惊异,求知欲便油然而生。

2.运用游戏有机地组织课间活动,调节课堂气氛

为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尽量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在互相揭示、互相启发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算理、掌握概念、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如:我在教学“倍数和约数”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之后,组织了学生表演“找朋友”的游戏。

学生甲:我的只数是5,是我的“倍数”的朋友请站出来。

学生乙:我的只数是24,是我的“约数”的朋友请站出来。

学生丙:我的只数是1,是我的“约数”的朋友请站出来,是我的“倍数”的朋友请站出来。

……

3.授完知识之后,运用游戏巩固新知

授完知识并不代表教学结束,要想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还必须反复练习,加以巩固。游戏是巩固新知的好方法。

如:我在教授多位数的一些简便运算法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简便运算的方法之后,组织了“巧摘智慧果”的游戏:教师把一棵挂满“智慧果”的“大树”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争摘”,边摘边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摘得大又多……这样把枯燥的计算融于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学得主动有趣,求知欲望进一步增强。

二、操作激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使学生亲眼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乐趣。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让每个学生用纸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时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看谁能用手中的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由于学生都具有好胜的心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激情高昂,纷纷动手拼合,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经过几分钟的操作、实践和讨论,最后统一得出一个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三、活动激趣

数学活动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数学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有效地巩固和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一年级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之后,让学生利用图形拼组各种图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开展数学故事会,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灵活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布置学生了解近两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制成统计图表。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自办“数学园地”,开办“数学病屋”和“数学门诊”等有趣的栏目,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动作是思维的基础。在数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投其所好”,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就能以动“激趣”。

猜你喜欢

约数激趣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约数词语,不简单
最强大脑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新知
约数问题(一)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