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专业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认识与实践

2009-02-25陈凤斌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

陈凤斌

摘 要:综合设计型实验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实验类型,教育技术专业开设综合设计实验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教育技术学科的独特性赋予综合设计实验许多鲜明的特征和要求。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应做好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实验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加强实验过程的协作和交流,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和评价。

关键词:综合设计型实验;教育技术;认识与实践

一、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内涵

信息技术时代下,推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共识。目前按实验内容和教学形式,实验项目设置上主要分为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种层次。综合设计型实验建立在传统基础实验基础上,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实验类型。从实验形式上看,综合设计型实验是多个设计性实验的综合;从实验过程来看,一般是教师提出实验选题后,学生(或实验小组)自行查阅资料,论证实验题目,确定实验目的和任务,进而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拟定实验程序,开展实验,最后得出创造性的实验结论或结果;从实验目的意义来看,综合设计型实验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育技术专业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思想认识

1.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创新教育应该着眼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性。综合设计型实验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综合设计型实验强调知、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综合设计和多元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也能促进实验内容的更新,促进实验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进实验室管理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实验指导老师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促进创新教育良性循环发展。

2.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具有反叛意识。总体表现为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敏感而好奇,注重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他们自信、情感丰富,但往往自以为是、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毅力、缺乏团体意识。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实验任务简单、实验步骤与过程趋同,且各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严重缺乏。这种实验教学体系缺乏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从谈起。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充分迎合了学生的求知和好奇心理,保护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机会。开展实验项目,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并且提高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锻炼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3.教育技术学科改革发展的要求

教育技术学科性质独特,属于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焦建利《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2005第8期)。教育技术实验则担负着巩固、发展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步,教育技术学科实验正逐步朝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重要使命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承担着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的任务,转向综合设计和应用研究。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形式的综合设计型实验是满足学科教学改革发展、专业发展需要和社会人才需求必然举措。

4.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提高就业能力的要求

据调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的具体工作依次为计算机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机房电教设备管理,教育技术公共课,专业科教学、网管、软件设计开发和相关部门的助手翻译工作(《中国教育》,2008年第1期)。教育技术从业岗位的性质,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对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以及组织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整合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二、教育技术专业综合设计型实验的特征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技术层次和实践层次上的学科,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的独特性,为综合设计实验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展示出自主开放、文理融合、多层次、综合化以及创新性等明显的特征。深刻理解和领会综合设计型实验的特征,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实践和指导工作。

1.综合性

综合性绝不是已有实验项目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多种媒体技术的轮番应用。综合也是整合,强调的是各方面间的联系、沟通、衔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展示出的是一种新的探索和新的创造。

2.自主性

实验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学生可以自主组合实验研究团队,自行选择实验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管理和安排实验过程;其次,实验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从实验选题开始,自主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最后自行探究实验结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综合设计型实验的自主性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时空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实验室情况自主进行实验。

3.多样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综合设计实验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为综合设计型实验开展创造了条件。多样性还体现在实验项目类型是多样的。

4.创新性

综合设计型实验方案一般无章可寻,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去探索。综合设计型实验旨在恢复一个认识自然、探索科学的研究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综合设计型实验使学生学会设计、学会研究,提高其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培育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育技术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实践探索

1.构建有利于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平台

应当把综合设计型实验列入实践教学计划,提高其在实验课程项目设置中的比重,并创造条件构建有利于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平台。其一,构建实验研究的项目环境。院系领导、老师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申报创新科技项目,组队参加各项竞赛项目,通过课题研究和技能竞赛带动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开设,促进良性循环发展;其二,构建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需要的硬件环境;其三,进一步整合院系教学资源,突出教育技术专业的优势、特色。围绕专业方向,开设系列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坚实的学科知识奠定基础;其四,推进外联内合工作,加强与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共建实验室或开展项目合作,成立专业技术协会,为广大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2.加强设计实验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综合设计型实验涉及实验小组、实验对象、指导教师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等要素。加强组织和管理有利于优化配置各实验资源,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实验过程顺利实施。对此,首先要做好实验指导教师团队配备。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领域宽广,研究对象多样,这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指导团队,增强实验指导能力;其次,综合设计型实验中,学生是主角,本着学生自主自愿组队的原则,教师应考虑不同类型实验的人员需求,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特长,合理搭配人员组建实验小组,选出实验小组负责人;第三,实验指导教师要督促各实验小组制定实验进度,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汇报工作;第四,对实验室的使用、实验器材的配置要进行必要的统筹安排,并做好实验室使用制度的制定及管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切实落实实验基本操作流程,培养严谨的实验作风,杜绝实验事故发生。

3.加强实验过程的协作和交流

协作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实验参与度,扩大参与面,提高实验效率,充分发挥各自成员的特长,有效应对各项任务挑战。协作和交流是实验的要求,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体现,实验指导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协作和交流的意义与作用,并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联络和引荐本学科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开展相关课题讲座或学术交流,开阔学生科研视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技术与情报资料的交流,开展校外实验协作活动,提升项目协作、协调合作能力;③协调院系之间、不同专业实验室之间的关系,促进实验仪器与实验资源的共享,促进实验项目的创设与协作;④加强实验小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通过交流和评价来进一步开拓实验思路,激发深层次的思考,改进后续的探索活动,进而培养和谐向上的实验氛围。

4.加强实验设计过程的指导和评价

设计型实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绝非是听之任之、放任自由的过程,它需要实验指导老师的全程关注和悉心指导。老师的指导应当贯穿在以下几个环节:①为实验小组的实验选题提供可行性分析。指导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兼顾个人指导能力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实验选题参考方向,以便学生选择;②协助学生论证所设计的实验是否符合科学道理,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③把关实验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实验进程给予适时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实验小组把握实验时机,捕捉实验现象,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数据,提高实验的效率。

对实验结果及其过程进行评价也是指导教师的职责所在。评价能提升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认清实验的得失,发现各自的长处与不足。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或方案调整的意见,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 勇,徐 斌.教育技术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华东论文网,2008-6-28.

[2] 胡仁杰.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综合性实践环境.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

[3] 孙晶华.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长春大学学报,2006,(6).

[4] 任来宝.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电化教育研究,2000,(11).

[5] 周海涛,董有尔,陈宝明,杨保东.设计性物理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科学,2005,(5).

[6] 周跃良,舒慧东,等.以工作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2007,(12).

[7] 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 现状、问题与建议.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2007.

[8] 李 鸣.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实验室科学,2008,(7):2.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
以微课促进高校微改革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